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宽城教师进修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庇(yìn) 着(diǎn) 袅烟云(liǎo)
B: 赠(kuì) 塌(dān) 重蹈辙(fù)
C: 渎(xiè) 阔(chuò) 断壁残(yuán)
D: 索(shè) 骗(kāng) 吹毛求(cī)
2、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 颔联炼字精妙。“随”字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 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激昂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
3、

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 我要找一下小鹏,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 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 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D: 您好!我想找小鹏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4、下列诗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译:我国的北方(的冬天),方圆一千里的大地被坚冰封冻,雪花在万里平原的上空飞舞。
B: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译:遥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C: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译:宽广的河流的上上下下,顿时失去了波涛。
D: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译:群山上舞着一条条银蛇,许多白象在高原上奔跑。
5、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6、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 )
A: 孤 足下 不才
B: 愚 仆 小子
C: 妾 寡人 臣
D: 孤 不谷 竖子
7、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有描写行酒令的场景。有时,人们当筵赋诗,不成的人就要罚酒三杯。古人罚酒时,用________这种酒杯比较合适。( )
A: 觥
B: 白
C: 瓢
D: 杯杓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蕴深远的诗歌

A: ④③②①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③①④⑤②
9、

下列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B: 匹夫在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C: 茂才即“秀才”。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D: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10、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一丝不(马马虎虎) (洗)
B: 头晕目(眼睛昏花) 小心翼翼(鸟的翅膀)
C: 可望不可(接触、靠近) 获益浅(非,不)
D: 慧心未(灭,丧失) 繁弦急(指管乐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
雨后池上
宋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 1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 2 )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哪些具体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黄冈竹楼记

宋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注释】①刳(kū):挖空。②雉堞(dié)圮(pǐ)毁:城上矮墙倒塌毁坏。③幽阒(qù)辽夐(xiòng):幽静辽阔。④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屋皆然(________) ②奔走不(________)

而去之(________) ④势竞上(________)

( 2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断两处。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黄冈竹楼记》)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 )作者笔下“价廉而工省”的竹楼有怎样的特点?他借竹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幸福
苇岸
①哲学家培根一生写了五十九篇小品文,他仿佛谈论了人世所有大的事情,但惟独没有论幸福。或许他缺少了时间,因为他最后的《论谣言》便是未完笔的残篇。培根没有论幸福,但他论证了那些往往被世人误解拥有便幸福,因而盲目和疯狂追求的事物。譬如财富。关于财富,培根把它称作德能的障碍物。因为财富之于德能正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是不可无,但过量的辎重会阻碍行军,有时因为顾虑辎重而失却或扰乱胜利。
②唐朝诗人韩愈写了一句意味深远的诗:“ 。” 把幸福完全寄托在财富上者,常常是那些尚未获得财富的人。这是人类无数错觉中最大的错觉。
③幸福不是时代、国度、地区或阶层的专有物,幸福也不为财富的多寡所左右。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人类在寻求幸福的终极目的驱动下,创造出愈来愈广的器具帮助自己,机器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电脑解放了人类的脑力。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代这样,人类的生活如此紧张和匆忙。中非洲的洛美人反对把电灯引入进他们生活的丛林,南美洲的爱尔人阻止公路穿越他们定居的区域。他们并不认为是在拒绝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幸福,他们保持着自己纯洁原始的传统。在高度体现人类物质文明的欧洲边缘,有一座马德拉群岛,那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汽车和工厂,没有竞争和效率,劳动的人们面带微笑,在太阳下唱着舒缓悠长的歌谣。当工业社会的游客慕名而至,他们紧张的心弦倍感松弛,躁动的情绪复归宁静。人类的心灵向往什么呢?这向往如同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
④幸福无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人们不应以此误入歧途,转而毕生追求财富。当人们把幸福全部寄托于此时,拜金主义兴起,消费主义盛行。“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我们费尽心机,仅仅为增加几枚银币;然而书内有黄金般的文字——历代最聪明的智者的话,我们无视,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市场和物价;然而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有限的地球除了要养活人类,还要养活人类的奢侈和虛荣。工业革命发生仅仅二百年间,人类便为此走到了自身所造成的各种毁灭性灾难的边缘。
⑤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认为,人类与世界存在着三种关系,即理性关系、实用关系和美的关系。理性关系让我们了解世界的秘密,实用关系使我们满足肉体各种所需,美的关系则赋予我们的心以爱,消除我们行为中的功利主义。与世界的理性关系好比是我们的学校,与世界的实用关系好比是我们的办公室,而与世界的美的关系则是我们的家庭。我们不会完全呆在学校里,也不会完全呆在办公室里,而家是我们最后的栖身之地。由于有美的关系,我们与万物的距离消失了,我们同它们是近邻和兄弟。在万物中完整地获得自己的价值和人性,是人类心灵的天然属性,也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人在其中将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 1 )本文标题为“幸福”,但开篇却由哲学家培根写起,有什么作用?

