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荫”字在“绿树成荫”读“yīn”,大部分场合都读“yìn”如“荫蔽”。
B: “大相径庭、混为一谈、拈轻怕重、怪诞不经”这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C: “力不暇供”的意思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D: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这句话的朗读重音应该标示在“街市”上。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一种新型智能化农业模式崭露头角
B: 有的人不知感念恩情,反而把接受捐助当成习惯,把别人的帮助看作孤陋寡闻
C: 许多学生循规蹈矩有余,独立思考不足,更别说具备质疑权威、挑战权威的勇气。
D: 先秦楚国的丝织品,通过西南水路,途经云贵输往缅甸、印度一带,这一条古丝绸之路,更鲜为人知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下”是名词。
B: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一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 “这棵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这无疑给他灰色的生活带来了一丝阳光。”一句中“阳光”采用了比喻义。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创作的《卖油翁》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阐释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D: 《孙权劝学》中吕蒙因为读书而增长了才略,文中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沿用至今。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为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 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C: 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6、

下列句子的划线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阅读的最大好处是能帮助人们摆脱平庸
B: 好书是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卷
C: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D: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7、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斑羚飞渡》一文的学习,我深受教育。
B: 镰刀头羊最后走上了伤心崖,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C: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
D: 《斑羚飞渡》一文塑造了一群斑羚用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方法保全种群的事迹。
8、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霜风 一株 并排立着
B: 墓畔 繁多 长夜漫漫
C: 卧听 寂漠 郊原如海
D: 舵手 装饰 房舍如舟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
B: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混账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C: 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D: 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地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21教育网
B: 大家相互推推胳膊,眨眨眼睛,低声耳语。但是他却正经危坐,两只胳膊放在既长又矮的书桌上,好像在看书学习。
C: 无可质疑的是,它开始在硬件上使用设计师了,但是这只是说明它意识到对于谷歌眼镜来说技术和时尚同等重要,所以它需要额外的款式风格。
D: 春姑娘依依不舍地去了,热烈、急促的夏天悄悄来临。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阙题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 1 )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__(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 2 )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 )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 水陆草木
B: 莲,花君子者也
C: 予谓菊,花隐逸者也
D: 何陋
( 2 )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谈笑有鸿儒(博学)
B: 无案牍之形 (使……劳累)
C: 可爱者甚(多)
D: 不不枝 (生藤蔓)
( 3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
( 4 )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伊甸园里

上帝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亚当。

亚当根据上帝的安排,住在伊甸园里。伊甸园里有一条河,清澈见底,有鱼有虾有水草,蜕蜒曲折,滋润着园里的生物,又从园里分成四道流出去。

第一道河名叫比逊,环绕哈腓拉全地,那里有珍珠、黄金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环绕古实全地。第三道河名叫底格里斯,流经亚述之东。第四道河名叫幼发拉底。

伊甸园里,河流两岸,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在园里,生长着生命树和善恶树。树上都结着果子,果子都很好吃。

上帝对亚当说:“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便吃,惟独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吃了必死!”

上帝派亚当修理和看守伊甸园。伊甸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可是都没有名字。上帝叫它们统统到亚当面前听令。

它们一个一个乖乖地走过来,亚当开口叫它什么,它以后就叫什么名字——喜鹊,鸽子,老虎,大象……就这样命名了。

这许多动物,统归亚当一个人管,怎么能管得过来呢?

耶和华上帝说:“一个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

于是耶和华上帝使亚当沉睡,他就昏昏沉沉地睡熟了。上帝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把皮肉重新合起来,不留一点伤痕,也不疼痛。上帝用取下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男人跟前。

亚当一觉醒来,看见女人,非常高兴,欣喜地说:“这是我骨中之骨,肉中之一!”

当时夫妻二人,赤身裸体,天真烂漫,并不感到羞耻。

他们吃着树上的果子,身强体健,或漫步在林间草地上,或依偎在河边岩石上,时有天使从高高的蓝天上飞下来,扑打着洁白的翅膀,站在他们面前说话儿,又跳舞又唱歌,天上人间乐融融。鸟儿飞,昆虫鸣,狮子横卧在主人的膝前,懒洋洋地酣然入睡,清新透明的空气中,飘溢着野花的芳香。

那时人听上帝的话,鸟兽虫鱼都听人的话。天空一直睛朗,从来不下雨,也没有人耕田,万物滋长靠河流,四季皆有充足的水源。

亚当和妻子住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 1 )文中的“伊甸园”是什么意思?
( 2 )对本文的体裁及创作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话故事,象征的写法
B: 神话故事,运用想像的创作方法
C: 寓言故事,象征的写法
D: 神话故事,运用联想的创作方法
( 3 )比较一下,《伊甸园里》和《女蜗造人》这两个故事有哪些相同之处?
( 4 )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回答“人”是怎样诞生的。

阅读下列记叙文,完成后面题目。
选 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 “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挼了挼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 1 )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理。

( 2 )第⑧段中作者把 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

( 3 )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 4 )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赢得认可的时候,找到知音的时候……感觉往往是开心的。
请以“ 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②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