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宁晋县第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百善孝为先”,___△___,就是在所有的美德中,“孝”排在第一位。木兰替父从军,白居易孝亲敬老,郑板桥责行孝道……从这些历史典故中,我们领悟到秉承孝行的可贵和可敬的精神。___△__,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孝行___△__在不知不觉中___△__甚至被全然___△__。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让我们用行动___△__孝义,让孝与和谐相伴,让孝与爱心同行。


A: 顾名思义 虽然 也 淡化 遗忘 实现
B: 望文生义 然而 却 遗忘 淡化 实现
C: 顾名思义 然而 却 淡化 遗忘 践行
D: 望文生义 虽然 也 遗忘 淡化 践行
2、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在南非猎豹平原上,一头浑身血迹斑斑的年轻狮子与一头成年雄狮激情奋战两小时, 对峙的场面惊心动魄、险象叠生。
B: 蒹葭中的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正是这种距离产生美,使得全诗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美。
C: 站在黄河壶口瀑布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如此美景真是让人留连忘返。
D: 一个拾荒老人每周都要到图书馆两三趟,尽管浑身污渍,但他每次翻阅书藉前都会自觉洗手的行为,毋庸置疑那是对书藉的热爱,对知识的尊重。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上;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B: 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C: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D: 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害怕攀登高峰的人,永远只能在山下徘徊
B: 这次考试能不能考好,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的程度。
C: 饭馆里坐着几位文质彬彬、花枝招展的男子,他们正谈笑着。
D: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B: 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 , 替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他。
C: 危急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 , 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D: 《经典咏流传》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 , 让传统文化在古今观照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 ④①⑤③②
B: ③②⑤④①
C: ③①⑤④②
D: ④②⑤③①
7、下面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抵御 招募 呼嘘 殚其地之出
B: 药饵 顿踣 悍吏 非死则徒
C: 赋敛 苛政 尤信 熙熙而乐
D: 惊骇 驰然 毒疠 恂恂而起
8、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我不屑置辩的。
B: 多次高谈阔论地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C: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 ,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D: 读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9、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山;鲁智深疾恶如仇,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
B: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C: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D: 《名人传》中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作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狼藉 肖像画 为富不仁 吹嘘炫耀
B: 懈怠 顶梁柱 自出新裁 惟妙惟肖
C: 纤维 关连词 不辍劳作 触目伤怀
D: 沧桑 懒洋洋 磨肩接踵 出奇制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注释】淮阴市:是商业交换场所,古称“市”,碑立于淮安老城府市口。

( 1 )这首诗写出了洞庭湖秋天景物________的特点。
( 2 )从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来看,诗人是如何表现“客恨”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

①惟吾德 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形 ________

③可爱者甚 ________

④濯清而不妖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无案牍之劳形。

( 3 )简要分析(乙)文菊、牡丹、莲的象征手法以及衬托手法。
( 4 )(甲)文与(乙)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家有如意

蒋韵

如意坐在妈妈的车里,望着窗外的车流。她喜欢车。常常,她会为对面驰过的一辆警车、消防车,或者水泥搅拌车、工程抢险车而惊呼,就像通常人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美景一般。

有时,她会为许久看不到一辆救护车而看急,说:“怎么连辆救护车也不见?”于是,我们安慰她:“没有救护车是好事啊,证明没有人生急病。”对此,她很不以为然,她认为救护车就应该时时刻刻在街上跑着,就像巡逻的警车一样。

有一度时期,如意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急救手册》。那是家里的阿姨在家政公司培训时的课本。她不厌其烦地让我给她讲里面的各种病例和急救常识,也会突然地翻开书页,指着图片考问我:“姥姥,这是什么伤?烧伤还是割裂伤?”非常专业。她还希望我能给她买一个X光机,摆在她的玩具屋里。我告诉她,这个买不了。她拿来我的手机,摆弄一阵,说:“怎么买不了?下单吧。”我没办法给她下这样的单,只好把我的X光片拿出来给她欣赏。她很惊讶,说:“姥姥你还有X光片啊!”顿时我的形象高大起来。她拿着我的片子,对着阳光,用小手指点着,说:“看,姥姥,你脖子这里有很严重的问题,你不能总是低头看手机了。”我诺诺。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她拿着的,是我的胸片。

这天,在她妈妈的汽车里,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看到她喜欢的车辆驰过就惊呼,她显得沉默。忽然,她问妈妈,说:

“我们是在电视里吗?”

