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徐州树德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
C: “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D: 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B: 国庆长假期间,乐乐看见悦悦和他的同学在商场门口散发预防“新冠病毒”宣传单。
C: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 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中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他曾获得过华语传媒大奖和鲁迅文学奖。
B: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冰心深受他的影响,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
C: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孟子》《大学》《春秋》合称为“四书”。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节选于这本书。
4、

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部纪录片对我非常有兴趣,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大片。
B: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C: 本次招聘,多数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医院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D: 学生能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未来人生的成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9年9月29日上午,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位本色农民的名字将镌刻在共和国史册里。
B: 在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濡养人民的精神食粮。
C: 面对着BBC记者在香港问题上咄咄逼人的发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态度鲜明地重申了中方立场。
D: 奋斗一晚,筋疲力尽的消防员们还要奔赴下一个火场,他们抓住在颠簸的车上这短短的时间酣然入梦
7、

下面这段文字排列的恰当顺序是( )

①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同,主唱却只有一个人。

②传奇也属于杂剧,但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

③元明时期就有了传奇。

④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

⑤它以南曲为主,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

A: ③②①④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②⑤①③④
D: ②⑤④①③
8、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防dī 吸yǔn 红yān 当之无kuì
B: 职cí 生xián 广mào 黄澄chéng
C: 编yì 膝盖 xī 滂tuó 为人知xiǎn
D: 可zèng 粗cāo 亮céng 目结舌chēng
9、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C: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10、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深恶痛绝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颔首低眉
B: 不求胜解 诚惶诚恐 藏污纳垢 广袤无垠
C: 郁郁寡欢 正襟危座 疲倦不堪 孤苦伶仃
D: 暗然失色 郁郁寡欢 拖泥带水 海誓山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此诗为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②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

( 1 )用自己的语言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句的画面描写出来。
( 2 )尾联中有“长安不见使人愁”句,说说作者“愁”的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北之塞(________) ②杂然相(________)

③投渤海之尾(________)④始一焉(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 )文中画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说绍兴》,回答问题
绍兴这座城市,仿佛是名家笔下的一幅水墨画。斑驳的青瓦白墙有些岁月了,但墙头的树枝爆出了可爱的新绿;旧石桥与乌篷船分明很有沧桑感,但老店里的茶是新茶,陈年的“女儿红”更令人心醉。
我去过绍兴三五次了,却总是看不够。我觉得绍兴有两大看点,一是名人古迹,悠悠历史勾起游客诸多游兴;二是湖光山色,让人在心旷神怡中浮想联翩。
绍兴最出名的古迹是“兰亭”。书法是中国人的创造,古往今来好书法者不计其数,但只有王羲之才配得上“书圣”的桂冠。右军祠、流觞亭、鹅池都是讲王羲之挥毫的。王羲之当年与40多位文朋书友在流觞曲水处吟酒赋诗,何等意气风发,于是便有了千古流传的《兰亭集序》。绍兴第二处古迹是“沈园”。这座江南小园虽比不上姑苏园林丰姿精雅,但也古意盎然,有几分苏式园林的韵味。陆放翁触景生情在此写下《钗头凤》。今日沈园成了有情人的伤心地。绍兴第三古迹是“青藤书屋”。徐文长是“文学畸人”,才华高绝,聪颖过人,长于书画。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居然宁愿在徐文长门下当走狗,可见徐文长艺术魅力四射,我在“青藤书屋”里泡一杯茶,可以看到一个景致清幽的小竹园,多少物是人非,令人嗟叹不已。
绍兴名人古迹还有很多,大禹陵景区、王阳明基、蔡元培故里、鲁迅故居与“三味书屋”,都很有看头。参观完了,去“咸亨酒店”喝酒剥茴香豆,享受一下绍兴人的生活乐趣。
①东湖仿佛是精致的天然盆景。②东湖还有稷寿楼、霞川桥可赏玩。③湖中有陶公洞、仙桃洞、揽越亭、碧容亭、静趣亭、白玉长堤。④我那年游东湖是初夏,乘乌篷船入湖,只见湖清如镜,峭壁投影,待小舟入洞,顿时阴凉无比,不由悄声耳语,引得回音震荡,众人大喊妙哉!⑤绍兴的湖光山色最美的是东湖。山有吼山,其形如狗,故又名狗山。其山以石取胜,有石亭、石碑、石柱、石栏、石洞、石桥、石阶、石墙、石坊……待到桃花盛开时,艳红一片,好景致也。
绍兴下属有诸暨、嵊州、上虞、新昌,四处皆妙不可言。诸暨乃西施故里,以五泄最为有名;嵊州有百丈飞瀑;上虞有曹娥孝女庙;最吸引人的新昌大佛寺,香火袅袅不绝,其佛建于南北朝,比乐山大佛还早了200多年。穿岩十九峰峰峰斗奇,可近玩亦可远观也。

( 1 )文章分别从( ) 和( )两个方面介绍了古城绍兴。

( 2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东湖仿佛是精致的天然盆景。 ( )
②其佛建于南北朝,比乐山大佛还早了200多年。( )

( 3 )文章倒数第二段的五句话排列顺序混乱,请重新排列(填序号)

( 4 )文章既是写绍兴,又为何在结尾介绍其他古镇?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说说“浅阅读”
吕宏
①一个朋友每月都要买七八本厚薄不一的各类书籍,更新床头的书架。我好奇地问,买书,看吗?他答,当然看,有些时候是一天看一本,只求花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书。这就是当前很时尚、很流行的“浅阅读”。
②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一位领导同志曾谈到,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it-、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③不可否认,“浅阅读”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消闲方式,或作为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作为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会使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钝化。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功利性阅读将不利于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④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水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但在时下,不少人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太思考工作,很少研究问题,遇到新情况时,就拿出一本相关的书顺手翻几页“临时抱佛脚”,这种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浅思维”,如果再以这种“浅思维”为指导做出“浅决策”,弊端更多。
⑤有人说,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已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美国政府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英国政府设定“阅读年”,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重新唤起“深阅读”。
⑥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不能满足于“我在读,这就够了”。因为,读书不仅要“过眼”,更要“过心”。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 )第③段加点词“其”指的是 , 第④段加点词语“临时抱佛脚”在文中的意思是

( 3 )第⑤段列举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强调传统式阅读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 4 )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做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B: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以《依然》为题,叙写自己的真实故事。

要求:①在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