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对画线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医提倡预防为主,为百姓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①早在2007年,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治未病”中心就已是国家重点建设专科项目。②2020年初,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参与率超过八成以上,并在诊疗过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③中医药不仅在遏制国内疫情方面发挥作用,还随着海外疫情蔓延,迈向国际战场,走出国门,备受资誉。④其实,拔火罐、针灸等中医疗法早就在国外体育、娱乐等领域兴起,更多的中医疗法、药物正慢慢为国外普通民众接受。 A: ①句,把“了”改成“的”。 B: ②句,删去“以上”。 C: ③句,将“迈向国际战场”与“走出国门”调换顺序。 D: ④句,删去“药物”。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俯瞰(gǎn) 宰割(zǎi) 哺育(pǔ) 鲜为人知(xiǎn)B: 讪笑(shàn) 遨游(áo) 吞噬(shì) 心有灵犀(xī) C: 瞬息(shùn) 伫立(zhù) 怆然(chuàng) 气冲斗牛(dǒu) D: 祈祷(dǎo) 凸显(tū) 戏谑(nuè) 相形见绌(zhuō) |
3、 |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本文写于普法战争时期。 B: 《春望》写于开元盛世,诗歌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 C: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D: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
4、 | 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 ) A: 寒冬腊月寒冬腊月数风流人物瀚海阑干沁人心啤 B: 原驰蜡象红装素裹悬崖峭壁天涯海角 C: 健步如飞天罗地网戒骄戒燥再接再厉 D: 振撼人心由衷礼赞革命熔炉知识渊博 |
5、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赢弱 伶仃 怡然自得 人迹罕至 迫不急待B: 喑哑 剽悍 嘎然而止 抑扬顿挫 微不足道 C: 标致 宽恕 提心吊胆 藏污纳垢 万籁俱寂 D: 恻隐 奥悔 孜孜不倦 略胜一畴 蹑手蹑脚 |
6、 | 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B: 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 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 ,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 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 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诀别 派遣 见异思迁 浑为一谈 B: 憔萃 坍塌 截然不同 刨根问底 C: 企盼 琢磨 喜出望外 惊慌失措 D: 纯粹 虐待 沉莫寡言 畏罪潜逃 |
8、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踌躇(zhù) 祈祷(qí) 土偶(ǒu) 雷霆(tínɡ) B: 虐待(nuè) 阴惨(cǎn) 波澜(lán) 罪孽(niè) C: 徘徊(pái) 婵娟(chán) 睥睨(nì) 鞭挞(tà) D: 咆哮(xiào) 污秽(huì) 播弄(bō) 稽首(jǐ) |
9、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C: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D: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韩愈) 他们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
10、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刹那,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B: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C: “嗯,”那女人摸了摸毛毯说:“这毯子真不错。”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从“初”、“暖树”两个词中任选一个词作解释。(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论语》十则 ①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而不思则罔 罔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填写完整。(写在原文上)( 4 )选文中的有些词句现在已成为成语保留了下来,请写出两个。(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 1 )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以“ 让心情灿烂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