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广宁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承受 赫兹 低频 叠加 瞬间
B: 倒悬 诱发 模拟 遨游 烧灼
C: 舷窗 眨眼 轨道 拍摄 呼啸
D: 山脉 轮廓 分辩 稠密 概率
2、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duò) 落(yǔn) 落追(sù) 叱(chà)风云
B: (xī)利 蓬(hāo) 拮(jù) 惟妙惟(xiào)
C: (pánɡ)徨 (qián信 (cuàn)夺 广(mào)无垠
D: 归(xǐnɡ) 荣(yīnɡ) 面(xiá) (qiè)而不舍
3、为了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下面这段话中的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是(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________,这一点非常重要。

A: 要把探求放弃
B: 不要把探求放弃
C: 探求不能放弃
D: 不放弃探求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促狭 碗筷 姊妹 千恩万谢
B: 聒噪 作揖 心窍 顶足之势
C: 犹然 乡绅 皂靴 顿开矛塞
D: 商酌 体统 勾当 如雷惯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B: 从5月2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娱乐广播《纪实春秋》栏目将长篇联播知名财经作家孙力科力作——《任正非传》,为听众讲述任正非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以及催人奋进的创业故事。
C: 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D: 今年我省春茶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多产地的烘青毛茶平均单价较上年增长了大约9%—18%左右。
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xiè) (yāo)喝 蒙(mèi) 妙手(yǔ)得
B: 鲜(yú) 车(chè) (cóu)躇 摩肩接(zhǒng)
C: 杆(wéi) 形(jī) 雕(lòu) 深(wù)痛疾
D: 刻(jùn) 视(bǐ) 轩(áng) 旁(yì)斜出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涟漪 荒谬 广袤无垠 相形见拙
B: 羁绊 吞噬 龙吟凤秽 通宵达旦
C: 威摄 陨落 变幻多姿 重蹈覆辙
D: 陶冶 丘壑 蓦然回首 戛然而止
8、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何大爷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B: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吹毛求疵 , 惹人生气。
C: 当今网络诈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
9、

对下面这段文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路旁的树在雨中站立着。①连天的绿叶一簇簇,一团团,挽着,拥着,静而不滞,动而不浮。②雨打着片片绿裙翻着卷儿,像击琴键,像跳芭蕾。③你再看那树干,有的油光发亮,裹着青皮衣;有的挂满雨珠,披着鱼鳞;有的调皮地伸着脖颈,好奇地张望路上的行人。④这雨中美景怎不叫人心生喜爱之情呢?

A: 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叶的茂密,“静而不滞,动而不浮” 表现出了连天的绿叶在雨中的情态。
B: ②句中“像击琴键,像跳芭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绿叶活泼、灵动、富有韵律的样子。
C: ③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披着鱼鳞”“伸着脖颈”写出了雨中树叶油光发亮、摇曳动人的姿态。
D: ④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中美景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雨景的由衷赞赏。
10、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ráo) 色(shùn) 亵(dú) 一黄土(póu)
B: 扶掖(yè) 拮(jū) 装(jiàng) 方圆凿(ruì)
C: 笑(chī) 恣睢(zì suì) 刻(qīng) 五缺土(xíng)
D: 忿(huì) 左(lǚ) 艋(zhé) 强不舍(gu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 1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复从戎”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
B: 颔联“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
C: 颈联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
D: 尾联运用典故,表现作者壮志未酬。
( 2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哭悲切。
C: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公输》,完成下列各题。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②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③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愿借杀之 ________

②吾义固不杀人 ________

③请说之 ________

④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②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3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子 墨 子 闻 之

②舍 其 粱 肉

( 4 )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________”的请求。

②表明墨子与公输盘假想的攻守战结果的语句是:“________。”

( 5 )墨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公输盘的?请结合原文概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丁立梅

