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下面短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英雄陨落,逝者为大。曼德拉官方追悼会上,南非人并没有如一些人预想的那样,泪水涟涟、呼天抢地。相反,整个追悼活动气氛轻松、哀而不伤。南非的黎民百姓用非洲民族传统的方式悼念曼德拉,讴歌他的丰功伟绩,称赞他是南非民族的脊梁。 B: yǔn qiāng dào jǐ C: yǔn qiǎng dào jí D: sǔn qiǎng dào jǐ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市政府做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调整语序,改为“使用、生产、销售”) B: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句末添加“的豪情”) 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重视阅读。(删掉“旨在”或“目的是”) D: 通过这次课本剧展演活动,让同学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掉“通过”或“让”)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B: “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大观园一日游,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的美景令人六神无主。 D: 许多孩子的精英之路,也许仅缘起于一个微不足道的梦想。 |
4、 |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B: 《秋天》是现代诗人流沙河创作的诗歌。诗人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农家丰收、渔家晨归和少女思念三个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C: 《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若干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D: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暖花开时节,樱花基地游客特别多,下午三、四点钟还有人来。B: 你问我原定的《梅岭三章》为什么换成了《驿路梨花》?我怎么知道? C: 张华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南翔技校,我在一家公司当了文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 《黄河大合唱》演唱开始,班长紧张地指挥我们:“风在吼,马在叫,预备——叫!”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弄lòng 应和hè 酝酿niàng 贮蓄zhù B: 着落zháo 粗犷guǎng 高邈miǎo 吝啬lìn C: 豌豆wān 捶打chuí 菡萏hàn 咄咄逼人duō D: 徘徊huái 啄食zhuó 倜傥dǎng 搓捻niǎn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壁垒 易拉罐 娇生惯养 独竖一帜B: 咋舌 顶梁柱 责无旁贷 黯然失色 C: 静谧 蒸溜水 花枝招展 立竿见影 D: 提练 满堂彩 无动于衷 别出心裁 |
8、 | 对《桃花源记》一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地方。 B: 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一个富足和平的地方。 C: 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以免他出去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D: 三,四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了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
9、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是其中的作品。。 B: 《骆驼祥子》通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老舍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小说充满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小说中那段“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名言,成为一代人的座右铭 D: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湎 净化器 众口铄金 无上光荣 B: 寒暄 绿茵场 记日而待 铤而走险 C: 慰藉 栖息地 众志成诚 责无旁贷 D: 提纲 电饼铛 专心致志 按步就班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流萤 金波 我不给你剪裁天边的晚霞, 也不去给你摘取夜空的繁星, 孩子,让我们一起 一起去捕捉黄昏的流萤。 晚云烧的紫了, 慢慢融进苍茫的暮色中, 耀眼的小花隐去了, 山只留下它高高的身影。 快看!天边飞来几滴流萤, 一会儿灭,一会儿明. 像一颗星,两颗星…… 像一颗颗长着翅膀的繁星。 我从菜园里拨一颗葱管, 好放进几只流萤, 让它闪出柔和的光吧, 孩子,送你一盏翠绿的灯。 放萤火在你的枕边, 我再编一个童话给你听: 说在夏天的夜里, 有一个翠绿的梦…… ( 1 )诗歌的秘密藏在声音里!请仿照示例,从语气、语速、重音、节奏等角度,结合诗句的具体情感,对第③小节画线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朗读设计。示例(第①小节):“孩子”一词语速稍慢,声音适当拖长,重音要轻读,语气要柔和。这样朗读是为了突出一种转折,从之前的“不给”的硬转换到“给”的柔,从而使读者感受到“我”的满怀柔情、爱心、童趣。 ( 2 )诗歌的秘密还藏在颜色里! 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颜色,颜色词能为诗人表情达意。诗人金波在诗中通过________(颜色词)表达了对孩子们________的情感。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shè)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官员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之则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A: 孟母于是过去了,(选择)居住在集市中,(搬迁至)靠近屠户的房子里。 B: 孟母于是离开,(选择)居住在集市中,(搬迁至)靠近屠户的房子里。 C: 孟母考虑了一下距离,舍弃了集市中的住房,(搬迁至)靠近屠户的房子里。 D: 孟母考虑了一下距离,舍弃了居住在集市中,(搬迁至)靠近屠户的房子里。 ( 2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________的故事。(横线上填一成语) |
