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的话实在离谱,令我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 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老先生触景生情 , 禁不住流下了伤感的泪水。 C: 一提到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邻居张大妈就夸夸其谈 , 充满了自豪感。 D: 他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人,尽管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劝导他,但是都没有效果。 |
3、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使语意连贯,逻辑顺序合理( ) 正在开发浪潮中的中国西部的上空,将出现一批卫星,它们像“眼睛”一样俯瞰大地,通过遥感技术,为西部地区________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A: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B: 生态环境治理、国土资源调查、灾害分布清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C: 国土资源调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 D: 灾害分布清查、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资源调查 |
4、 |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句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故乡的原风景,是令人怀念的。 ②捧起水酒喝,那时的水,格外的清甜。 ③那时的故乡,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清的见底。 ④天空格外蓝,那是纯净与自由,就像仰望天空的心情一样 ⑤那么平静与心安,又想象天中的小鸟一样自由自在 A: ①③⑤④②B: ③②⑤④① C: ③⑤②①④ D: ①③④②⑤ |
5、 | 下列有关课文文学常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灵魂的高贵不凡。 B: 《雪》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C: 《喂——出来》的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在日本被称为“微型小说的鼻祖”。 D: 《敬畏自然》的作者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
6、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斑澜 诅骂 蜷伏 秾纤合度 B: 污涩 怅然 温训 孤苦伶仃 C: 虐待 褴褛 蓦然 怪淡不经 D: 叮嘱 臃肿 匍匐 神采奕奕 |
7、 | 下面的课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山的那边》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B: 《女娲造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 C: 《旅鼠之谜》 《登上地球之巅》 D: 《斑羚飞渡》 《再塑生命》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学校,由于老师有意识地传递给我们正能量,所以现在遇到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我都会感到深恶痛疾。B: 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C: 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一边吃饭,一边正襟危坐地说几句,效果恐怕不大好。 D: 近来天气反复无常,一会下雨,一会晴天,重庆的天气总是如此盛气凌人 , 弄得人心烦不己。 |
9、 | 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曲卷。 B: 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 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 C: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儿而义愤填膺 , 因为平儿也是一种美丽。 D: 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 , 奉献自己的芳华。 |
10、 | 下列句中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为何若人/为与此同类B: 胡不已乎/吾既已言之王矣 C: 请说之/公输盘不说 D: 遂使戎狄乘隙/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________,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_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 2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 《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做记号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 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已而之细柳军 B: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怒而飞 人不知而不愠 D: 其视下也 吾视其辙乱 ( 3 )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庄子》,《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本文出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B: 作者描写大鹏鸟起飞时,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赞美大鹏鸟起飞时气势恢宏。 C: 本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 文章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最后提出的关于“天之苍苍''的问题在今天也是十分深奥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上。
走进“东方湿都”,这里物产丰ráo,鹤舞鹿鸣,一派原生态秀美风光;漫步“海盐之城”,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满眼望去处处呈现现新城市的靓丽景象。科技馆、艺术中心、海盐博物馆,犹如一颗颗晶萦剔透的珍珠镶嵌在清澈明净的串场地河畔。
人类灭绝了多少物种
①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正在濒临又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就会发生。仅仅在过去几百年中,由于人类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动物濒临灭绝。
②生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长期稳定期与短期剧变期总是在相互交替,灭绝也以不同的规模出现。在稳定期内,平均新生率远远大于平均灭绝率,总的平均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与此相对应,在剧变期,许多生物门类在短期内大量灭绝,生物演化进程突然中断,使灭绝率突然升高,而新生率则降得很低,这种大规模的灭绝叫大灭绝。
③据统计,自寒武纪以来,明显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灭绝有5次。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灭绝的起因和规律,并提出了多种解释,比如陨星撞击、宇宙射线变强、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变化、海洋盐度变化、地磁变化等。以前的生物大灭绝都属于自然灾害,但即将到来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将是人为的。我们正在经历的生物灭绝比地球生命史上其他灭绝事件更为恶劣。
④新研究发现,现代生物灭绝速度是人类开始改变地球前物种灭绝速度的____倍,并且是新物种创生速度的数千倍。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每1000年才失去一种鸟类。但国际鸟类联盟的数据显示,实际上,仅仅过去500年就至少有150种鸟类灭绝。
⑤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大约是500万~1000万年,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则快得多,通常是100万~200万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
⑥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25%~50%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更为可怕的是,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得脆弱,当它受到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提取观点,结合自身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