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 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 B: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C: 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是无休无止的重复?还是无休无止的进化? D: 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
3、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来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校来的学生。 B: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 “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D: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辗转 死心塌地 琐屑 虎视眈眈 B: 笨拙 一代天娇 勾勒 老谋深算 C: 附和 绫罗绸缎 糟粕 兵慌马乱 D: 震摄 举止泰然 岔开 钻牛脚尖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矜持(jīn) 濒临灭绝(bīn) 序幕(xù) 笼罩(lǒng) B: 淘汰(tài) 拾级而上(shí) 障碍zhàng) 搅拌(jiǎo) C: 贿赂(lù) 水泄不通(xiè) 掩映(yìng) 秧苗(yāng) D: 承诺(huò) 矢志不移(shǐ) 灼伤(zhuó) 遗传(yí) |
6、 |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哆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B: 文天祥,字履善,自号文山。我们学过他的诗《过零丁洋》。 C: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 |
7、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B: 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 C: 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 , 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D: 放学后我和好友阿明一起走到十字路口就分道扬镳 , 各归各家了。 |
8、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B: 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C: 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D: 2012年3月2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常州市12名“硕士城管”引起公众热议。其实城管工作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人才,硕士当城管,不需要大惊小怪。 |
9、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B: 媲美 ( bì ) 缄默 ( zhēn ) 相得益彰 ( zhāng ) C: 臆测 ( yì ) 姊妹 ( jiě) 惟妙惟肖 ( xiào ) D: 栈桥 ( zhàn ) 冗杂 ( rŏng ) 断壁残垣 ( yuán ) |
10、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幵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 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 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 A: ①④②③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
阅读王维的《酬张少府》一诗,完成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 ( 3 )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 4 )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________ ( 5 )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生活,谈谈你对道的理解。 |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根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根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根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
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糟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有一根重要的香蕉……”
我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
“只是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香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6点钟自动开启,起到闹钟的作用。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7点7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漱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恍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然后就梦到了大象。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
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
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
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
“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也许你需要在家里休息一下。”妻子说。“不过,我先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我说。“现在才五点半,你为什么要去打搅母亲呢?”妻子不明白我的意思。“嗯,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说。“好了,放松一点,行吗?”妻子说完就出去了。
我立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妈。”“哦,亲爱的,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呀?”“你还记得艾丝尔姨妈吗?”“当然,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她还好吗?”我打断母亲。“我不知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她了?”“哦,没什么,再见!”
放下电话,我想.也许妻子说得对,我需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我拨通了老板的电话。“是这样的。”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策划剧本过于劳累了。”“你病的真不是时候,”老板说,“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本想今天和你好好谈论的。这是一个动作片。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意思。我简单说给你听一听: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了一个大城市,它吃了一根被恐怖分子注射了具有放射性物质的香蕉后,变得焦虑暴躁……”“我的艾丝尔姨妈什么时候在这部片中出现?”“姨妈?什么姨妈?”老板很生气。我挂断了电话。希望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城市人生活压力太大的症状。
(选自《小说中的小说》,译林出版社)
( 1 )下列对小说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大象出现在大街上。会带来危险的。
B.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
( 3 )文中多次写到“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用意。【材料一】
2018年6月,《第一财经周刊》发起了关于“都市人压力”的调查。在一个月内共回收3281份问卷,受访者来自十多个不同行业,覆盖了不同城市层级。记者从这些问卷中就都市人压力的来源和处理压力的方式,得出以下结论:
①现实的压力总比理想中来得多
②压力与年龄和收入不一定成反比
③高压总在人生的重大节点时
④生活之压:最愁工作与生活失衡,年纪越长越担心健康
⑤工作之压:对前途迷茫,也怕跟不上时代
⑥解压常用三部曲:娱乐、运动和旅游
【材料二】
瓢城古韵
张晓惠
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
②从热闹的剧场路东西分别岔进,有数条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两侧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的围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扣得紧紧地,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小巷不语,春风不语,只有紧闭着的院门后传出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围墙内茂盛出一派明媚,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历经百年黑亮亮的木门,那来开门的是千年前扎髻的童子还是身着罗衫的丽娘?
③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
④踩着百年的青砖路,抚着千年的汉代瓦,走着思着,一抬头,已到了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宋曹(号射陵)先生的故居。进得门来,宋曹先生手执书卷,傲傲地立在玲珑古雅的庭院。先生当年读书谈艺的“蔬枰草堂”还在,先生挥毫舞墨的“流觞池”还在,会秋堂、桐引楼还在。小小的庭院雕梁画栋,抱水拥竹,奇石嶙峋,曲折有致。说是宋曹先生多次拒绝了做官,是在哪间屋檐下先生一次又一次冷落着朝廷的征召?自号“耕海潜夫”的射陵先生不语,只用深邃的眼神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们。
⑤顺着儒学街往南走,不多远右拐弯,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故居了。陆公祠不大,却是修葺得好。日寇的炮火,“文革”的动乱,小城人一直全心全意护佑着民族英雄的故居。仰止堂、浩然堂,简朴大气,空灵风雅。忠烈公陆秀夫的塑像屹立浩然堂间,七百多年前负幼帝(幼帝指南宋皇帝赵器)从容投海与国家共存亡的壮烈之举早已幻化成故乡人民心中永远的彩虹。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坪间的小花黄的、蓝的、白的素素地绽放。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⑥小城的四周都是水,串场、蟒蛇、小牙河。俯瞰去,小城恰似一只倒扣在水中的瓢,因而小城又有瓢城之称。有了水,也就有了死心塌地的守护者——桥。北有北闸东有建军,南有南门桥西有登瀛。站在登瀛桥上,古传说中的八景之一“登瀛远眺”中的“红杏青帘柳外城”之景色,由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建设,已不复存在。只有桥下二千一百多年的串场河水日夜奔流不息。汽笛声声拉起,就在这千年古城泛起遍地新绿,小城更加波光潋滟,风雅灵动起来。
( 1 )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 2 )本文作者巧用问句传递出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分析。 ( 3 )揣摩并理解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
②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 4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修辞的角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 5 )结合全文,就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并阐明理由。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四节。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