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济宁市泗水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灭(jiān) 退(kuì) 要(sài) 刻(juān)
B: 黑(yōu) 杆(wéi) 息(bǐng) 发(bān)
C: 然(qiāo) 默(qì) 澎(bài) 不(zhuì)
D: 空(lín) 首(qiáo) 渡(hénɡ) 似(kù)
2、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 古代,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因此用“桑梓”代称家乡。
B: 我国将通过市场准入、金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C: 据《新闻纵横》报道,截止昨天为止,困扰北方多地的雾霾已经持续6天。
D: 会议提出,要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3、

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B: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分析: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D: 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要耐心教育孩子,不要__他们的自尊心。
(2)几位近现代哲人认为艺术具有__人性和社会的救世作用。
(3)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所属的年代,一直有__。

A: 伤害 改善 争议
B: 损害 改善 异议
C: 损害 改变 争议
D: 伤害 改变 异议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把每个同学的优点展现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对班集体就会更热爱。(把“只有”改为“如果”,或把“就”改为“才”)
B: 两项国家级基地落户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大增添了发展动力。(在“落户”后面加“在”,“增添”改“增强”)
C: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在“城市”后加上“的称号”)
D: 经过形象直观的展示,使学生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删去“经过”或“使”)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 )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 )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 细腻 迅疾 凉爽 慈祥
B: 凉爽 迅疾 慈祥 细腻
C: 细腻 凉爽 迅疾 慈祥
D: 凉爽 细腻 慈祥 迅疾
7、下列有关语文知识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赞成”“恭敬”“终于”(分析:这三个词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副词)。
B: “留守儿童”“绿水青山”“关注民生”(分析:依次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 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先辈”,宾语是“陆上丝绸之路”)
D: 我要热饭。(分析:这个句子有歧义。)
8、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但她在诗词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对书法、绘画也很有研究。
B: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
C: 4月23日上海车展规模创历年之最的原因是今年参展国家和厂商为历年来最多的结果。
D: 人们是熟悉天坛的,但是对于“圜丘”,没有到过北京的人就未必不知道了。
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真美呀,秋天的西郊公园!
B: 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C: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D: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将“公示“改为”公开“)
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将“刻画”改为“描绘”)
C: 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去掉“不要”)
D: 2017年12月28日,由我国铺设与研发的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在山东济南亮相。(将“铺设”与“研发”调换位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 1 )“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能让人产生哪些联想?
( 2 )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海瑞传》,完成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囊③胡公按部④,令所过无供张⑤。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⑥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选自《明史·海瑞传》)

注释:①脱粟:吃粗粮糙米。②艺:种植。③囊:从前。④按部:巡查部属。⑤供张:奉献招待,意思是铺张浪费。⑥橐(tuó):袋。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布袍脱粟________

②胡宗宪语人曰________

肉二斤矣________

橐金数千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发橐金数千,纳

A: 治水法,既不可执一
B: 吾欲南海,何如?
C: 子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D: 今方来,吾欲辱 , 何以也?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今 其 行 装 盛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②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 5 )说说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背向大地的爱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快点儿走了,天可能要下大雨。”
②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③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⑤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⑦“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闭紧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⑩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⑪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⑫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
⑬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⑭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他笑了。
⑮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
⑯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⑰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 1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 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

( 2 )第⑦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的划线句。

( 4 )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⑩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

阅读《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④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⑤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⑦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⑧“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⑩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⑪“什么,爹?”
⑫“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 1 )根据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父亲摸黑砍柴→

( 2 )第③段画线处主要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3 )选文两次写父亲的喘息声:第⑤段写父亲的“喘气声越来越大”;第⑦段写父亲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请结合语境揣摩父亲两次喘息时的心情。
第一次 第二次

( 4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既“将来你有钱了,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低头弯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 5 )本文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读后你一定有不少感触,请敞开心扉向自己的父亲说几句真心话,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