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成安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最后一节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流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中国意识”。
B: 《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分﹣总”式结构,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C: 《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脉络清晰。
D: 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又名《给巴特勒的信》)中,就圆明园被焚掠这一事件,指斥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提出了“岁月创造的一切皆属于人类”的观点。
2、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其中有“风”“雅”“颂”三部分。
B: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是古代散文名篇,“铭”“说”“序”都是文体名。
C: 我国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戴望舒的《我用这残损的手掌》和美国诗人莱蒙托夫的《祖国》,都抒发了对祖国土地的深情。
D: 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前者代表作有《变色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者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3、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式(mó) 博(yuān) 孜不倦(zī)
B: 取(jī) 压(zhà) 持之以(héng)
C: 机(jiè) 路(jìnɡ) 根深固(dì)
D: 探(qiú) 典(xín) 而不舍(qiè)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B: 两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对决,盟军一浪浪的攻势余波未尽,德军又如飓风般狂卷而至。
C: 鲁迅的文章针砭时弊,震耳欲聋 , 催人猛醒。
D: 这本书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迎面走过来一群俏姑娘和小伙儿,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B: 开学伊始,上级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C: 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D: 整个园林浸沉在一片欢悦的大自然的静谧里。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

②“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③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④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

⑤“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A: ②④⑤③①
B: ②④①⑤③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②⑤①④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痕迹吧。
C: 《墨子》是一部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墨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D: 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8、

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你迢迢的人生旅途中

②给你绵绵不断的温馨和取之不竭的力量

③但这笔财富永存

④它会永远陪伴着你

⑤岁月尽可以像落叶一样飘逝

A: ⑤①③④②
B: ④③②⑤①
C: ⑤③①④②
D: ①⑤④②③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
B: 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C: 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
D: 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曾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
10、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chuò) (jūn)裂 (zhuì)惴不安
B: 脱(jiù) (màn)骂 (qì)而不舍
C: (xiàn)媚 呵(chì) 妙手(ǒu)得
D: 狡(xiá) (qiǔ)枝 光彩(yì)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赏析。

(甲)《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 1 )对(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 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 2 )下列对(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 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 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 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那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又何焉________

阡陌________

( 2 )翻译下列语句。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 3 )【甲】【乙】两文各有一句话体现了执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胡同里的老头

①小时候我们家胡同里住着一个老头,记得那时候他有六十岁左右,老头很矮,一头蓬乱的头发,身上本来的颜色加上脏物,使他看上去黑极了。老头在村子里特别不受待见,听大人们说,老头是鬼子进村的时候他娘和日本人生的,还叫我们少和老头接触。

②童年的小孩总是不听话的,那时侯我们对老头充满了好奇,经常去捉弄老头玩,往老头头发上扔小虫子或是杂草,用木棍去戳老头衣服上的窟窿,还有时候会跟着老头满大街跑。也有时候会跑去老头家里,老头家在胡同的正中间,他家的院墙只有一米多高,大门也被他卸下来当床板用了,只剩下空空的门框;正冲着大门有一棵很大的龙爪槐,要我们好几个人才能为起来,这也是院子里的唯一一件整齐的东西,剩下的全都是老头捡来的破烂了;墙头和墙根都生满了杂草,只有一间屋子,但院子看上去并非很宽敞。

③老头有一条尾巴断掉一半的狗,是老头捡破烂的时候捡的。那天老头照常背着一个破编织袋,我们一群小孩一蹦一跳地跟在他后面捉弄他,老头并不理会地捡着他的破烂。在一个柴火垛旁边老头发现了那条狗,那时狗已经是快死的样子了,它蜷缩着身子,身上的毛掉了很多,尾巴上还能看出鲜血,嘴里不断发出“呜呜”的声音。有几个人吓得跑开了,老头过去轻轻的抚摸着它,轻轻得叹了口气,然后从怀里掏出半块黑黑乎乎的馒头掰碎了放在手里拿给狗吃。最后狗缓过来了,老头回来的时候有了个伴。

④老头的生活来源有两个:平时捡路上的或者村外面的破烂,还有就是捡村里大家不要的破烂。村里人谁家有了什么没用的东西就丢到街上,到时老头自然就会捡了去。每当老头去街上捡东西时总也少不了我们的影子,我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老头,虽然最后总会被大人们喝斥开来,但总也乐此不疲。

⑤为此,我还被老头吓到过。

⑥那天老妈吩咐我把我们家的一条旧床单扔掉,我来后刚好看到老头在大街上,于是我叫了几个伙伴出来一块戏弄老头。不出我们所料,我刚把床单扔掉就被老头捡了去了。我们跑到老头跟前说要把东西要回来,床单是我家的就是不给老头,一说这话老头不干了抓住床单就是不放,一见老头这样我们也来劲儿了,和老头抢了起来。我们和老头各拽着床单的一头,想吃了很短的时间,只听见“刺啦”一声,床单被我们扯破了,然后我们就向后倒在了地上,在然后我们都哭了。哭声惊动了大人们,都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人们开始了对老头的指责,老头一个人站在大街中央不做声地接受着大家的谩骂,最后我们被大人领回家,只剩下老头一个人站在街上,手里拿着那两截床单。

