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海拉尔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B: 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C: 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而且还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
D: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2、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B: 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权当文字游戏吧。”
C: 班会课上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 , 使我陷入了沉思。
D: 今天是哥哥18岁的生日,妹妹端起酒杯说:“哥哥,今天是你的寿诞 , 祝你长寿!
3、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林中小溪》作者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B: 《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这几篇课文均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六义”指的是“风”“ 雅”“ 颂”“赋”“ 比”“ 兴”。
D: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4、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满怀激情地演讲着,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
B: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敌阵,令对岸的敌军惊恐不已,纷纷逃窜。
C: 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处心积虑 , 废寝忘食。
D: 不可否认,当今许多富翁都是从白手起家开始的,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愿意坚持,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可歌可泣 潜心贯注 义愤填膺 锋芒必露
B: 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锲而不舍 群蚁排衙
C: 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荒草凄凄 浩浩荡荡
D: 当之无愧 妇孺皆知 兀兀穷年 一拍既合
6、对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忍受,艰苦支持。)
B: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形容水的明净。)
D: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意见不一致。)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②仅3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③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

④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⑤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


A: ①⑤②④③
B: ②④①⑤③
C: ③①⑤④②
D: ④⑤②③①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 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 “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距离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 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9、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元(xūn) 选(pìn) 友(zhì) 起(díe)
B: 红(yīn) 然(yàn) 澎湃(péng pài) 立(zhù)
C: 小(kǎi) 咳(sòu) 对(xiào) 草(shuài)
D: 菜(jiǔ) 桌子(kāi) 疙瘩(gē da) 杀(mǒ)
10、

下列标点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B: 对于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
C: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篇章,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③尔曹:你们。

( 1 )甲诗中“________”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________”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

( 2 )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请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傅说于版筑之间________

②行乱其所为________

③困于心,于虑________

( 2 )请翻译以下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3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个人事例类比推理,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文章论证层次清晰。
B: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的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 文章第二段先从个人的角度反面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再从国家的角度正面论证了“死于安乐”的观点,最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D: 本文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磨炼,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②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③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④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⑤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⑥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

⑦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⑧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⑨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才慢慢知道爱,知道珍惜的。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我亲身经历的三个事例。
( 2 )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划线词语在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②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说说划线语句“复原如初”的具体含义)

( 3 )请从下列选项中为本文选择最佳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A: 成长的故事
B: 在丢失中长大
C: 丢失
D: 懂得珍惜
( 4 )“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习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 1 )说说文章第1段中“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
( 2 )请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①的理解。
( 3 )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②。
( 4 )文章以“秋天的黄昏”为题,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我的初三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