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河南省泌阳县泌水镇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酿(yùn) 斑(máo) 发(jì) 花枝招(zǎn)
B: 发(zān) 高(miǎo) 笑(mì) 不及防(cù)
C: 箩(pǒ) 娌(zhòu) 揶(yú) 暗中谤(fěi)
D: 珊(hú) 巢(kē) 学(zhuì) 咄逼人(duõ)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zhàn)水 阔(chuò) (tuí)唐 海市(shèn)楼
B: (dáo)气 名(huì) 咀(jiáo) 不(xiè)置辩
C: 荣(yīng) (hái)骨 (zhàn)裂 吹毛求(cì)
D: (chù)生 (yān)臜 (zhì)息 滑(jì)可笑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 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 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 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4、“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这个句子如果要插入下面语段,最合适的一处是( )

(A)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B)这个小岛是属英国管的。路并不远,乘小轮船渡过海,便到了。因此,(C)一个法国人只要航行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一个邻国,看看这个国家的民族.并且研究一下这个不列颠国旗覆盖着的岛上的风俗习惯。(D)


A: A
B: B
C: C
D: D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杜甫,“韩柳”即韩愈柳宗元,“苏辛”即苏轼辛弃疾
B: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韩愈大力提倡这种文体,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师说》、《劝学》、《杂说》之四(《马说》)、《祭十二郎文》是流传千古的优秀散文。
C: “新乐府运动”是指唐代中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主张用新题材创作乐曲和诗,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包括《卖炭翁》)和元稹的《悯农》(二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D: 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湖海散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施耐庵
6、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伤(chuāng) 拮据(jié jū) 弓搭箭(niān) 吹毛求(cī)
B: 害(zèn) 断(jué) 咨善道(zhōu) 起(wǎn)
C: 刀(pō) 恣睢(zìsuī) 强不舍(guō) 夜忧叹(sù)
D: 间(bì) 叹(kǎi) 德量力(duó) 食壶浆(dān)
7、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忽啼求
B: 邑人奇
C: 余闻也久
D: 不能称前时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B: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其字希文,谥号文正,有《陶庵梦忆》流传于世。
C: 鲁迅的《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呐喊》和《且介亭杂文》。
D: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9、谐音歇后语充分利用了汉字谐音的特点,集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读起来饶有趣味。下面不是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 )
A: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B: 狐狸们吵架——一派胡言
C: 油画卷门神——话里有话
D: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
10、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 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D: “霾”究竟是什么东西,老百姓十之八、九说不清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1 )本词情景交融,王氏庵 的景象和词人 的心情即相融会,增强抒情效果;一句 “ ”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不仅推进词人情感的发展,而且前后对比,突出重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 ________

②神弗也________

③望其旗 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3 )下面对原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B: 本文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中心突出,情节紧凑。
C: 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取信于民”,他认为不专衣食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
D: 文章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既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也把曹刿与庄公进行对比,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①拔去心灵的杂草
②自从加盟网上“开心农场”,每天有不少时光与“种菜”“除草”“收菜”“偷菜”为伍。与别人热衷“偷菜”不一样,我感触更深的,是“除草”的过程。
③按游戏规则,每天主动为菜地“除草”的,可以增加积分。在自家菜地“除草”的同时,热心帮他人菜地“除草”者,也能增加积分。一时间,偌大的农场,“除草”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了快速获得积分,每日里,我在密切关注自家菜园的杂草之外,还主动深入好友的菜园,想做些“除草”工作。这时才发现,大多数人的菜园居然十分干净,原因是想帮别人“除草”的人太多了;即使某类“不讲究”的菜园,菜地的杂草还没发芽,即有“热心人士”前来光顾。“除草”和“偷菜”一样,成了农场引人注目的另一道风景。
④“热心人士”是否真的热心?无草的菜园是否真的“干净”?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虚拟的网上菜园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人与人之间的虚荣、争斗与功利。设想如果没有那点积分奖励和升级的诱惑,相信很多人出于自私心理,不是去帮对方除草,而是巴望他人菜园杂草疯长,甚至去种些草种,让其等级分远远落后于己而后快。
⑤每个人的心灵都会长些不健康的“杂草”,而要清除这些“杂草”,不能指望别人。这使我想起某幼儿园老师的奖励,凡是主动扫地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红花和实物。结果,小朋友们在后来各类活动时,处处讲价钱,索奖励,虽然手脚貌似变得勤快,但功利心却成倍增长。生活环境变洁净了,但心灵环境却受到“杂草”的污染。
⑥追名逐权,落井下石,唯利是图……这些都是每个人心灵菜园上衍生的“杂草”。它们隐藏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隐藏在衣着光鲜的背后。人心都是向往质朴,向往自然的,当我们超纵鼠标的手,伸向别人的“菜园”的时候,是否想过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播洒爱心,还是为了成全功利之心?

( 1 )①、②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从内容上看,文中“心灵的杂草”指的是什么?

( 3 )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 4 )请按照议论文的行文特点为本文补写一个结尾。

课内阅读

阅读《再塑生命的人》10~13段,回答下列问题。

( 1 )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 2 )课文第10段中说“突然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

( 3 )课文第11段写道:“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 4 )第12段中说道:“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这句话里的“浸”字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题目:让 走进心灵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感恩”“快乐”“良好的习惯”“崇高的品德”“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