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吉安市安福县城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汉语中常见些敬辞与谦辞。对他人的女儿敬称为“令爱”,对自己的父亲谦称为“家父”。
B: 《散步》和《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感伤、压抑的,《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愉悦的。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D: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⑴所以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⑵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⑶如“江”“河”中的“氵”“工 ”“可”都是偏旁,“氵”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是部首。

⑷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A: ⑶⑵⑷⑴
B: ⑷⑶⑵⑴
C: ⑷⑵⑶⑴
D: ⑶⑴⑵⑷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藤野先生》就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
B: 郦道元是唐代著名地理学家,所撰的《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 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 人们通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如何” 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观澜版画基地的全称是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典雅高贵。
B: 马云身穿不同颜色的同款毛衣在多次行业大会上,费脑筋换个颜色已经是极限了。
C: 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从而去尊重生活。
D: 那堂课后,我发现大家的情绪明显增加了,不但上课气氛活跃,而且课下自发组成了学习小组。
6、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与人佣耕(曾经)
B: 为坛而(盟誓)
C: 辍耕垄上(去、往)
D: 死,死国可乎(等待)
7、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宵 倘若 感慨 翻来覆去
B: 萧瑟 竦峙 惭愧 喜出忘外
C: 决别 恭敬 奥秘 各得其所
D: 娇媚 倜傥 穿梭 恍然大悟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临(lì) 补(xiào) 弱(chán) 气冲牛(dǒu)
B: 黄(yūn) 逶(yí) 弱(léi) 龙吟凤(huì)
C: 祷(qí) 菡(dàn) 阴(mái) 莘学子(xīn)
D: 气(fēn) 丽(qǐ) 秀(qí) 义愤填(yīnɡ)
9、

下列情节与鲁智深无关的一项是( )

A: 大闹五台山
B: 除恶蜈蚣岭
C: 单打二龙山
D: 大闹野猪林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B: 《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C: 《老王》《卖油翁》《驿路梨花》《一棵小桃树》的作者分别是杨绛,欧阳修、彭荆风、贾平凹。
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赏析。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

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

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

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 1 )《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 2 )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贡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 1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此悉贞良节之臣 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

③率取数十倍以权贵 ________

④平居无私 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B: 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C: 故人亲党皆绝∕当余从师也
D: 奉命危难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 3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端 土 产 砚 前 守 缘 贡 率 取 数 十 倍 以 遗 权 贵

(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 5 )【甲】文第2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拔掉心底的篱笆

①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②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③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 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④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
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⑧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⑨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⑩人的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 1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拔掉心底的篱笆”含义的理解
( 2 )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心底的篱笆

拔掉篱笆后

小时候

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

A________

高二

相信语文好则数学弱

B________

参加工作后

C________

英语有小成


( 3 )语言品味

①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赏析加点词语)

②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句子)

( 4 )“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5 )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们?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壶口,壶口

莫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⑥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⑦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⑧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需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⑨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 1 )为什么说“黄河有幸”倚身于秦晋大峡谷?
( 2 )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 3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①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②水浪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 4 )请赏析文末画线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后汉书·王霸传》中,汉光武帝曾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

疾风知劲草。” “疾风知劲草”,意思是说只有经过疾风的考验,才会知道什么

是劲草,比喻危险和困难往往能够真正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和品质。请以“疾风

知劲草”为题目,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记叙身边他人的动人事迹,或表达自己的思考感悟,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二: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上网课也成为了学习常态。在上网课期间,我们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体验。假如三十年后,学校只是虚拟存在,网上教学成为了教与学的主要方式,教师与学生又将怎样快乐而高效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请你发挥想象,以“神奇的网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字数在600-800之间。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