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 , 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 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 , 很有特点。 |
2、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先生被阮明告发,携全家逃到上海避难,临行匆忙没有顾上安排祥子,致使祥子遇上逮捕曹先生却扑空的侦探,被敲诈走辛苦攒的30来块钱。 B: 格列佛历险的第一个地方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制造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个轮子的木架。 C: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形象,108将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嫉恶如仇的鲁智深、艺高胆大的武松、直爽率真的吴用、足智多谋的李逵等。 D: “有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在最前面飞快地走着,他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衣服,胡子是赤金色的,长着一个鸟嘴鼻子和一对绿莹莹的小眼睛。”这句话描写的是阿廖沙的外祖父。 |
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将“公示“改为”公开“) 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将“刻画”改为“描绘”) C: 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去掉“不要”) D: 2017年12月28日,由我国铺设与研发的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在山东济南亮相。(将“铺设”与“研发”调换位置) |
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鲜妍(yán) 恪守(kè) 娉婷 (pīng) 间不容发 (fā) B: 冠冕(guān) 飘逸( yì) 逞能 (néng) 彬彬有礼 (bīn) C: 瞥见(piē ) 拮据(jù) 伶俐 (líng) 矫揉造作 (jiǎo ) D: 阔绰(chuò) 炊烟(chuī ) 吮吸 (yǔn) 自吹自擂 (léi) |
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凋谢(diāo) 洗涤(tiáo) 踌躇(chú) 旁逸斜出(yì) B: 兴味(xìng) 罕见(hǎn) 擦拭(sì) 无边无垠(yín) C: 遒劲(qiú) 隧道(suì) 嶙峋(línɡ) 络绎不绝(yì) D: 簇拥(cù) 黏土(nián) 斟酌(zhuó) 长途跋涉(bá)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 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C: 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D: 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索 , 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
7、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___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___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____,好不热闹! A: 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B: 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 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 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
8、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③② D: ④②①③ |
9、 | 请为下文选择正确的句子( ) 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②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③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 A: ③①②④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
10、 |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雕镂(lóu) 徜徉(cháng) 瑕疵(xiá) 诠释((quán))B: 浩淼(miǎo) 腼腆(diǎn) 栖息(qī) 镌刻(juān) C: 裨益(bì) 荟萃(cuì) 哽咽(gěn) 自诩(xǔ) D: 铭刻(mín) 锃亮(zèng) 跻身(jī) 憧憬(chōng)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梅花 陈亮【宋】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 1 )根据诗歌体裁划分,本诗属于________,诗中的韵脚为________。( 2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该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你细读句子,展开合理想象,描绘诗句内容。 ( 3 )诗中的梅花具备什么特点?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屋舍俨然 ________ 阡陌交通________ 不独子其子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 ( 2 )翻译下面句子。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3 )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馀荫,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 ( 4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
镜子
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无法出示通行手续。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
车窗外,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再来讲学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
保安表情严肃:“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作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
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上下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
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张处长只好接着拔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赔不是。
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张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
保安还是无动于衷的一副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定格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
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
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 1 )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
第三次:________。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①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
②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 3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①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②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③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④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⑤“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⑥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②条理清晰,表达真情实感;③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