她妈妈一时没有明白,回答道:

“我们不在电视里呀!”

如意想了想,告诉妈妈,说:“我们是在电视里。别人看我们,就是在看电视。我们说话,下面还有一行字。我们在别人的电视里。”

这匪夷所思的奇想,让她妈妈顿时肃然起敬。

暑假末尾,带如意去京都、大阪玩了几天。归来时,飞机呼啸着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在跑道上滑行时,如意看到舷窗外熟悉的景致,诧异地说:

“咦?我们怎么又回到过去了?”

她的时空观,好哲学啊!那是我们进不去的世界。也许,是我们忘掉的世界。此时,她四岁。

如意人生要面对的最大的困境,是上幼儿园。那是她非常、非常不愿意去的地方。那几乎是她所有不快乐的根源。

起初,她把幼儿园叫做“欧园”。

每天早晨,都要为上“欧园”展开艰难的双边谈判。那谈判无休无止,永无尽头。她总是说:“给我请一百天假吧!”在她的概念里,一百这个数字,是极限,表示无穷。那些讲给小孩子听的道理,那些正能量的教诲,我们早已说得口干舌燥,却一无用处。没有办法,只好告诉她:“如果我们不让你去幼儿园,那么,妈妈、姥姥、姥爷,就犯法了。警察就要把我们都抓去坐牢了。知道吗?小孩子受教育,这是——法律。”如此耸人听闻,效果差强人意。因为怜悯,因为慈悲,她只好牺牲自己去拯救我们。去“欧园”的路上,她沉默不语。

有一天,她忿忿地对我说:“姥姥,等我长大了,等你长小了,我就送你去欧园!天天都要送!你说,你愿意去吗?”

我惊讶,且不知道怎么回答。长小!原来她这样理解生命,理解生命的秩序和循环,完全碾压我的智商。那时,她三岁。

我抱着如意在院子里漫步。

我们的小区,在郊外,离寸土寸金的城市很远,但环境清幽,拥有大片的林木和草地。自然,空气和天空,都要比喧嚣的城里干净一些。

如意还不很会说话,却特别喜欢发问。

“哒哒?”她随便指着一样东西这么说。

意思就是:这是什么?

于是我告诉她:“这是蒲公英。”

“哒哒?”又指一样发问。

“这是树,白杨树。”我说。

“哒哒?”这一次,她抬头,指在了天上。

“哦,这是月亮。”我告诉她。顺口就哼出了几句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她听着,忽然在我怀中,非常陶醉地,起舞,随着旋律,摇头晃脑,小胳膊一摆一摆地,舒张有致。我们俩,我歌,她舞,好默契。

转天,在家里,傍晚,月亮升起来了,如意跑到我身边,隔着玻璃窗,指着树影之上的月亮,对我说:“哒哒?”我明白了,说:“这是月亮。”心里加了一句:“苏东坡的月亮。”然后就又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果然,她又跳起来。自由地、陶醉地、全身心地,伸胳膊动腿,摇头晃脑,恣情肆意。我莫名地感动。这望月起舞的小人儿,像某种小动物,浑身是原始的欢腾。

那时,她还没上“欧园”,她不满两岁。

( 1 )文中写了许多发生在如意身上的事情,你觉得哪两件最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 2 )请品析“完全碾压我的智商”一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妙处。
( 3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那是我们进不去的世界。也许,是我们忘掉的世界。”的理解。
( 4 )有人认为文章题目改为《我家如意》更好,你赞同吗?为什么?
( 5 )两位读者正谈论这篇文章,读者2会说什么来证明他自己的观点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小巷深处砂锅饭

