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陆丰市甲子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肠癌,不幸在北京于1986年7月29日逝世,享年62岁。
B: 闻一多纪念馆坐落在闻一多故乡凤栖山麓的清泉寺遗址上,占地约15亩左右。
C: 通过发奋勤学,使吕蒙成为了谋略过人,勇冠三军的一代名将。
D: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全事故发生后,市委主要领导奔赴事故现场,下车伊始便组织开展现场救援。
B: 如能推广使用电子书,学生便能摆脱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便会减轻不少。
C: 瑶瑶在阅览室里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撒哈拉的故事》,真是妙手偶得啊!
D: 只看他拿起笔画了几下,一匹马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画技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 设立更多的城市免费图书馆,目的是旨在让市民爱上读书,将读书变成良好的习惯。
C: 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活动旨在以“活动+赛事”的形式,普及并宣传自行车绿色出行。
D: 这四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过了预期。
4、下面关于名著阅读、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有这完整的五部分。
B: 《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 创作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C: 法布尔用实验室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写成了堪称昆虫的史诗《昆虫记》。
D: 《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本人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的杰作,对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5、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衣食所 然无恙
B: 小未孚 难以置
C: 公问其 无缘无
D: 弗敢也 变本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B: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 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7、

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 《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 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近河池各地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删掉“骇人听闻”)
B: 我市教育系统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课题实验活动,师生非常受欢迎。(把“师生”放到“欢迎”的前面)
C: 能否开齐开足课程,是保证“均衡教育”顺利通过验收的条件之一。(去掉“能否”)
D: 在奥运会上,他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终于夺取了金牌。(在“拼搏”后加“的精神”)
9、以下文学作品中作者、作品名与主要人物不对应的是( )
A: 王树增——《长征》——邓小平
B: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任新民
C: 许云峰——《红岩》——江雪琴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酝(liàng) 亮(liáo) 润(lǎng) 抖(sǒu)
B: 卖(lóng) 黄(yùn) 澹(dàn) 发(xiào)
C: 清(chéng) 枯(hé) 繁急管(xián) 托(hōng)
D: 应(hè ) 蓄(zhù) 南(jì) 蓝(zhàn )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题目。

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其妻/患之
B: 时/闻者多哂之
C: 欢/守志弥固
D: 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安( )

②虽( )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 4 )结合《陋室铭》,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

①许多事情总是想象比现实更美,相逢如是,离别亦如是,当现实的情形不按照理想的情形发展,事实出现与心愿不统一的结局时,遗憾便产生了。遗憾可以彰显出悲壮之情,而悲壮又给后人留下一种永恒的力量,也许生活带走了太多东西,可是却留下片片真情。有过遗憾的人,必定是感觉到深切的痛苦的人,这样的人也必定真实的活过,付出过最真的心,用自己的行动演绎过至真至纯的情感,令人心动和感慨。

②错过的一切如同错过的时光一样,无法找回,只是错过一点点,就会错过太多,或许还会错过一辈子,留下终身的遗憾,有时我们本可以轻易地拥有,然而却让它悄然溜走了,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半生缘》,不否认男女主人公是真心相爱的,但命运与缘分的捉弄使他们各奔东西,多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见,痛苦万分,追悔不及,只剩遗憾,也许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两个相恋的人不能牵手一生一世,但是正因为有了遗憾,那份情义才越发显得弥足珍贵,既浸入骨髓又超然永恒。又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如若他们真的走到了一起,朝朝与暮暮,相伴一生,白头偕老了,那又何来千古绝唱的凄婉?

③很喜欢听徐誉腾演唱的《等一分钟》这首歌,或许是因为那种遗憾中透着丝丝伤感的歌词更打动我心,如果生命,没有遗憾,没有波澜,你会不会,永远没有说再见的一天,可能年少的心太柔软,经不起风经不起浪,若今天的我能回到昨天,我会向自己妥协,我在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看到你闪躲的眼,我不会让伤心的泪挂满你的脸;我在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如果你真的也心痛,我会告诉你我的胸膛依旧暖,那一年我不会让离别成永远。是的,明明知道你的胸膛依旧暖,可是现在那份温暖已属于另外一个人了。