①一只鸟,蹲在楼后的杉树上,我在水池边洗碗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在洗衣间洗衣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泡了一杯茶,捧在手上恍惚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它唱得欢快极了,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长曲更短曲。我问他:“什么鸟呢?”他探头窗外,看一眼说:“野鹦鹉吧。”

春天,杉树的绿来得晚,其它植物早已绿得蓬勃,叶在风中招惹得春风醉。杉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这只鸟才不管这些呢,它自管自地蹲在杉树上,把日子唱得一派明媚。偶有过路的鸟雀来,花喜鹊,或是小麻雀,它们都是耐不住寂寞的,叽叽喳喳一番,就又飞到更热闹的地方去了。唯独它,仿佛负了某项使命似的,守着这些杉树,不停地唱啊唱,一定要把杉树唤醒。

③那些杉树,都有五六层楼房高,主干笔直地指向天空。据说当年栽植它们的,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领了一批孩子来,把树苗一棵一棵栽下去。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回,杉树长高了,长粗了。校长却老了,走了。这里的建筑拆掉一批,又重建一批,竟没有人碰过它们,它们完好无损地,甚或是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④我走过那些杉树旁,会想一想那个校长的样子。我没见过他,连照片也没有。我在心里勾画着我想像中的形象:清瘦,矍铄,戴金边眼镜,文质彬彬。过去的文人,大抵这个模样。我在碧蓝的天空下笑,在鸟的欢叫声中笑,一些人走远了,却把气息留下来,你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你会处处感觉到他的存在。

⑤鸟从这棵杉树上,跳到那棵杉树上。楼后有老妇人,一边洗着一个咸菜坛子,一边仰了脸冲树顶说话:“你叫什么叫呀,乐什么呢!”鸟不理她,继续它的欢唱。老妇人再仰头看一会,独自笑了。飒飒秋风里,我曾看见她在一架扁豆花下读书,书摊在膝上,她读得很吃力,用手指着书,一字一字往前挪,念念有声。那样的画面,安宁、静谧。夕阳无限好。

⑥某天,突然听她的邻居在我耳边私语,说那个老妇人神经有些不正常。“不信,你走近了瞧,她的书,十有八九是倒着拿的,她根本不识字。不过,她死掉的老头子,以前倒是很有学问的。”

⑦听了,有些惊诧。再走过她时,我仔细看她,却看不出半点感伤。她衣着整洁,头发已灰白,却像个小姑娘似的,梳成两只小辫,活泼地搭在肩上。她抬头冲我笑一笑,继续埋头做她的事,看书,或在空地上打理一些花草。

⑧我蹲下去看她的花。一排的鸢尾花,开得像紫蝴蝶舞蹁跹。而在那一大丛鸢尾花下,我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小野花,不过米粒大小。它们安静地盛放着,粉蓝粉蓝的,模样动人。我想起不知在哪儿看到的一句话:你知道它时,它开着花,你不知道它时,它依然开着花。是的是的,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亦如那只鸟,亦如那个老妇人,亦如这个尘世中,我所不知道的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

( 1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住在自己的美好里”,鸟、花、老妇人各自的“美好”分别是什么?

( 2 )本文语言优美,试从词语运用或修辞的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的句子。

春天,杉树的绿来得晚,其它植物早已绿得蓬勃,叶在风中招惹得春风醉。杉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

( 3 )结合语境,揣摩第⑦段中“我”“ 听了,有些惊诧。再走过她时,我仔细看她,却看不出半点感伤”时的心理活动。

( 4 )理解文章结尾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7题。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⑴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⑵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的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⑶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⑷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⑸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⑹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⑺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⑻“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⑼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⑽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⑾“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⑿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⒀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原文有改动)

( 1 )请将下列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

争先恐后 正襟危坐

( 2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3 )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⑷段划线句 “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

( 5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⑿段“安锐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 6 )请写出与第⑽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 7 )结合选文的内容,请你谈一谈文中的“我”能否得到奖杯?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精神、许多情感……会伴你一路通行,令你铭记,令你感怀,令你奋进。

请你以“ 伴我通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