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高要市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具有隽永意味的短诗名作《断章》的作者是( )
A: 卞之琳
B: 何其芳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高邈 发髻 温馨 排徊
B: 粗广 鸟巢 步履 伦敦
C: 脚踝 菡萏 祷告 尴尬
D: 侍弄 桑甚 感慨 抖擞
3、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署名 草率 斑马线 诲人不倦
B: 繁锁 祈祷 戈壁滩 慷慨淋漓
C: 侮辱 契约 摄相机 大庭广众
D: 屏障 抱歉 大无畏 锋芒必露
5、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天,大名鼎鼎的作家秦文君来到我们学校签售作品。
B: 同为新生,我惊羡于晓明的人情练达 ,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够处变不惊。
C: 有的人孤陋寡闻,却喜欢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D: 叫卖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左右逢源
6、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竹(biǎn) 然(mò) 手蹑脚(niè)
B: 去(dǎn) 满(shài) 喃自语(nán)
C: 许(xīng) 看(zhōng) 囫囵吞枣(hú lún)
D: 钢(kuī) 咀嚼(jǔ jué) 首远望(qiào)
7、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鲜妍 嘶哑 飘逸 一代天娇
B: 摇曳 翅冀 谐奏 原驰蜡象
C: 枉然 呢喃 聘婷 树林阴翳
D: 忧戚 冠冕 妖娆 岸芷汀兰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B: 鲁迅先生的《社戏》《故乡》《孔乙己》这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都出自《呐喊》,阿发、双喜这些个小伙伴让我们亲近,二十年后杨二嫂的变化让我们感慨。
C: 《捕蛇者说》《黔之驴》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之手,前者表现他对民生的热切关注,后者表现他对人生的冷峻思考。
D: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下面各句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0、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歌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明时节时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樱桃桑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大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③①④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 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 2 )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选自《尚节亭记》)

【注释】①黄中立:人名,生平不详。②澹:淡泊。③柯:草木的枝茎。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之曰 之者谁
B: 而柯不改,叶不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C: 能以节立身者矣 陶后有闻
D: 是有大过人者 臣知不如徐公美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 3 )从上文看,作者“观而喜之”“安得不喜之”,是因为作者欣赏黄中立的哪些品格?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春》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B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C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D 着。

( 1 )“和”是多音多义字,有①hé②hè③huó ④huò ⑤hú五种读音,请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
应和( )和面( ) 和稀泥( )和牌( )

( 2 )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A B C D

( 3 )在写景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从多个角度,生动描绘景物选文第二段文字是按照 顺序,从 等角度描绘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致的。

( 4 )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 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 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 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 5 )选文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A.顽固 B.顽强 C.坚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A.战胜 B.消灭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 1 )写出括号中运用恰当的词。
( 2 )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________
( 3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句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
( 4 )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说明了什么?
( 5 )对本文中议论句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C: 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 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 6 )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谈谈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椐要求作文。

题目:幸亏有你

提示:“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一个人,一本书,一次经历,一份追求。

要求:①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②不得抄袭;③思想健康,语言文明;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