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碎末。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狩猎(shòu) 脑髓(suǐ) 羁绊(pàn) 针灸(jiǔ)B: 哺育(bǔ) 亘古(gèng) 慰藉(jiè) 纤维(xiān) C: 藩篱(fān) 拮据(jū) 酝酿(niàng) 酗酒(xù) D: 咫尺(zhǐ) 荒谬(miào) 媲美(pì) 忏悔(chàn) |
3、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B: “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该句中划线的词语充当的成分依次是定语、状语、状语。 C: 国家宝藏 维权事件 扫黑除恶 黑洞照片,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D: “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驻足 狡黠 芒刺再背B: 幅射 噩耗 藏污纳垢 C: 能耐 制裁 变幼多姿 D: 博学 嘹亮 五彩斑斓 |
5、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次,鲁迅等人贪玩迟到,寿镜吾对他们说:“今天你们是挨板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6、 |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都依次列出了,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④连词 A: ①②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④② |
7、 | 《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死后,祥子接着到谁家去拉包月?( ) B: 王先生 C: 杨先生 D: 刘四爷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删去“往往”) B: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删去“留学生吟诵社”) C: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把“营造”改为“打造”) D: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在“生态乡”后加上“的要求”)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她穿着新的兰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B: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璧,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
10、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客厅,打开电视,准备看会电视过把瘾。 B: 这道题其实并不难,但因我连题目要求都没有看仔细,粗心大意 , 结果可想而知。 C: 这次月考,班主任公布了每个人的考试成绩,我在全班名列前茅,这下可就鲜为人知。 D: 这次没考好,我并不灰心丧气 , 而要总结教训,继续努力。 |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苏轼传》,有删减 【注】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 ①好贾谊、陆贽书 ________ ②卒全其城 ________ ③尾属于城 ________ ④俟其欣悦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辄能语其要 但闻人语响B: 比冠 其两膝相比者 C: 母程氏亲授以书 使官吏分堵以守 D: 吾在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③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 4 )结合节选文字,你认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节选) 【乙】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②敛棺椁③皆所未具。公怃④然,即彻⑤宴席,厚赒⑥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注释】①[缞绖(cuīdié)]丧服。②[赗(fènɡ)]用财物帮助别人办理丧事。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的大棺材④[怃(wǔ)]失意。⑤[彻]通“撤”。⑥[赒(zhōu)]通“周”,接济。 B: 沙鸥翔集 集:鸟停息在树上 C: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坐:通“座” D: 春和景明 景:景色 ( 2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公怃然 B: 不以物喜 以其境过清 C: 使毕其事 其喜洋洋者矣 D: 古仁人之心 公亟令询之 ( 3 )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中的“古仁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抱负。 B: 乙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的语句是:“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C: 从表达方式看,甲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乙文主要运用叙述,两文都表现了范仲淹的“民本”思想。 D: 甲文通过一悲一喜的写景对比,为下文议论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乙文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了一个关注民生疾苦、一生坚守“先忧后乐”行为准则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 5 )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请结合选文和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谈你心中的好官形象是怎样的。 |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⑤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学会与自己相处
顾伯冲
①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
②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独处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有时也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嚣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也应学会与自己相处,保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⑤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认识。
⑥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