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惭愧 困惑不解 搓捻 不可名状 B: 迁徒 繁花似锦 觅食 疲倦不堪 C: 企盼 美不胜收 截然 花团锦族 D: 繁衍 恍然大悟 绽开 风云凸变 |
2、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蓄 吝啬 朗润 绿草如茵 B: 喉咙 造坊 炫耀 呼朋引伴 C: 烘托 缭亮 澄清 咄咄逼人 D: 地毯 松驰 急躁 山清水秀 |
3、 | 下面各句,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是( ) A: 见异思迁: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 , 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B: 妙手偶得: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上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C: 敝帚自珍:北京水资源日渐匮乏,所以我们应该敝帚自珍 , 节约用水。 D: 骇人听闻:恐怖分子制造了骇人听闻的“9·11事件”,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愤慨。 |
4、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共同宣布了今年义务植树活动的主题是:“同绘生态画卷,共享绿色文明”。B: 我们坐船经过熙春台、五亭桥、小金山,再走七、八百米,就到了历史悠久的御码头。 C: 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书院将怎么修,周围的古树木将怎么办? D: “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5、 | 选出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商行政部门在这次打假行动中,共没收了三卡车假货,从假百货到假食品无所不有,令人叹为观止。 B: 人生如戏,充满讽刺,在拥有时忘却珍惜,在失去时渴望拥有,没人可以真的大彻大悟。 C: 当李老师走进教室,各种嘈杂的声音戛然而止 , 让人感觉到入了无人之境。 D: 你都十几岁了,怎么还不懂得人情世故。 |
6、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②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③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难以把握,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④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 ⑤虽然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 A: ③①④②⑤B: ③①⑤④②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④②③⑤ |
7、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法国小说家都德。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战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这则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C: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D: 《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本文表现了广大的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 |
8、 |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A: “山光物态弄春晖”一句侧面描写山景,也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B: 一个“弄”字出神入化,赋予山中景物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C: “末尾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青阴”交代了客人要回去的原因。 D: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权威客人不要错过美好春光。 |
9、 |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俄而:不久、一会儿。 B: 期行:相约同行。 C: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D: 尊君:尊贵的君王。 |
10、 | 选出下列划线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犹鱼之有水 B: 躬耕于南阳/自比于管仲 C: 遂用猖獗/贤能为之用 D: 虽然 , 受地于先王/然志犹未已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人赴安西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小欧想选择一首古诗送给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生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情。你会建议选择上面哪首诗?结合全诗,简述理由。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 树林阴翳 翳: ② 太守谓谁 谓: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4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阅读曾彦彦《谈慎独》,完成后面小题。
①何谓“慎独”?《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有表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的一个君子品行——慎独,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②依我看,“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就是慎独。
③慎独是一种气度,是杨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如此话语,坚定得无力可撼,这是对生活的彻悟,更是对人生的真诚。
④慎独是一种信念,是许衡面对满树香梨时泰然自若的感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即使梨子再怎么好吃,也不能吃,因为它不是自己的,虽然这梨树种在路旁,看似无主,但依旧,我心有主,因为有主,所以心正,因为心正,所以知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⑤ 慎独是一种哲学。因为慎独,所以身修,因为身修,所以家齐,因为家齐,所以国治,因为国治,才终得以平天下。尧舜者,慎其独也,虽无人在旁,亦恪守礼教,不逾矩,终得以天下仁,桀纣者,凡事依照个人喜恶而定,率天下以暴,终难免亡国。
⑥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⑦ 然小人反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品行低下的人,独自一人时常做坏事,见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饰,那又有什么用呢?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呢?倒是更让人觉虚伪与造作,而毫无益处。
⑧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要在独处时过分克制呢?可是,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了,又怎能管好别人,怎能有所作为?
⑨ 所以,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要想有所为,必先做到慎独。
⑩做到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做到克己复礼,诚意处世,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那么,离慎独的境界,也就不远了,离君子之道,也就不远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因为—---
⑾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拿到成绩单时父母________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 2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写童年的“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此段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为后文表现父母伟大的爱起衬托作用。 题目:读懂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正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爷爷、老师、朋友”等词语;(2)要写真实的内容,抒发真情实感;(3)字数在600字左右,文章中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