李玉

在上沙的一条小巷深处,开着一家小小的饭店。饭店很小,饭店没有名字,卷闸门拉开是厨房,推开帘子就是餐厅,小饭店只卖砂锅饭。

店主是一对夫妻,每次经过那里,都能看到女主人非常麻利的动作——煮青菜、盛例汤、下米到锅里;又或者接电话、记地址、打包……在那之前,我真的没有看过这么麻利的女子。男子总是穿一件工字型背心,肌肉很好。他在摆成三排的砂锅和放调料等杂物的桌子中间转来转去,下米、浇油、调火、出锅……偶尔慢条斯理地说几句话。男的偶尔大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女的总是浅笑,高高扬起的马尾,随着她的肢体不停地抖动。

这对30多岁的男女,第一次让我发现并肩战斗的幸福。

这天下班,又经过这家砂锅饭店,终于被里面飘出的香味给吸引了进去。餐厅很小,不超过6平方米。整齐地摆着四张桌子,每张桌子最多能容两个人同时吃饭,这真是我见到的世上最小的餐厅了。可能正因为房间小,冷气很足。刚落座,女子就端了一碗大骨花生红豆糖水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我面前,然后一转身掀了帘子闪了出去。

等了有10分钟的样子,香气扑鼻的砂锅饭端到了我的面前,最上面是沾着剁椒的四川香肠,用勺子拨开香肠,那肉香、米香就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弥漫开了……

后来,有个文友从南山过来找我,经过这家小店的时候,被这砂锅饭的香气给吸引了进去。吃完后就给我打电话,“你这附近有家锅仔饭,超好吃的!特别是锅巴……不知道南山有没有……”后来,这个文友每周专来这里吃两次,他说如果不是坐车太远,他天天都想来吃……可见,味道是有多正。

让我喜欢上这家夫妻小店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饭香,还有这对男女之间配合的默契,还有他们的“浪漫”假期——每周日周一,他们会在卷闸门贴一纸通知:休息两天,多谢惠顾。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算不上浪漫。但我想,做生意的,都明白钱是赚不完的,可又有多少人舍得关门休息,给自己两天假期?

有天下午,那个南山的朋友过来吃饭,顺便到我家取我在香港帮他带的东西。而我又急着要出门去龙华,正愁着不知道如何处理时,朋友说,“你是不是可以把钥匙交给那家砂锅饭店?我取完东西之后,再把钥匙放在砂锅饭店?”我迟疑了一下,“他们那么忙,没有时间来帮我们做这些杂事的吧?”“不一定吧,我们都在那吃过那么多次了,客户不是上帝嘛!”“那我试试吧!”无奈之下,我只好揣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那家小饭店。

正在往砂锅里下米的男子,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放下砂锅,对我说,“没问题,你让你朋友来取钥匙就好了,对了,你朋友姓啥?”“姓张!”“好的,到时候我问他姓啥,姓张我就把钥匙给他!”男子灿烂地笑着,伸手接过了钥匙。夕阳的余晖穿过玻璃映在他的黝黑的肌肉上,闪烁着健康的光泽。

砂锅店——卷闸门拉开是厨房,推开帘子就是餐厅,小饭店只卖砂锅饭,不超过6平方米,整齐的摆着四张桌子,每张桌子最多能容两个人同时吃饭。这样的小店,并不只是上沙才有,其它区域也有。这种店是很容易被人家复制、粘贴的。但我知道有一种号称真情的招牌,谁也复制不了。小巷深处不仅飘出砂锅饭香,还飘出人情味的芳香——成为客户寄存钥匙的中转站。

( 1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砂锅饭的店面大小,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划线词反映的人物的心理。

①女子就端了一碗大骨花生红豆糖水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我面前,然后一转身掀了帘子闪了出去。

②正在往砂锅里下米的男子,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立马放下砂锅。

( 3 )文章以“小巷深处砂锅饭”为题,为什么两次提到文友?

( 4 )文中做砂锅饭生意的夫妻俩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

请以“________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