( 2 )第②段的划线处,应填入下列选项( )

A: 白雪却嫌春色晚
B: 草色遥看近却无
C: 山净江空水见沙
D: 百般红紫斗芳菲
( 3 )第③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种进行分析。

( 4 )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②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 5 )第④段中提到的“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在当今社会中也不乏其例,请选取三个事例用排比句式写出。

( 6 )第⑤段作者的幸福观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营造

高建群

①一只蜘蛛,靠一根细丝,从户外的白杨树上颤悠悠地吊下来。那丝是它边降落边吐的。降到与户外走廊的天花板平行的时候,蜘蛛便不动了,静静地待在那里。它在等待什么呢?等待风。一会儿,一阵风吹来,借助风势,蜘蛛便稳稳当当地落在走廊的天花板上。

②接下来的事情是开始在天花板上织网。它吐着丝,倒退着走,借助墙的一个拐角,吐出一个“十”字。而后,再将这个十字用一个圆圈起来。接着,又交叉两道,十字变成了“米”字。框架结构出来了,继而从圆心开始,蜘蛛倒退着,一圈一圈地织起来。最后,一个宛如诸葛孔明“八阵图”一样的蜘蛛网结好了。

③蜘蛛之所以选定走廊的天花板居家,是因为天花板上有一盖灯的缘故,是因为这盏灯时时招来一些飞虫。没有飞虫触网的时候,蜘姝静静地蜷曲在网的中央,像个死物。有飞虫撞网了,或是一只蛾子,一只苍蝇,一只小咬。它们沾在网上以后,越挣扎便越会被网缠得紧,宛如人在海中遢到渔网一样。因了它们的挣扎,网迅速地抖动起来,网中央假寐着的蜘蛛,立即惊醒,然后八脚并用,像《红楼梦》中贾琏骑的大走骡一样,顺着抖动最厉害的那根线飞快赶来。

④赶到跟前,蜘蛛并不立即下手,它先要在旁边像个阴谋家或者战略家一样思忖一阵。它是在量力而行。如果这猎获物很小,它便怀着蔑视,走上去轻描淡写地将它吃掉;如果这猎物和它的体积一样大,或者比它还大,它则冷酷地静观上半天甚至一天,直到猎物不再挣扎了,它才走上前去,用触觉试探一下;如果议探后猎物还动,它则继续等待,直到最后猎物死去,成为它的一顿美餐。

⑤在整个秋天,似乎沾在蜘蛛网上的飞族们无一得以脱逃。只有一次是一个例外。那是一个从田野上飞来的很大的青虫,青虫两肋间有刚刚生出的浅绿色的翅膀。青虫在网上挣扎了一阵,最后终于将网撞破,愤怒地飞走了。一旁静观的蜘蛛这时才走过来,面无表情地开始补它的洞。那青虫有一只蚕那么大。

⑥有一天在蜘蛛网上,沾着一些白色的小团,有玉米粒大的,有黄豆颗大的,有绿豆颗大的。这是它为冬天贮藏的食物。那些吃不完的食物,它便吐出丝将它包起来。蜘蛛是如何知道有冬天的?这只蜘蛛它经历过吗?无从知道。

⑦当它吃饱的时候,肚皮贼圆贼亮,体积像指甲盖那么大;而当它饿扁肚皮、蜷作一团的时候,又像一颗黄豆。

⑧大破坏发生在秋末。邻家的小男孩用一根竹竿,竹竿上再绑一把扫把,嚼着歌儿从天花板上一路扫荡过去。蜘蛛网当然也在被扫荡之列。惊骇的蜘蛛这时又借助它吐丝飞翔的本领,在扫把横扫而过时飞翔去了天外。大扫除结束之后,蜘蛛又回来了。倾家荡产的蜘蛛,这时候蜷曲在当初结网的地方,那么悲惨,那么可怜,那么卑微。

⑨它有思想吗?不知道!不过它当时好像在思考。它不明白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它那小小的心计,它省吃俭用的冬贮,此刻在更大的力面前显得多么可笑

⑩天已经凉了,那只蜘蛛,接着又开始织它的网,开始它又一次的生活。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3期,有删改)

( 1 )本文主要写了蜘蛛所做的哪三件事?
( 2 )蜘蛛选择天花板织网的原因有哪两个?
( 3 )第⑨段“此刻在更大的力面前显得多么可笑”中“更大的力”指的是什么?
( 4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5 )蜘蛛织网带个你哪些有关人生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三点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原来,我并未被忽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