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江油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菊花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茱萸等。
B: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当仁不让”等。
C: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赏脸、寒舍等。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B: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 现在很多人都患上了手机病,一旦远离了手机,往往就如坐针毡
D: 他们花了几年的时间,精打细算 , 省吃俭用,终于使航海度假成为现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___。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___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___更加厚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A: 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
B: 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
C: 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
D: 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
4、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怔怔(zhèng) 梁(jĭ) 强不舍(guō) 气冲牛(dòu)
B: 据(jié) 发(jiŏng) 孜孜不倦(zī) 而不舍(qiè)
C: 哑(yīn) 聪(yĭng ) 辛苦恣(suī) 德量力(dù)
D: 难(jié) 骗(kuāng) 味同蜡(jiáo) 轻怕重(niǒn)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人/不独亲其亲
B: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是故/谋闭而不兴
D: 是谓/大同
6、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鸡(lèi) 沉(yín) 主簿(bù) 贬(bǎo)
B: 曹(pēi) 兵(tún) 城(yè) 军(huī)
C: 高(fù) 刀(chāo) 害(zèn) 惊(yánɡ)
D: 油(sū) 收(qì) 弓(zhān) 请(bǐnɡ)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的家乡是苏南人。
B: 李明睁大眼睛盯住王宁,他被他的奇怪神情弄得莫名其妙。
C: 上学、放学途中,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发生事故。
D: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动的。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学生阅读和理解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B: 通过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现在距离正月初一大约还有半个月左右。
D: 在学习上,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舍生忘死
B: 载誉归来的他在演讲时侃侃而谈、目空一切 , 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 而人民是历史的最好评判者。
10、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嘛?害得我差点没认出来。
B: 王老师絮絮叨叨地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意义的思想政治课。
C: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D: 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1 )试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 2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幅中没有,而诗中出现了的景物是什么?

(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________

往事 ________

________

( 2 )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
B: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C: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的赞叹直接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拾穗的脚步

李良旭

①迈着匆匆的脚步回到乡下,已是晌午时分,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没有一丝阴凉。正是稻子收割的季节,空气中,散发着刚收割下来的稻谷的清香味,袅袅娜娜,沁人心脾。

②路过一块田地,我忽然看见母亲还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着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亲。母亲的身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泛着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很晃人眼。母亲70多岁了,可是她却在家呆不住,她牵挂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那些黄澄澄的谷粒,在她心里,就像金子般地散发着眩目的光泽,熠熠生辉。

③只见母亲挎着一只篮子,目光在地下仔细寻找着。母亲岁数大了,眼睛早已模糊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到了田里,看到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穗,却一目了然,看得分外明亮。而我却看不见那些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稻茬。

④我想起小时候,每当到了稻子收割的季节,母亲就会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我兴奋地撒着欢,在稻谷飘香的稻田里四处奔跑。说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疯了一天,却没捡回几根稻穗,多的是身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泞。

⑤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擦药水。

⑥我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对母亲说道:我怎么看不见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么看见的?

⑦母亲含嗔道:你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疯跑,哪能拾到掉落的稻穗?

⑧母亲的话,让我好生困惑:我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

⑨此时,看着母亲顶着这么烈的太阳出来拾稻穗,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稻田里散落的这几根稻穗拾它干什么?现在生活比过去要好多了,家里米缸里,又不缺这几粒谷子,呆在家里休息多好。

⑩母亲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站在田埂上,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声地招呼道: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⑪我答道:刚回来,正在看您拾稻穗呢!

⑫母亲笑道:那你下来,和我一块拾稻穗!

⑬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由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这么烈的太阳下拾稻穗,真是活受罪。可是,看着母亲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踟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⑭母亲笑着说道:孩子,我们将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

⑮母亲边说,边弯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我眼睛漫无目标地看着,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⑯母亲看着我眉头紧锁,心浮气躁的样子,说道: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脚步不能慌乱,要将心沉下来,才能发现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总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头,这哪能看到那些稻穗。

⑰拾穗的脚步?母亲又一次说起这句话,让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我不禁注意到母亲的脚步:只见母亲的脚步,始终不急不躁,有种踏实和稳健。尽管艳阳高照,口干舌燥,可母亲依然不受干扰,她的心全部沉浸在这拾穗中。如果用心无旁鹜这句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⑱我跟在母亲的身后,学着母亲拾穗的脚步。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⑲生活中,我的脚步早已变得匆忙、慌乱起来。一直在向前奔跑,须臾不敢停留,以为美景总是在前方。当再次体会到母亲拾穗的脚步,我忽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

⑳我缺少的不是永往直前的勇气,缺少的是这种沉稳的脚步。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 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两层含义。
( 2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事情

我的内心变化

回乡下时看母亲拾稻穗

①________

母亲要我拾稻穗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豁然开朗


( 3 )文章第④-⑧段写我对小时候拾稻穗的回忆,这部分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句子。

①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人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擦药水。(从表达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 5 )文中多次写到午后的阳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的作用。
( 6 )仔细品读文章的最后两段,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回答问题。
( 1 )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
( 2 )选文中所说的“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 3 )选文中的“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交替使用两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 4 )对于“争到光明”,作者有怎样的信心?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那时,那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上一个词,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工整,文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