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广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竣工 浪漫 月明风轻 沥尽心血
B: 烦躁 真谛 立竿见影 前赴后继
C: 和煦 沉湎 淋漓尽至 纷至沓来
D: 亚州 伧俗 受益匪浅 名列前茅
2、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 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 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 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 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3、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组( )

A: 宽恕 一丝不苟 渲腾 蜂围蝶阵
B: 零落 小心翼翼 纳罕 瘦骨鳞峋
C: 风韵 险象迭生 点缀 玲珑剔透
D: 慷概 花枝招展 伶仃 多姿多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在财政可承受能力内,解决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B: 本着 “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C: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 2017年成都市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壮大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
5、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流缓慢,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和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A: “清澈”、“微波”都是名词,“历历可见”是并列短语。
B: “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一句是递进关系。
C: 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引用、比喻修辞方法。
D: “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一句中冒号后面应加上双引号。
6、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B: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C: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D: 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
7、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B: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 他致力于培养人,让28岁的汤姆孙做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就是发现电子的人)。
D: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8、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 《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分别选自《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作者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和曹雪芹
B: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句话,是因果复句。
C: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长篇、中篇、短篇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
9、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鸣珮环 青树翠曼 往来翕忽
B: 犬牙差互 水尤清冽 竹树环合
C: 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D: 其境过清 隶而从者 纷至沓来
10、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 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赠吴之山 明·王问
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 1 )诗歌第一、二句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 2 )诗歌第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和友人吴之山各自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 ________

②蒙始就学 ________

鲁肃过寻阳 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讲述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发奋读书,后来大有长进的故事,阐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B: 本文注意以对话表现人物,仅寥寥数语,形象地展现了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C: 善劝的孙权先后从“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来劝说吕蒙,使其无可推辞,最终“乃始就学”
D: 文中通过写鲁肃对吕蒙的惊讶和赞赏,从侧面衬托了吕蒙学习之后的变化之大,也表明孙权劝学取得了成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姓名)。
(2)语段分别从视觉、味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春天,请分别找出一例句。
视觉:
味觉:
听觉:
(3)语段中哪一句是作者想像的情景?
(4)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 1 )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姓名)。

( 2 )语段分别从视觉、味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春天,请分别找出一例句。
视觉:________
味觉:________
听觉:________

( 3 )语段中哪一句是作者想像的情景?

( 4 )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记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
②在那记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生命得以舒展。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春草,是抽芽的芦苇……那好像是梦,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
③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
④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被,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⑤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眺村庄都是些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农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生态平衡,却知道林木是财富,是财富的象征。如果一个村庄上没有树,没有参天的树,而使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那是一个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个村庄。
⑥小时候,祖母老是跟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那棵大杨树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玩乐的天梯,那树上有无数的知了,有十多个鸟窝,可以捉知了,可以掏鸟窝……
⑦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⑧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⑨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私塾却在大片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不得。八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⑩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醒,暴风雨来了!
⑪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摹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⑫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具有生命力。

( 1 )第③段划线句描写梦中的情景,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 2 )第⑩段中,“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两个“迪斯尼乐园”内涵有什么不同?

( 3 )从文中看,“绿色的梦”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简要概括分析。

( 4 )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地铁客的风格》这篇文章,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的性格及其地域文件。同样,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反映出广州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面貌。请你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广州风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得抄袭《地铁客的风格》一文的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