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招远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际马拉松比赛首次在黄冈激情开跑。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黄冈人以奔跑的姿势跑进春天,拥抱春天。
B: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C: 近期在遗爱湖举行的焰火表演晚会中,璀璨夺目的焰火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拍手称快
D: 在科幻、冒险类大片《流浪地球》中,航天员刘培强因执行任务,导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父子关系疏远。吴京将这一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2、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D: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 , 不可收拾。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热爱生命》表现了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意志,戏剧《威尼斯商人》则刻画一个著名的吝啬鬼夏洛克的形象。它们的作者杰克·伦敦与莎士比亚都是英国人。
B: 《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捕蛇者说》中的“说”这种文体或因事而论,或抒发感触,都是为表达一个道理。
C: 《在烈日和暴雨下》细致描绘日之烈与雨之暴,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的痛苦;《故乡》通过“回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的对比描写表现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
D: 高尔基的《海燕》与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都是散文诗,《史记》与《左传》分别是记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柳宗元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簔笠 莅临 咄咄逼人 人声鼎沸
B: 憔悴 霎时 各得其所 花团锦簇
C: 荫蔽 驯养 精易求精 见异思迁
D: 虐待 懒惰 刨根问底 遥不可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某一形象或某一场景的情况,如“丝竹”指代“音乐”,“寸管”指代“笔”,“三尺”指代“法律”,“簪缨”指代“官位”。
B: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称杜甫为杜工部,柳宗元为柳柳州,韩愈为韩昌黎,都是这种情况。
C: “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宋仁宗是庙号。
D: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的草书名家有张旭、怀素等。
6、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②师傅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③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歹也受了一拜。

④行者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⑤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

A: ③⑤⑥①④②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⑤②④③
D: ⑤②④①③
7、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 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 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 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8、下列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差(qīn) 决别 咄咄逼人(duō) 刨根问底
B: 蔽(yīn) 霎时 水波粼粼(lín) 大相径庭
C: 开(zhàn) 绫乱 花团绵(zù) 怪诞不经
D: 怪(dēn) 狭隘 轻怕重(niān) 浑为一谈
9、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萏hán 盖xī 聒燥 眉清目秀
B: 臜ā 鸿hú 蒸馏 金碧辉煌
C: 笑xī 眼yì 腈纶 阴谋鬼计
D: 形qí 吟shēng 匿名 莫衷一事
10、

对修辞方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太阳从东方跃起,像一个燃烧的火球,用血一样的色彩,在地平线上描绘出朵朵红霞。①刹那间,大地似乎醒了,偶尔的一阵风过,麦浪开始滚动,一排排整齐的向远方追去。②刚才还是静止的露珠,有点不安分了,眨着小小的眼睛,似乎要认识一下我这个不速之客。③那些较大一点的滚动着跌落地面,立即躲入大地的怀里。④依然挂着的,像星星一样点亮了小小的灯笼,你要是仔细的瞅着,还能看到它们泛着五彩的光。

A: 选段中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生机勃勃的麦田,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 ①句主要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起伏的麦田比喻成麦浪。
C: ②③句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用“躲”的动作写露珠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的恐惧。
D: ②③④句从不同角度描写露珠,三个句子构成了排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暮春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①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样子。

( 1 )找出全诗体现暮春特点的景物?
(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常贤其能,谓曰:“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于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闾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屡来往也。今异于是,公谁与居?且公虽贵而无留资,何恃而归?”曰:“吾负二宜去,尚奚顾子言?”愈叹曰:“公于是乎贤远于人!”明年,长庆四年正己未,公年七十四,告薨于家,赠兵部尚书。

(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有删节)

【注释】①戣(kuí):人名。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词。

①闾井田宅在________ ②尚奚子言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公谁与 自吾氏三世是乡(《捕蛇者说》)
B: 禄终身 晏婴,齐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C: 不敢烦以政 佣者笑应曰(《陈涉世家》)
D: 事唐尚书左丞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3 )翻译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且公虽贵而无留资,何恃而归?

( 4 )结合全文说说孔戣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勃发在我生命中的泽兰》一文,完成小题。

①几场春雨过后,院墙角落里的那些泽兰便越发地绿了。母亲每每望着那些葱绿的泽兰,就会喃喃地说:“那时我好糊涂,好糊涂!”泪水就爬满她沧桑的脸,声音也会抖个不停。

②这些泽兰其实不是我家种的。我家从德宏迁来昆明入住这所旧宅时,这些泽兰已经长满了院墙的角落。父母不懂花,也没有心思莳花育草,更不知道眼前这些绿草的名字叫泽兰。收拾旧宅时,母亲要把这些泽兰当作杂草铲除,但父亲说院子里有点绿色的植物,视觉上不会显得太单调,这些植物才被保留下来。

③我10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没有工作,那时候也没有“低保”,母亲只得去捡废纸、粘火柴盒,每月挣一二十块钱,艰难地维持生活。后来又送我上学,家庭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

房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春天,我腿上长了个酒杯大的疔疮。母亲将何首乌叶捣烂为我敷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好,只好背着我去医院。

