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黎川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 , 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 初夏的榕城是蓝紫色的。十余米高的蓝花楹,戴着蓝紫色的花冠,看去,很是赏心悦目
C: 充满福州元素的音乐剧《啊!鼓岭》即将在榕城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相看
D: 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伏的木鼓声,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2、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 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 。
③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 的表现。

A: 飘落 荡漾 融洽
B: 飘飞 游荡 融会
C: 飘扬 浪荡 融化
D: 飘荡 荡漾 融通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B: 岂五百里哉(只,仅仅)
C: 至若春和明(风景)
D: 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 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C: 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 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5、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qìn)园春 原驰腊象 赞颂
B: 江山如此多骄 稍(xù)风骚 惟余莽莽
C: 千里冰封 略输文彩 还看今(zhāo)
D: 成吉思(hán) (shǔ)风流人物 竞折腰
6、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轻装珮剑到仙山。
B: 春秋末年晋国的赵简子在山中一带打猎,一头狼中箭而逃。
C: 这种忘恩负意的禽兽,你不杀死它,不是忍慈,而是愚蠢。
D: 侮当初不听青儿语,端阳佳节把杯贪。
8、下列复句关系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A: 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B: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C: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 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的形象带来良机。
C: 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D: 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10、“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说的是( )
A: 杜甫
B: 白居易
C: 屈原
D: 辛弃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 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豁然开朗

豁然:

________

②阡陌交通

交通:

________

如外人

悉:

________

④泉香而酒

洌:

________

⑤杂然而前

陈:

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3 )《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 4 )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物信息护照

①从2006年11月30日开始,凡欲进入美国境内的“免签证计划”成员国(例如欧盟和日本)公民不需要签证,但是他们必须拥有一张特殊的生物信息护照。

②生物信息护照是一种用生物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也就是在一张电子卡上存储了有关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这些部位主要包括虹膜、视网膜、脸、手、耳、指纹等,还有嗓音、签字等信息,而且这些生物信息都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这种新型的护照可通过光学读出方式来确认其真伪。电子卡上的机器可读区带(光学读出代码)可以将持卡人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出入境口岸的读解机器;机器可读区带上的证件持有者的姓名、国籍、出生日期、性别、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等可在读解机器上读出。检查人员将机器可读区带表示的信息与已经存放在远程中央数据库内的储存在模板中的信息进行对照,便可鉴别护照的真伪。这样一来,任何持盗窃来的或者伪造的护照的人都将被拒之国门以外。可以说,生物信息护照是目前最安全的护照。

③现在,很多国家的政府认为有必要推广使用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美国在2002年作了一次人口身份普查,结果发现有750万人冒充身份。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计其数的假护照、假身份证或者假驾驶证。而假身份证往往成为某些人犯罪的工具。

④一个文明社会应该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提供便利。那么,生物信息证件的使用是否能方便人们进行合法的活动呢?如果某人持有的一张证件集中了他身体多部位的信息,那么他是否会成为别人进行肉体攻击的目标呢?识别生物信息证件实际上是对信息卡的处理,如果各个出入境口岸的信息处理设备不统一,或者使用的算法不一样,那么在使用识别生物信息证件时错误率是否会升高?所有这些疑问的提出不是没有道理的。另外,今天旅客通过机场的证件检查口只需要十几秒钟,由于使用生物信息证件需要检查的项目增多,势必会让旅客延长等候的时间。由此看来,缩短证件检查时间也是生物信息证件制作技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历来如此。人们为了安全而发明了更先进的技术,但是不法分子也会想出蒙混过关的种种手段。例如,他们可以用明胶制作能骗过检查设备的假手指。明胶手指按出的假指纹与真手指按出的真指纹差别甚微。但是,更先进的检查设备还是能够分辨出真假手指之间的湿度、电阻率、透明度、密度等指标的不同。尽管生物信息证件存在遗失、被盗和被人复制的危险,但是只要持有者保守密码,被盗用的和复制的证件仍没有效用。

( 1 )下列对生物信息护照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它是“免签证计划”成员国公民2006年11月30日进入美国时必须拥有的特殊护照。
B: 它是以数字化和集约化的方式存储了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的证件。
C: 它是存储了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并能以光学读出方式辨认真伪的证件。
D: 它是用生物识别技术制作并可以将任何假护照拒之国门以外的目前最安全的护照。
( 2 )第②段“可以说,生物信息护照是目前最安全的护照”,句中加点词“目前”能否去掉?请简述理由。
( 3 )文章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果

黄兴蓉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选自《文摘报》2016﹣04﹣23.有删改)

( 1 )简要概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

( 2 )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 3 )文中最后对“野百合”的描写有何作用?

( 4 )本文以“山果”为题的好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终于找到了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