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呼兰区二八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遂、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⑤①②④
C: ①②④⑤③
D: ①④②③⑤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花团锦,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而我喜欢红叶似火的秋天,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shèng收。大雁南飞,成群结队与云xiāo竞飞。落日的余辉暖暖地照在这片静的大地,天边的云儿飘过,像是在追随同伴的脚步。


A: cù 胜 霄 mì
B: zú 胜 宵 mì
C: zú 盛 宵 bì
D: cù 盛 霄 bì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suō) 主(zǎi) (juè)强 (qián)滋暗长
B: 开(kěn) 倦(dài) (qiú)枝 无边无(yín)
C: (chuí)炼 秀(qí) (bǐ)视 (yǎn)恹欲睡
D: (zhān)子 (yùn)圈 (shà)那 坦荡如(dǐ)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B: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来回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要大得多呢。”
C: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 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体育课上,小平不小心撞到小智,他连忙扶起小智并道歉,小智说:“没关系,我‘大人不记小人过’。”
B: 阿亮和父母一起去参加艺术展,看到一幅画后说:“现在的人是不是视力有问题,这种画也能参展!”
C: 亚楠一进到小慧家里,就不由感叹道:“舍下真是雅致大方,温馨十足。”小慧笑答:“谬赞了。”
D: 小辉在公交车上主动给一位大爷让座,扶大爷坐下后,大爷笑着对他说:“真是善良的好孩子。
6、

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 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 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
D: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7、

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我们班主任为了调和同学关系,所有动听的话都讲了出来,整个下午都强聒不舍
D: 闻一多是言行相顾的学者、诗人和革命家,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8、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意(qiè) 泠泠淙(cóng)
B: 育(yùn) 仙山阁( qiónɡ )
C: 地(ké) 消声迹(nì )
D: 恣(suī) 分道扬(biāo)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繁(yǎn) 笨(zhuō) (niǔ)带 (míng)思苦想
B: 桑(zǐ) 忌(huì) (juàn)妙 (gěng)耿于怀
C: 横(gèng) 柔(mèi) (xiān)笑 苦心孤(zì)
D: (ài)口 附(hè) 天(lún) 震耳欲(lóng)
1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子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 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成都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D: 七年级八班的体育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文阅读

(甲)临皋闲题

苏轼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乙)记游松风亭

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歇不得处 A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时也不妨熟歇 B

(丙)纵笔三首(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甲文为苏轼贬黄州时所作,乙文为苏装贬惠州时所作,丙诗为苏轼贬惠州再贬儋州时所作。

( 1 )根据语境,给下列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选项。

①与此胜(________) A.通“熟” B.谁,哪一个 C.成熟

②思欲林止息(________) A.完成 B.即使 C.靠近

人悟此(________) A.好像 B.如果 C.你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 3 )结合语境,在乙文A、B两处填上合适的标点,并说明理由。
( 4 )丙诗意蕴丰富,选择下列一组词语,结合全诗,描摩诗人情感。

A“白须”和“酒红” B“误喜”和“一笑”

( 5 )乙文中“熟歇”意为“充分休息”,它是苏东坡人生境界的一种标志。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苏东坡“熟歇”的人生境界在甲文《临来闲题》中是如何体现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有剩骨________ ②而两狼之并如故________

③一狼其中________ ④屠自后断其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3 )理解填空。

①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________——御狼——_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②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

( 4 )从屠户与狼的关键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 1 )文章第①自然段引用“二王”的故事有何作用?
( 2 )请概述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 3 )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爬树的男孩
尼古拉斯·保罗(英国)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
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 1 )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
①拉瓦利用
②安德烈利用

( 2 )品读划线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加点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②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

( 3 )文中写道:“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请结合语境,揣摩拉瓦此时的心理活动。

( 4 )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只有随时留意我们周围的生活,经常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感而发,抒发我们的真情,最终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来。请调动你的积累,搜索你的记忆,采写你熟悉的人和事,说真话,抒真情。

请以“心灵深处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②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