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安福县洲湖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小说集《呐喊》。
C: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D: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
B: 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 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D: 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 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D: 因为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迷迷糊糊 , 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
5、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年来,功利主义发展得登峰造极 , 人的价值都被物化了。
B: 精心设计的走廊,可以使过道的沉闷一扫而空 , 成为居家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C: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D: 在不清楚事情始末的情况下,一堆人就在现场高谈阔论起来。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河北省着力构建长效运营的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机制,增加污水处理效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B: 2019年2月22日,随着一声送电指令的下达,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实现了全线“电通” 。
C: 2015年至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以上。
D: 近日,我国首列可变编组动车组在中车唐山公司完成60余项全部厂内试验。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B: 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焉不详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C: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D: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刻画了宋江、吴用、林冲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B: 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又叫“春闱”,属于国家级考试,由乡试考上的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会试第一名为解元。
C: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筹。
D: 《刘姥姥进大观园》选明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没落进行了侧面批判。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藤野先生》就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
B: 郦道元是唐代著名地理学家,所撰的《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 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 人们通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如何” 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10、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闭暮 碗盏 气氛 一马当先
B: 拘束 稀罕 橄榄 顾明思义
C: 枸杞 惹仁 过瘾 兴高彩烈
D: 手帕 家醅 提醒 左邻右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左迁”是贬谪的意思,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在今湖南)尉,龙标当时是很荒凉的地方。作者闻说此事后作此诗。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传唱久远,说说这句诗妙在何处。
( 3 )本诗作者李白,号________,唐朝诗人,有“________”之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茶说

(明)张大复

天下之性,未有淫于茶者也。虽然,未有贞于茶者也。水泉之味,华香之质,酒瓿、米椟、油盎、醯罍、酱罂之属,茶入之辄肖其物。而滑贾之马腹,破其革而取之,行万余里,以售之山栖卉服之穷酋,而去其烦心之宿疾,如振黄叶:盖天下之大淫而大贞出焉。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好色而不饮其韵:甚矣,夫世人之不善淫也!

顾邃之怪茶味之不全为作《茶说》就月而书之。是夕船过鲁桥,月色水容,风情野态,茶烟树影,笛韵歌魂,种种逼人死矣。

(选自《梅花草堂集》,有删减)

(注释)①醯(xǐ)罍:醋瓶。②滑贾(gū):狡猾的商人。③奸:作奸。指茶贩将茶叶私藏于马腹中。④山栖卉服:住在山上,穿着树叶做的衣服。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盖天下之大淫而大贞出置土石
B: 未有淫茶者也 此所谓战胜朝廷
C: 夫世人不善淫也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 读书不得其意 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顾 邃 之 怪 茶 味 之 不 全 为 作 《茶说》 就 月 而 书 之

( 3 )作者认为“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认为茶最重要的品性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丝路明珠﹣﹣喀什

刘小方

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远离海洋、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喀什,是内陆干旱和极端干旱的典型区域,热浪里孤独的行者身影、茫茫戈壁中蜿蜒远去的碛道、瀚海沙漠中响起的驼铃等的确是前往喀什的常见景观;但事实上,绿意盎然的林木、波光粼粼的湖泊、水鸟栖息芦苇丛生的湿地、奔腾交错的河流同样也是喀什的风貌。

②越是靠近人烟辐辏的市镇,绿的面积与浓度就越大越高。喀什噶尔河自帕米尔高原而来,从西南向东穿越喀什境内,平均河宽40米,滋润和哺育了乌恰、疏勒、伽师等多个绿洲。叶尔羌河从东北的喀喇昆仑山山口而来,向西流经喀什并形成许多分支,浇灌出全疆最大的叶尔羌绿洲群。除此之外,还有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吐曼河等十余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在喀什大地上纵横流淌,区域内河水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流量的六分之一。喀什,这个丝路上曾经最重要的国际商埠,正是因为诸水的环绕,才能延续千年的文明与传奇,并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华丽转身,成为联通中亚、沟通世界的桥头堡。

③有水就有生命,冰川融雪所成之河在喀什干涸的大地上蜿蜒流淌。聪慧的先民们用淋洗土壤的方式排除戈壁盐碱地的盐碱,他们用砍土镘、箩筐等简陋农具,肩挑背扛地在盐碱地上开挖数百千米的排灌系统,用数年时间将盐碱地开垦成数万亩耕地,形成连片绿洲。

④100多年前,来到喀什的英国人斯坦因就曾惊叹于喀什人利用河水开垦浇灌出的大片绿洲:“因为气候干燥,所有这些沙漠田地之上的形态都呈现一种显著的整齐性,无论在任何地带,行人到处可以看到同样的小麦、玉米和棉田,微呈台状以便灌溉,同样的曲折小道,两旁植着白杨垂柳,同样的园亭或者果圃,出产和欧洲相同的丰富果品,足以诱致行人。”现在,没过人头的玉米田、齐腰深的棉花地、望也望不到边的西瓜田在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下更加宽广。但要知道的是,与内地河流相比,喀什的河流有枯、洪期差异较大的来水特点,每年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占到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水势凶猛难以驾驭,经常发生冲溃堤坝、冲毁农田的洪灾。干渴缺水的同时还得防洪抗洪,听上去匪夷所思,但这正是喀什人千百年来与水共生的真实写照。

⑤就此,斯坦因认为,“在那种分外干燥的区域里,因为气候的情形,只容许比较大的团体靠着组织极严密的灌溉制度才能生存,这种依靠秩序统治的定居民族特别适宜吸收和传达从远东以及西方来的文化力量”。原来,在这个干旱的大地角落,对水的利用不仅是城市灵动之景,还关乎生存,更关乎文明的存续。

( 1 )喀什成为“丝路明珠”的原因是什么?

( 2 )②段中的划线词是喻体。他的本体是什么?这样的修辞在剧中有何作用?

( 3 )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结合本段相关内容,说说它的作用。

( 4 )把下面的语句放回到文章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烈日当空,在喀什郊外的绿洲行进,随时都能与甜美的瓜果相遇:西瓜个大味美,哈密瓜皮薄肉厚,桃子肥大多汁,干涩的环境里孕育出如此甜美的瓜果,不能不让人慨叹造物主的神奇,不能不让人感恩于这高山流水赋予的智慧与灵性

A: 1段后
B: 2段后
C: 3段后
D: 4段后。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于先生

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于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好也不坏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

【注释】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

( 1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于先生是怎样的人。
( 2 )品味下列句中两处加下划线副词,说说其妙处。

爱用又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 3 )“凝视”这个词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提起明星,我们总是觉得他们遥不可及。他们当中有歌星,影星,也可能是作家,科学家……可我们心中的明星却不一定是这些公众人物,也许他是你的同桌,也许他是你所读的某本书上的主人公……请以“我心中的明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要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人物特点。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