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黎川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田(pú) 留(zhì) 哑(yīn) 襁褓(qiǎng bǎo)
B: 形(jī) 斗(lì) 丝(lǚ) 园春(qìn)
C: 茫(miǎo) 徨(páng) 情(tái) 取(jí)
D: 狡(jié) 要(jué) 难(jié) 咀(jiáo)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yú) 斜(jī) 芽(nèn) 笑(nì)
B: 息(píng) 开(zhàn) 威(niè) 占(bǔ)
C: 蝉(tuì) 蔽(yīn) 一时(shà) 憔(cuì)
D: 搓(niǎn) 萏(hàn) 静(mì) 尴(gà)
3、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因三打白骨精,唐僧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继续西行,在宝象国被变成一只斑斓猛虎。
B: 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在父亲临终时照习俗不断呼叫是“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C: 鲁滨孙渴望航海,十九岁时背着父母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结果船只遇到风暴沉没,他初次出海失败,只得放弃梦想,回到家乡。
D: 保尔因救朱赫来而被告发入狱,侥幸出狱后,怕再次被捕不敢回家,就躲进了冬妮亚家的花园,冬妮亚发现后求母亲偷偷收留了他。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正考虑在最近的20至30年内建造5条跨海隧道。
B: 大汽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收获。
C: 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 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张中行,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B: 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宣室求贤访逐臣”中的“宣室”指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指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C: “丝竹”在古代泛指乐器,“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以山南水南为阳,山北水北为阴。
D: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6、

下列句子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难以言说的画面——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
B: 负了伤的大菱痛苦地呻吟起来,二菱安慰她,又好像是在报怨,这让老头子感到无地自容。
C: 虽然此处敌军抵抗顽强,但我军英勇杀敌,终于在数天激战后,击溃一切抵挡力量,守军张惶失措,弃城逃蹿。
D: 一伙强盗在坠满珍宝,恍若月宫的圆明园大肆劫掠,然后笑嘻嘻地背着装满的箱匧回到了欧洲。
7、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说有一句话能体现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坚毅的个性品质,那就一定是《周易》中的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天与人对应,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

②人也应该是刚毅坚卓、力求进步的。

③这正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民族特性。

④更是一种顺天而动、法天而行的世界观念

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

⑥如同天的刚强劲健


A: ①④③⑤②⑥
B: ①④⑥②⑤③
C: ⑤③①④⑥②
D: ⑥②⑤③④①
8、

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

A: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 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 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9、

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醅(pēi) 狩猎(shòu) 诘责(jí) 慷慨大方(kǎi)
B: 咫尺(zhí) 睥睨(bì) 挑衅(xìn) 正襟危坐(jīn)
C: 凛冽(lǐn) 胆怯(què) 璀璨(cuǐ) 美味佳肴(yáo)
D: 气量(liàng) 和煦(xù) 蹲踞(jù) 广袤无垠(mào)
10、

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段中,恰当的一处是( )

句子:以“圣地车都”战略为引领

文段:“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增速“保五争三”总要求, A ,以调整结构为主线, B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 C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D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增速高于、发展质量优于、综合效益好于全国、全省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在全省晋档进位。

A: A
B: B
C: C
D: D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明明读到这样一首诗,请帮他完成小题

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 1 )有人说首句中的“暗”字用得好,试分析其妙处。
( 2 )“马上相逢须尽醉”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初进于有司,连辄出;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驰骋,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①。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②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之官,则心安焉。渥既死,兄无子,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予观古今豪杰士传,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往往务摭③奇以动俗;亦或事高而不可为继;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虽归之辅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过矣。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注释】①孥:儿女。②掇:留取。③摭:拾取。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 渥死,兄无子(已经)
B: 买田百亩,其兄(使……居住)
C: 无贤愚皆失之(痛恨)
D: 闻有兄年七十余(才)
(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B: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C: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D: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②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 4 )洪渥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文中材料加以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7题。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⑴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⑵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的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⑶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⑷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⑸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⑹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⑺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⑻“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⑼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⑽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⑾“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⑿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⒀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原文有改动)

( 1 )请将下列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

争先恐后 正襟危坐

( 2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3 )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⑷段划线句 “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

( 5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⑿段“安锐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 6 )请写出与第⑽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 7 )结合选文的内容,请你谈一谈文中的“我”能否得到奖杯?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母的心
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航行于广阔的海面的时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贵妇人。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男孩有七八岁。孩子们长相都很聪明可爱,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贫穷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她唤过一名女佣,低声吩咐了一番后,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孩子这么多,真有福气啊!”
“谢谢。他们下边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呢。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因为有孩子日子就更苦。说起来怪难为情的,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扶养这四个孩子了。话虽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为了孩子们,我一家六口正要去北海道找活儿干呢。”
“方才你说的如果确实是实际情况,我就想跟你说说相求的事了。我的东家是函馆的财主,在一家大公司当总经理,日子过得很富足。但是只有一件事不如人意:年过四十还没有孩子。我家太太方才叫我来跟你说说,能不能送一个孩子给她。到了她家的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另外,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作为酬谢。”
“这可得谢谢啦……”那位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犹豫。最后,他告诉女佣,这事得和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那天傍晚,当轮船航行在相模滩的海面上的时候,那男人和他的妻子一起,带着他们的长子来到那位妇人的舱房。他们说:“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
结果自然是按口头约定,对方付了一百元钱。该是父母和儿子分手的时候了,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地走出了舱房。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船在绕着房总半岛转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他说:“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儿子嘛,不论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况且,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如果可能,我们想用老二换下老大。”
“当然行!”财主夫人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可是,当天傍晚,孩子母亲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地说:“简直没法跟您说,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我就实话跟您说吧,我这心里呀,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再说也对不起我们当家的。况且,他已经五岁了,我觉得他一定会永远地记着我们,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得不得了。能不能答应我们这个女孩子把他换下来?”
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怎么啦?”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实在是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起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 1 )本文叙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 2 )本文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3 )谈谈你对文中贵妇人的认识。

( 4 )本文在情节安排上跌宕起伏,这样写有何作用?

( 5 )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人生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反省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