迷路
侯发山
①保民处理完手头的事务,走出单位大门,才发觉夜幕已经降临,漫天飞舞着雪花,悄无声息,却又洋洋洒洒,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糟了!他暗叫一声,匆忙加快了步伐。摩托车是骑不成了,只能步行。往日,家里的老娘都是妻子照顾,妻子今天回娘家了,临出门还再三交代,让他准点下班,回家伺候老娘。老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的老年痴呆,整日傻傻地坐在家里,有时候,连儿子媳妇都不认识。有几次,保民想把老娘送到养老院,但一直不忍心。
②有一个小上坡,一辆面包车努力地放着屁,但车轮还在原地打转。保民忙走过去,用肩膀在后边顶着车厢,司机配合加大油门,车颤抖了两下,不情愿地上路了。路过街边的饺子馆,他要了八两饺子,这是老娘最爱吃的,他担心饺子凉了,便把装饺子的食品盒裹到自己怀里。拐过街角,聚拢了三四个人,一个小孩子哇哇地哭着。出于职业的习惯,保民踅了过去,原来是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迷路了。小男孩说话还不是十分清楚,既不知道家在哪里,又说不出父母的姓名。几个路人也爱莫能助,正要拨打110呢,恰巧遇到保民。保民忙蹲下身子安慰小男孩:“小朋友,不要怕,警察叔叔帮你找爸爸妈妈,给你送回家。”看了看保民,小男孩扑过来,居然不哭了。见有警察在,热心的路人也都各自散去。
③保民把小男孩带到路边店铺的门口——那里雪打不着,他拂去小男孩头上和肩膀上的雪,打开食品盒,喂小男孩吃了几个饺子。小男孩安静了许多。保民问他的爸爸叫什么。他口齿不清地说:“宏福,宏福。”保民一边给值班人员打电话,让他们查询辖区有没有叫“宏福”以及与之谐音相同的居民,一边与街上巡逻的同事联系,让他们赶过来帮忙——他得回家,老娘让他不放心啊。很快,值班人员的信息传了过来,他们查询了辖区所有的“宏福”,遗憾的是都比对不上。幸好,巡逻的同事也赶了过来。保民把小男孩交给同事,往家的方向赶去。
④街边冒出一柄大伞,一个中年汉子瑟缩着膀子,袖着双手,依偎着烤红薯的炉子,茫然地瞅着过往的车辆和匆匆而过的行人。那一刻,保民脑洞大开,那个小男孩说的是不是“红薯”?他的爸爸是不是烤红薯的?世上的事情就这么巧——小男孩的爸爸正是这个烤红薯的中年汉子。小男孩趁妈妈歪在沙发上迷糊的时候,溜出家门找爸爸,不承想在雪中迷路了……
⑤进了楼道,保民几乎以奔跑的速度冲上楼去。推开虚掩的门,屋子里黑乎乎的,“妈,妈。”他连叫了两声,同时他打开了照明灯,客厅没有人!保民把饭盒从怀里掏出来,风一样在各个角落寻找,厨房没有,厕所没有,卧室没有……老娘会去哪里呢?往常,老娘偶尔也有过单独出去的情况,都是在门口附近转悠,200米都不超过。保民从家里出来,在胡同口那儿焦急地张望,除了飞舞的雪花外,哪里有人的影子?“妈,妈。”他一边叫一边往东走。走出一段距离,再折回来,一边喊着妈一边两眼探照灯似的四下打探。到最后,保民的叫声中都带着哭腔。他真有点儿绝望了!这样的老人迷路,肯定是回不来的。
⑥忽然,110微信群里蹦出个信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老太太守候在小太阳幼儿园门口,说要接他的儿子。
⑦保民撒腿就往小太阳幼儿园门口跑去。好在积雪过后,没有上冻,路还不是那么滑溜。
⑧在小太阳幼儿园门口徘徊的正是保民的妈妈,老人家顶着一头雪,正在跟幼儿园看门的师傅较真:“我要接我儿子,我要接我儿子。”遇到这样一位痴呆的老人,看门的师傅哭笑不得,却也没有招数。
⑨“妈,妈,我在这里呢。”保民叫着跑了过去。这一刻,他眼里的泪不由自主地汹涌而出——他小时候,就是在小太阳幼儿园上的。每一次,都是妈妈接送,特别是风雪天,妈妈的怀抱很暖。
⑩看到保民,老太太咧开嘴巴,佛一样笑了。
(选自《啄木鸟》2019年第5期,有删改)
( 1 )文章第①段插叙保民妻子和老娘的情况有什么作用?①看了看保民,小男孩扑过来,居然不哭了。(画线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小男孩趁妈妈歪在沙发上迷糊的时候,溜出家门找爸爸,不承想在雪中迷路了……(此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有哪些?)
( 3 )分析文章多次写到雪的作用。 北极燕鸥
①在南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而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企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情。
②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而追踪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夏天的太阳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提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③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貂和狐狸之类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往往畏缩不前,望而却步,三思而后行。
④不仅这些小动物,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一个小岛上,一头饥饿的北极熊正在试图悄悄地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然而,它那高大的身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这时,争吵中的燕鸥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高高飞起,轮番攻击,频频向北极熊俯冲,用其坚硬的喙雨点般地向熊头啄去。北极熊虽然凶猛,却回击乏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只好摇晃着脑袋,踮着屁股,鼠窜而去。
⑤燕鸥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的,像是戴着一项呢绒帽子。身体上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若从上面看下去,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而身体下面的羽毛都是黑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再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集中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可以说,北极燕鸥,真是北极的神物!
作文。
请你以“近在眼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文体规范;不要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