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 山村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 我们讨论并且听取了老红军的报告。 D: 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
2、 |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____①____是长衫,____②____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_____③___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____④____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B: 即使 可 也 因此 C: 如果 就 也 因为 D: 虽然 可是 也 因此 |
3、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挣脱(zhēnɡ) 疲惫(bèi) 喷薄(pēn)B: 绯红(fēi) 富饶(ráo) 隧洞(suì) C: 迷惘(mǎnɡ) 淤滩(yū) 稻穗(suì) D: 纤绳(qiàn) 簇新(cù) 干瘪(bǐ)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温暖的春风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悄无声息地吹绿了历经冰雪考验的苍茫大地。B: 他仿佛看见了草原上骏马奔驰的身影和清脆的马蹄声。 C: 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 D: 依靠自学,使他的英语水平有了不小的巨大进步。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得知杭州成为继北京和广州后,第三个成功申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后,让杭州市民欣喜不已。B: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谈反腐时表示,反腐进入常态化,成为全民的意识,现在制度逐渐完善,包括互联网举报制度等,开始进入全民反腐局面,这个局面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C: 不可否认,无论是“电梯扶梯伤人事故”还是“高层电梯失灵事件”,国产电梯本身体现了我国电梯质量监督不得力和电梯售后定期维护不作为是显而易见的。 D: 2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的 “杭十条”,涉及优化土地供应、推进住房保障货币化、促进住房消费、提高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房企转型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
6、 | 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
7、 | 下列对语病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这类人往往因长时间低头而患上某些疾病。(在“看手机”后加上“的人”) B: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连州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将“让”字删去) C: 这个品牌的衬衫,无论是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把“无论”改为“不管”) D: 号称全球可折叠最快的华为5G手机——华为Mate X震撼发布,设计形态史无前例。(把“最快的”放到“可折叠”前面) |
8、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 为了防控疫情,全国医疗工作者高层会议在北京召开。他们在会上高谈阔论 ,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一直背负着贪梦、敏感、自私、歇斯底里的恶名,但从她的日记中,我们能看到她的苦衷。 D: 中秋佳节,对着电视银屏中的远方亲人,可望而不可即 , 只能诉说相思相念,实在有些遗憾。 |
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投壶,与“六艺”中的“射”含义不同。 B: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 《桃花源记》中“具答之”的“具”是“详细”之意。 D: 成语“趋之若鹜”中的“趋”与《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的“趋”意思相同,都是疾走、快走的意思。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嘶哑(yǎ) 蹂躏(lì) 锦幛(zhàng) B: 水藻(zǎo) 蓬蒿(gāo) 蝼蚁(lòu) C: 干瘪(biě) 淤滩(tān) 胚芽(pī) D: 簇新(cù) 虔信(qián) 瞰望(kàn)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啭:鸟婉转地叫。移:移动,这里指飞翔。向: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种梨 (清)蒲松龄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日:”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肆中佣保者,见喋聒①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 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颈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⑥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⑦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⑧。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喋(dié guō):啰嗦。②啖(dàn):吃。③勾萌:草木的嫩芽。④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⑤鑱(chán):掘土工具。⑥傲(biào)散:散发、分发。⑦靶:通“把”车把。⑧粲(càn)然:形容笑貌。 ( 1 )下列对“一市粲然”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佣保乐善好施 B: 梨子味道甘美 C: 道士不知所踪 D: 乡人遭到捉弄 ( 2 )分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观者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________ ( 3 )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道 士 作 法 时 乡 人 亦 杂 立 众 中 引 颈 注 目 竞 忘 其 业。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________ ( 5 )《种梨》一文寓意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篇短文蕴含了哪些做人的道理。________ |
动车和高铁到底啥关系?
姚丁杨
①10年前,一种被称作“和谐号”的白色精灵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驰骋,自此“动车”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0年后,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高铁”已经成为引领和开拓“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名片。时至今日,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动车和高铁的关系。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一下。
②从字面意义上讲,动车是指带动力的车辆,在铁路交通领域,它是相对于不带动力的车辆(俗称拖车)的一种车型。而我们一般提到的动车组,是指一种固定编组的列车,编组一般是由若干动车和若干拖车组成的,并且在其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内这种编组不会改变。动车组有很多种类型:如果以动力类型进行分类,则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如果以动力配置方式来分类,则分为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型动车组;如果以速度类型来分类,可分为高速动车组和低速动车组。
③我们都知道,普通列车的牵引动力依赖于车头的机车,而动车组在运行时,不光有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就可以把动力分散,运行速度也就更快。同时,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组的震动、噪声都较小。所以,我们一般提到的动车,就是一种和普通列车相区别的列车车型。
④从字面意义上讲,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是指一种铁路线路类型。我国的铁路类型分三档:高速铁路是动车组列车能以250千米及以上的时速运行的铁路;快速铁路是列车能以160千米至250千米的时速运行的铁路;普通铁路是列车能以低于160千米的时速运行的铁路。在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是高速动车组列车;而在快速铁路上,主要运行普速动车组列车,但同时也运行高速动车组列车和普通列车;普通铁路上运行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绿皮、红皮、蓝皮的普通列车了。
⑤高速铁路的另一大特征是大多采用无砟轨道技术铺就,而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则采用有砟轨道技术铺就。所谓砟,就是指小的石块、煤等。砟虽然可以吸热、减震、减少噪声、增加透水性,同时造价低廉,但有砟轨道容易下陷,维修费用较高。无砟轨道的路基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可以减少维护次数,减少粉尘,美化环境。当列车高速运行时,有可能导致路砟飞溅,所以高速铁路基本都是无砟轨道。
⑥由此可知,动车和高铁是两个层面上的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车”,后者描述的是“路”。
⑦当然,在现在的中国,高铁和动车还分别代指两种客运列车类型。高铁是运行时速在250千米以上,以G字头命名的一系列客车,它们是运行在高速铁路上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动车则是运行时速在200千米左右,以D字头命名的一系列客车,它们是运行在快速铁路上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和低速动车组列车。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把高速动车组列车只当作高铁列车,这是个误区,高速动车组列车也可以在快速铁路上行驶,只不过它需要恪守线路的速度限制。
⑧目前,中国的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并且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已不弱于世界上任何竞争对手。我们相信,在中国高铁人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高铁制造业必将持续改变中国,并不断改变世界。
( 1 )文章以“动车和高铁到底啥关系?”为题,有什么作用?目前 , 中国的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并且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已不弱于世界上任何竞争对手。
( 4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到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 1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 )作文: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雏菊鼓励自己说,他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