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繁星 春水》用短小轻灵的文学形式,表现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B: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本是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三次买车的经历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C: 《水浒》成功塑造了一批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粗中有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 《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 D: 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人皆有之B: 燕、赵、韩、魏闻之 C: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生 D: 暮寝而思之 |
4、 | 国庆假前夕,小超想着约小勇到河边游玩,小勇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超不要去。小勇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故,不让我去。 B: 你脑子有病吧,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故的,反正我不去。 C: 我们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故,我们都不要去了。 D: 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元旦晚会将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选出更优秀的节目来认真排练。 B: 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主管理、自觉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 C: 随着自动清洁车进校园,对于校园的清洁阿姨来说,无疑是一件“抢饭碗”的事。 D: 腾讯公司已再次明确表示,微信业务提现手续费暂不调整,否认微信调费流言纯属谣传。 |
6、 | 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 A: 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B: 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C: 现在到了冲刺的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 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摧眠 铁铉 正襟危坐 顾名思意B: 熹微 馄饨 悠然自在 莫终一是 C: 过瘾 煨炖 囊萤映雪 相形见拙 D: 糯米 托词 随机应变 沧海桑田 |
8、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于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B: 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C: 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 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尊可爱的大熊猫雕塑矗立在街心花园,独具魅力的“袖珍之国”摩纳哥用浓郁的中国元素欢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到访。 B: 根据“智慧阅读”项目组近日开展的调查显示,我区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以上的比例为51.6%,高于全市均值1.7%。 C: 无人驾驶技术的日渐成熟,差不多45%到53%上下的司机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用于机场和主题公园的载人交通系统感到满意。 D: 由于不断创新和经验积累,再加上政策扶持,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大汽车品牌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进步。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赠从弟(其二) (魏)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1 )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堂弟。 B: 刘桢,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C: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句式重复,为诗歌写作之大忌。 D: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 2 )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B: 令校长斩之 C: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 处处志之 ( 2 )下列对原文概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彭越出身江洋大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B: 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狶时,他按兵不动, 想借机谋反。 C: 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D: 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诸豪杰相立畔秦 ( ) ②遂破楚( ) ③欲自往谢( ) ④太仆亡走汉( )( 4 )翻译下列句子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
①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主席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来说明理想和方向的重要,“人不能没有理想,合作不能缺少方向”。
②“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系先贤王阳明所说,这句名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总结,也是当代人做人、做事的指导。我们都想在这个世界上做成有意义的事情或事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想要成就事业,首先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即与我们的立志有关。
③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前进的目标。而一个没有前进目标的人,如何会有可成之事?无论你是要成就内在的人格,还是要成就外在的事业,首先要确立奋斗的目标。
④王阳明认为,人是否可以成为圣贤,关键在于是否要立下成为圣贤的志向。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驰,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很多人都知道,应该确定奋斗目标,但难能可贵的是确定一个既有高度,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⑤其次,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我们想要做成事业,必须要有动力,而通过立志确立的目标,则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为了激发士君子的奋斗动力,宋代士大夫提出了“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递进式奋斗目标,就是希望士君子在不断提升目标时而获得奋斗的动力。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在反省明朝灭亡的教训时认为,只讲成就圣贤人格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豪杰精神,才不会出现亡国亡天下的惨痛历史。所以,豪杰精神就成为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奔走呼喊的时代心声。明清之际士大夫的著名代表人物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等,都呼唤豪杰精神。王船山反省了明代灭亡的教训,认为士大夫必须要具备一种智勇双全、创造功业的豪杰精神。
⑥其三,没有立志,就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立志则可以使这些潜能激发出来,特别是人一旦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就更加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并可以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孔子一辈子内心深处的追求是“天下有道”,尽管历经种种磨难,甚至被很多人嘲笑,但是他从不停下追求目标的步伐。再谈一个湘军的例子。曾国藩也是读书期间就立志做一个“圣贤—豪杰”之人。湘军儒将虽是儒生出身,但是引人注目的是,在保卫家乡、维护孔教的志向激励下,这些儒生们显示出了敢于任事、毅然决断、顽强坚韧的军人气质,这是他们能够统领军队、奔赴疆场、浴血奋战并成为儒将的重要条件。曾国藩强调:“为圣贤者,亦各有自主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成为一代儒将的代表,正是由于立下高远的志向,故而激发出了潜能,并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①中国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民间性、不可度量性和一定程度的神秘性。近年来,受“眼球经济”的影响,中国武术频频被人当竹炒作、包装自己的上具,有的时候甚至被恶搞。2012年,自我标榜为“太极大师”的闫芳在网络视频中表演“隔山打牛”,后被证明完全是一场骗局;2017年,“格斗狂人”徐晓东不断约架进行“武林打假”,相关约架视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近期,打着武术旗号的“马保国事件”更是带来一场“审丑狂欢”,让中国武术又一-次受辱。从闫芳到徐晓东再到马保国,他们的所作所为,已不是个人武术修为高低好坏的问题,而是对中国武术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美誉的系统性伤害。
②为什么中国武术频频成为欺世盗名者月来包装自己的工具?中国武术,传承千年,博大精深,但“博大精深”又往往成为某些“假大师”“伪神功”盗用的理论基石。在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的今天,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传统文化往往成了“假大师”忽悠或糊弄老百姓的资本,变成了他们自我包装的“外衣”。另外,或许受武侠题材文艺作品的影响,当下社会,一提起武术,人们就会想到“打、打”,在任何社会,“打架”都是能吸引人眼球的“热闹”。打着武术旗号的欺世盗名者,无不利用了人们看热闹的心理,用“约架”“比武”“打擂”“踢馆”之类的行为表演来吸引眼球,赚取流量。
③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看待中国武术文化呢?“打”和“战出”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要义。中国武术中的“打”是一种助力个体身休强壮的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助力个体成长的方式与途径。整天“喊打”的人一定不懂中国武术。实现“助力人的成长,携手健康前行”的目标,才是中国。
④武术文化的内在价值。如果仅仅把习武看作获得“能打”和“能够打胜”的路径,那是对中国武术的侮辱和贬低。一些媒体大肆宣扬中国武术的“打”,既是对中国武术无知,也是对中国武术不敬,更是对广大青少年习武目的的误导。
⑤所以,中国武术不要再去“喊打”了,而要回归到文化的本源中来。人们看待中国武术,也要多一些文化意义上的思考,少一些格斗价值上的评估。此外,武术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使普通民众对中国武术文化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认知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假大师”“伪神功”滋生的温床;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武术习练者的行为,对于打着武术的旗号恶意炒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
(摘编自王岗、陈保磊《中国武术缘何频频被“碰瓷”》)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越来越好是一种愿望,越来越好是一种状态,越来越好是一种结果。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其实,越来越好的还有风景,还有心情,还有习惯,还有……
来吧,拿起手中的笔,去抒写心中的越来越好。请以“____越来越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