④有的时候,真的幻想时光可以重来一次,那样的话就可以重新选择一切,面对相同的时间里发生的相同的故事不会再重蹈覆辙,不会再走这样的心路,可是想过没有,如果没有经历过遗憾,又怎么能懂得珍惜?如果不是遗憾,又怎么可以那么刻骨铭心,又铭心刻骨的去记住一个人?有许多事必须要亲身经历过才会懂,有了遗憾,才有了可以回忆的片段,才有了令我们一生也无法忘怀的东西,它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⑤生命只是沧海之一栗,然而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离首,不甘心也好,不情愿也罢,生活一直都是一个任人想象的谜,因为不知道最终的谜底,也只能一步步地向前走。人生中也会遇到很多感人的缘分,不经意间的萍水相逢,却发现也可以给予很多,简单的邂逅和错过,也可以在心中烙下清晰的标记。一切渐渐远去,心渐渐冰凉,纵然撕去伪装出的冷漠,找寻你走过的凌乱足迹,想起你曾经的一点一滴,如今只剩下了什么,你的影子徘徊在脑海,我怎么能忘记你曾经给过我美丽?

⑥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在经历以后,我们才会学到了许多,明白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人生之路,一定不会总有枝繁叶茂的树,鲜艳夺目的花朵,蝶飞蜂舞的美好景色,它一定也会有阻挡在前的高山和荒凉的沙漠;一定不会总有阳光照耀下缤纷的色彩,也会有阴天时的迷雾重重;生活不仅有灿烂的笑颜,还会有无言的泪水,任谁也无法轻松的跨越。

⑦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遗憾是人生的必历之路,但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少一点遗憾,尤其希望两个真心相爱的人能幸福长久的生活在一起。人生没有完美,生活也没有完美,遗憾和残缺始终都会存在,穿越过岁月的风雨,才发觉已经失去的东西很珍贵,没有得到的东西也很珍贵,但世间最珍贵的还是去把握现在,去珍惜这似水的流年,即使将来容颜不在,至少还可以对自己说:我有遗憾,但是遗憾过后,我曾坚定的好好生活过,我不后悔。

( 1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什么观点展开论述的?
( 2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3 )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4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之路有很多遗憾,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因此,希望大家多一点遗憾。
B: 第⑤段论述了生命是无可奈何的,只有听天由命,保持良好的心态。
C: 遗憾的形式主要是:当现实的情形不按照理想的情形发展,当事实出现与心愿不统一的结局。
D: 《等一分钟》这首歌的歌词太优美了,常常打动我的心,所以我很喜欢听。
( 5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 小时开着。

杨姨是12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

又一个阴雨天,母亲疼得厉害,心情变得很坏。我们赶紧替她拨通了杨姨的手机,杨姨爽朗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喂,老姐妹好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癌细胞控制住了,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我现在忙着打太极呢,不和你说了,改天再聊吧!”杨姨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等母亲问什么,那边就挂断了.虽然母亲没说什么话,但知道自己的病友又一次胜利了,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感觉身体也不那么疼了。

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杨姨,这次换成一个年轻人接电话:“我妈去世已经半年了,她临终前几天让我们替她在手机里录制了几段录音。告诉我们不能关机.免得你们打不进来电话。”说到这里,年轻人有些哽咽,“阿姨,我不能再瞒您了,这半年来,你们听到的,都是我妈妈的电话录音……”

挂了电话,母亲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她拿过那本通讯录,用笔轻轻地把杨姨的名字圈了起来。那一堵生命的墙,忽然就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到母亲喃喃地说着:“他杨姨啊,你先走了,等些日子,我去陪你。”

我们的心跟着凉了。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心会不会就此沉进谷底呢? 结果完全相反,母亲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辈子没跳过舞的母亲,让我们替她报名参加秧歌队!穿着大红大绿的母亲,样子很滑稽,扭起的秧歌也很生硬,但不管在晨曦里,还是夕阳下,我看到的母亲都是最美丽的。我知道,母亲不仅仅是为她自己活着,也为她的亲人们活着,更为那些病友名单上的病友们活着,就像杨姨一样。

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

我们含着眼泪听着母亲撒谎。我们知道,杨姨走了之后,母亲终于成了那堵生命的墙上,那一块最坚强的砖。

(摘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 1 )从全文看,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不一样,请根据方框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补出体现母亲心情的一个词语。

起初:悲观→后来:________→近来:________

( 2 )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

②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 3 )在描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杨姨和母亲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前后互相照应的两个句子,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表达作用。

照应的句子:________

表达作用:________

( 4 )常言道:做人要诚实。文中杨姨和母亲面对病友,都说了假话,你赞同她们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 5 )结合文意,说说母亲为什么值得崇敬?再从你的角度谈谈对困难的认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多情自古伤离别”我们就要毕业分别了,但岁。月无情人有情。回首过往,我们一起欢笑过,流泪过,努力过,灰心过,懂事过,荒唐过……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

请以“这些年,我们一起______________”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