⑦也许老头感觉他是靠大家救济过活的,所以平时老头也会帮村里人做些诸如扫扫胡同之类的事情。因为那时胡同还没铺上水泥,所以下雨的时候格外泥泞,每当这时总会看到老头弯着腰在胡同里一块一块地为行人垫砖铺路,而要出去的人们总会站在自家门口等老头把路铺过来,不时地还埋怨老头几句,说他太慢。雨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老头铺好的砖挪走,然后等待下一个雨天的来临。下雪的时候,胡同里的积雪自然也是老头来扫了。有老头在胡同里总是很干净。

⑧老头是在一个冬天死的。

⑨那天早晨,路上的积雪已经很厚了并且还在下着,胡同里没人打扫,在大家的一片埋怨中我就结了几个伙伴去“讨伐”老头。老头的院子里依旧是老样子,因为雪积得很厚所以院子里看起来格外干净;那棵老槐树上也挂满了雪,高处还能看见两个乌鸦的窝。老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那条狗趴在他旁边嗓子里发出一些低沉的声音。

⑩老头的棺材使用那棵老槐树做的,把它埋在了村头的小河旁边,大人们说像他这样的人能有个棺材就不错了。

⑪也许是因为没有老头跟我们玩,那个冬天感觉格外漫长。雪化了,老头的狗挺了过来,那天我从老头家门口经过,看到那条狗满满的走到那棵槐树桩旁边,似乎在看什么东西。

⑫我走过去,发现从那棵树桩上冒出了新芽。

( 1 )文中在②⑨两段中两次描写了老头的院子,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 2 )阅读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村里人谁家有了什么没用的东西就丢到街上,到时老头自然就会捡了去。

②下雪的时候,胡同里的积雪自然也是老头来扫了。

( 3 )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文章的结尾“我走过去,发现从那棵树桩上冒出了新芽。”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借口

叶梓

齐总正坐在会议室开会,突然秘书慌慌张张地连门都顾不上敲,直接进来说:“齐总,你儿子在106国道上出车祸了,你的手机一直关机,他急坏了。”

齐总的脸色变了:“人怎么样?受伤了吗?”齐小豫是他的儿子。

“人没事。他的车追尾,前保险杠断了,他叫你马上过去处理。”

齐总放下手中的文件,打开手机。正拨着号,儿子的电话打了进来:“爸爸,你快来,我的车都撞烂了,急死我了!”

“报警了吗?”

“没有。”

“跟前面的车主协商了吗?”

“没有。”

“你在干什么?”

“我在等你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交警一定会罚款,会扣分,不知道会不会吊销驾驶证。我在国道的岔道口,你开车20分钟就到了。”

齐总沉默了两三秒,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他转身对秘书说:“我儿子再来电话就说我不在。”

秘书惊讶地看着他——那可是他最疼爱的独生子。以齐总的地位,这样的事他派助手出面就行了。

齐总在办公室待了整整一天,像平常一样处理文件,召集部门经理开会,和员工开开玩笑,神色毫无异常。

晚上7点钟,齐总回到家。小豫已经在客厅里,呆呆地坐着,看上去失魂落魄,脸色阴沉。

“没事了?”齐总问儿子。

“我等了你一天,整整一天!你还是我的父亲吗?”儿子站起身,眼睛红红的,气愤地大声喊道。

齐总笑笑,没有回答。

“你今天是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可再重要的事能比儿子更重要吗?公司比儿子重要吗?在你的眼里,我是可有可无的吗?”儿子见父亲不说话,情绪更激动了。

齐总并没有生气,他拍拍儿子的肩,坐下说:“儿子,我的确有重要的事要做。公司不比你重要,钱也不比你重要,可问题是我今天遇到了个难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儿子看着父亲,死死地盯着父亲。

“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所以,我只好在办公室里等。我在等你的爷爷,等他来告诉我怎么办。我等了整整一天。”

齐小豫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深深地低下头去——爷爷,已经在10年前去世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 1 )根据小说内容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 2 )文中对“父亲”的神态描写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写出与以下父亲神态变化相应的心理活动。填写下表。

神态变化

齐总的脸色变了

齐总沉默两三秒,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

神色毫无异常

齐总笑笑,没有回答,齐总并没有生气。

心理活动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3 )小说最后一段写到“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父亲话中的含义是什么?
( 4 )你觉得齐总是个什么样的父亲?联系个人实际,你又希望父母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做些什么或怎么做?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因为有爱,所以感动; 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题目:题目:《美丽而心酸的记忆》
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