⑤外科的袁医生与她丈夫都是南下老干部,和我母亲认识。袁医生待人很热情,细心地为我切开引流后,开了一些药,费用一共是6.5元。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从身上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地打开,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钞票数了一遍又一遍,一共只有4.2元,她的手微微颤动着,脸涨得绯红:“差的钱,我明天……”

⑥袁医生宽厚地对母亲笑了笑说:“不要紧,药费我先垫着,但孩子不抓紧治疗可能会落下残疾。”袁医生拿出钱和母亲一起去收费处交了药费后,再一次叮嘱母亲:“最多两天就带孩子来换一次药。”

⑦第二天,母亲去火柴厂结算出粘火柴盒的钱,到医院还清所欠药费,又给我开了一些消炎药,就再也没去医院。母亲知道袁医生家日子也不宽裕,她不愿意老欠人家的钱。

⑧也许是袁医生好久没看到母亲带我去换药的缘故,那个星期天的早晨,她主动找我们来了。她手里提着个药包,一进院子就见到我家院墙角那些绿油油的泽兰。她蹲下身来用手抚摩着那绿得发亮的叶子说:“哟,想不到你家有这么珍贵的兰花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兰花,这是越王勾践当年在绍兴诸山种过的蕙兰呀!”眼神里满是羡慕。

⑨听人说,袁医生祖上曾写过《兰言述略》,那是一本关于兰花品种分类及栽培管理的专著,她丈夫也曾经营过兰花,她的话当然权威。袁医生给我换过药后和母亲达成协议:母亲按时带我去打针、换药,把院子里的兰花送她几株,她替母亲拿去花鸟市场卖了折抵药费。她略显郑重地说:“兰花从挖掘到种植都有独特的要求,你不必送过去,合适的时候,我自己来挖就行。”

⑩经袁医生这么一说,墙角那些其貌不扬的植物,顿时身价百倍,母亲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于是,母亲心安理得地背我去就诊,袁医生每周也会过来小心地挖走三五株兰花。有时,袁医生还会提来一只鸡或几个鸡蛋,甚至给母亲块儿八毛的钱买油盐,说这是买药后剩下的。

⑪母亲靠着那些原本不值钱的植物折抵药费,治好了我的疔疮,我的腿因此没有留下任何残疾。

⑫第二年,袁医生去世了。母亲带着我去祭奠,却发现袁医生家墙角废纸箱里堆放着许多已经干枯的兰花。母亲熟悉这些兰花,因为每一株都寄托过她莫大的希望。这些珍贵的兰花怎么会放在这里?经过再三询问,母亲才从袁医生女儿嘴里得知一个天大的秘密:这植物其实就叫泽兰,叶子虽与观赏兰相像,但根本就不属于兰科,而属于菊科,昆明野外遍地都是,市场上根本没有人买……

⑬那一刻,一向坚强的母亲哭得昏天黑地,拉着我的手,久久地跪在袁医生的灵前。

⑭从那时起,袁医生的身影就温暖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而那些泽兰时时勃发在我的生命中。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我记忆里模糊了故乡弯弯的山路,唇齿间也丢失了童年入耳的乡音,但这段往事一直在我心中清晰如昨。

(摘自《博爱》)

( 1 )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时间

事件

母亲反应

迁来昆明入住旧宅时

母亲看见墙角落长满了泽兰。

母亲无心莳花育草。

父亲去世后第二年春天

袁医生主动上门为“我”换药,母亲听到她谈论泽兰的珍贵价值。

A:

袁医生去世

B:

母亲感动痛哭。


( 2 )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有时,袁医生还会提来一只鸡或几个鸡蛋,甚至给母亲块儿八毛的钱买油盐,说这是买药后剩下的。(品味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一向坚强的母亲哭得昏天黑地,拉着我的手,久久地跪在袁医生的灵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 3 )联系上下文,试分析第④段的作用。
( 4 )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勃发在我生命中的泽兰”的理解。
( 5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篇文章是叙事性作品,主人公是作者身边的一位普通的医生。通过写袁医生为作者看病,表现了“爱”的主题,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爱。
B: 第⑬段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在得知真相后内心的复杂情感:对袁医生离世的悲伤和对袁医生无私帮助自己感到惊讶、感动。
C: 第⑦段母亲去医院还清所欠药费,又给“我”开了一些消炎药,就“再也没有去医院”,仅仅是因为母亲收入微薄,生活艰难,无力偿还医药费而已。
D: 语言平时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全文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温暖感动之情。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毕淑敏

①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②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一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③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④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

⑤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⑥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一—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资*源%库 ziyuanku.com

⑦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一一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我们作为人类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⑨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援中伤痕累累,但因为你具有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⑩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出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⑪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选自《你要好好爱自己》,有删节)

( 1 )梳理短文内容,简要回答一个有教养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3 )请简析第⑦段的论证思路。

( 4 )结合语境,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论证作用。

( 5 )分析下面句子加下划线词语的作用。

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需要快乐来点缀,因为快乐的心境,让我们拥有了一份自得的幸福,以快乐面对人生,于平凡处寻觅快乐,生命便有了亮色。小室虽陋,但有苔痕草色,素琴金经,自成乐趣,何陋之有?粗糙的《山海经》绘本自有童真童趣,令孩子心驰神往,乐在其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乐事,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体验、感受,展示想象,抒发感情,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