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宝泉山镇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去年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同新冠肺炎病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B: 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 , 所以,老师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C: 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 每次论争,他都发表一些“出格”的言论,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不时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
2、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童年》中阿廖沙捡破烂换钱来给外祖母补贴家用,他的懂事能干让外祖母感动落泪又万般心疼。
B: 老舍擅长写人,《骆驼祥子》中“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栊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寥寥几笔就把祥子灵活、稳键的形象刻画出来
C: 培根在《谈美》中例举了法王腓力四世等几位男性帝王,称他们“皆有宏图壮志而又为当时最美之人也”,在赞美帝王们德、美兼备的同时,也表露了培根的平民立场和民主思想。
D: 《简·爱》中出身低微的简.爱与东家罗切斯特彼此爱恋,互诉衷肠后,“狂风在月桂树的小径上呼啸,急速地从我们头上吹过”,引发悬念,为下文他们将面临更多的磨难作铺垫
3、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záo) 干(gù) 笑(nì) 花团锦(chù)
B: 贪(lán) 粗(kuàng) 狭(yì) 踉跄跄(liàng)
C: 志(dǔ) 塌(tān) 收(liǎn) 有介事(shà)
D: 热(chén) 坑(chuō) 斜(jī) 轻怕重(zhān)
4、下面各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B: 郑州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 , 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
C: 她减了又长回来,改食谱、换新衣,这周神采奕奕 , 下周又衣着邋遢。
D: 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
B: 朱自清,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春》《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 《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6、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弘hóng谏jiàn陟zhì
B: 侍shì懈xiè裨bì
C: 祎wěi咨zī宠chǒng
D: 劣liè苟gǒu昭zhāo
7、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微不道 以中有乐者
B: 精求精 慕圣贤之道
C: 荆请罪 势竞上,互相轩邈
D: 固若金 媵人持沃灌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国联 家谱 地大物博
B: 假使 筋骨 怀古伤今
C: 慨叹 脂粉 前扑后继
D: 渺茫 所谓 自欺欺人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10、下面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预防和制止欺凌行为不再发生。
B: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广泛引起网友关注。
C: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D: 据调查,大部分中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看电视和手机造成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 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狠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狠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狠径去,其一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内,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欻:忽然。②昧爽:天将明,黎明。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其一坐于前________

②目似瞑,意甚________

③屠即归________

逡巡近之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 3 )两篇文章中狼的形象都很鲜明突出,如“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________,从“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可见狼的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作文素材积乘与整理”现场

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啥是佩奇》在朋友圈刷屏。中学生文文看完视频后。深受感动,也萌发了将“佩奇”整理成作文素材的想法。

于是,文文打开妈妈的微信搜一搜“佩奇”

朋友圈

杨老师 2019-2-10

带着儿子、女儿看《小猪佩奇过大年》,孩子们很感兴趣,老公却呼呼大睡…

欧泉坟柜(化妆品)2019-2-2

啥是佩奇?碧欧泉专柜告诉你什么叫佩奇?

这就叫配齐笑笑的过年,一套特价只要。

班主任李老师2019-1-24

分享了一个链接

《啥能佩奇》刷屏背后;时代变迁,爱是永恒

小米妈妈 2019-1-19

都在转佩奇,谁还记得“掌声送给社会人”

怪不得说这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狂欢……

小猪佩奇成名路;成人狂欢折射精神的空虚

sis2018-9-19

分享了一个链接

小猪佩奇坏,流行不应没文化

( 1 )浏览后,文文发现原来“佩奇”不单与亲情团聚有关,还与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接着,他点开了最感兴趣的链接:《啥是佩夺》讲述了生活在山里的留守老人为了给城里的孙子准备新年礼的,问遍全村啥是佩奇。最终拆掉鼓风机,废寝忘食制作佩奇送给小孙子的故事。后来,老人被接到城里过年,在电影院里终于认识了寻找多日的“原版佩奇”。短短6分钟的视频,让人看得既欢喜又紧张,既心酸又感动……短片背后显露出的是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年轻一代的文化脱节,信息时代发展太快,年起人在飞速成长,老一辈被远远得落在身后,但即使这样,也依然阻碍不了他们爱子孙后代的心。

——读书俱乐部《<啥是佩奇)刷屏背后》

他有所感触,于是在作文素材积累本上写下对这段话的概括和分析:

【素材积累1】《啥是佩奇》讲述留守老人问遍全村“啥是佩奇”、废寝忘食制作礼物只为孙子的故事,片中老一代对后代子孙强烈的爱、家庭团圆等内容十分感人,可以论证美好情感是永远扣动人心的,也可以联想到儿时长辈送的玩具中,蕴含着我那时不懂的爱。

随后,他又仔细阅读了一些有助于理解“佩奇”不同内涵的链接,

《小猪佩奇》原本只无针对3-6岁儿童制作的一部情节简单风格温和的动画片,里面没有反派和智力对抗,旨在引导学龄前孩于体验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却被一大群或年人硬生生地变成了社交圈的交流暗号,最初,快手某MC一句“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带动了快手上小猪佩奇的流传,随后各路明星、网友纷纷成为“佩奇”的疯狂拥护者,一时间“小猪佩奇社会人”这一概念爆红网络。

在知乎有个贴子讲述了“什么是社会人”:“社会人”虽然看起来浮夸、嚣张,甚至让人觉得low。但是通过模仿“社会人”恰恰让人获得短时的叛逆感、膨胀感,模仿不是为了真的成为“社会人”。只是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例如佩戴小猪佩奇手表强行假装“社会人”,反而获得了反萌差的效果。让不少年轻人觉得非常好玩。

广大戏精、段子手井喷式地个性化创作,一时间各种恶搞视频、表情包几乎席卷全网。

——新浪教育《小猪佩奇成名路:成人狂欢折射的精神空虚》

小猪佩奇的流行,可以解读为一种无意识的跟风,也可以解读为一种潜意识的自我催眠。年轻人借此符号摆出一副不激烈但却鲜明的装傻卖萌姿态,寻求相互之间的认同,减轻生活施加的压力。

但小猪佩服奇的流行热会过去,年轻人之后会换一个流行文化密码。只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有文化深意的流行元素。

——新华网《小猪佩奇被玩坏 流行不应没文化》

( 2 )读完后,他参考【素构积累1】,写下另一段概括和分析。
( 3 )休息时,他和学习小组的伙伴们在微信中聊起了“啥是佩奇”。一个小伙伴转发了一张图片,问他怎么看待这一结果。

大年初一首映动画电影票房统计表

影片

综合票房

院线排片比

上座率

《熊出没·原始时代》

7197.29万

4.4%

71.9%

《小猪佩奇过大年》

6114.83万

6.0%

48.9%

他仔细读了这张表格,又翻了翻之前研读过的材料,作出了以下回答:________。

( 4 )小伙伴们十分赞同他的见解,也惊诧于作文素材积累与整理的过程居然能让人有如此收获。纷纷向文文求教。请你以文文的口吻,就本次经历向小伙伴们介绍作文素材积累整理的做法和体会。

要求:①条理清晰,表达得体;①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50字左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猫(节选)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1 )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

①________——愤怒——②________

( 2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 3 )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写作。

进入初中一年多,我们或喜欢,或敬畏,或仰慕,或感激某一位老师,写一个进入初中以来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老师。

要求:①突出人物个性特点;②不要面面俱到,根据着重表现的特点,选用典型事例;③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