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这次有趣的试验,我爱上生物了。 B: 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C: 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D: 乡情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声。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夜空的烟花,像一朵朵秋日的金丝菊,在夜空中尽情绽放,花瓣美丽妖娆。 B: 东亚的夏候鸟每年由中南半岛经广东、福建沿海往北迁徙至其它区域避暑。 C: 如果句子结构太僵硬,选字太严格精确,文章就会失去生气,变得矫揉造作、呆板。 D: 主持人在学术研讨会上请一位专家发言时说:“彭教授,请您抛砖引玉 , 为大家先说几句吧。” |
3、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当年那个柔弱的女孩,现在竟然成了奥运冠军,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B: 丁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C: 她的话开头还有些道理,但到后面就完全是强词夺理了。 D: 你们依着这张配料单,如法炮制 , 便可以了。 |
4、 |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五部分中,标题、主体、结语三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B: 消息和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但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时效性不如消息。 C: 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上讲,专指消息。 D: 一份报纸,占主要地位的是消息、通讯、评论。 |
5、 | 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B: “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 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 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翡(fěi)翠 白桦(huá) 蘸(zhàn)着 簇(cù)新 B: 掠(luě)过 蜗(wō)行 淤(yū)滩 驳(bò)船 C: 胚(pēi)芽 虔(qián)信 深邃(suì) 纤(qiàn)绳 D: 黝(yōu)黑 瞰(kàn)望 彻(chè)骨 绯(fēi)红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苹果等很多蔬菜。 B: “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 万里长城以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 D: 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 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 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
9、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子佩弦,浙江绍兴人,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B: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人琴俱亡》就出自这本书。《人琴俱亡》写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D: 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称对方或对方亲属要加上“令、尊、贤、家”以表示尊敬。 |
10、 | 《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 ) A: 《莽原》 B: 《申报》 C: 《奔流》 D: 《晨报副刊》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1 )“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2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 3 )《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①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②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③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释)①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②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③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 1 )用“/”标出下面的句子朗读时的停顿(限标二处)。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 ( 3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谢御史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蚂蚁的本领
①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蚂蚁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然能“设计”出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②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父亲的车后座
张风芹
①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
②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
③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婉蜒的乡间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甜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就为能买到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④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他的劳苦,更承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⑤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渣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⑥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者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却从来都不舍得咬上一口。
⑦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酱豆……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⑧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次后座特别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
⑨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新崭崭的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⑧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
(选自2020.05《特别文摘》,有改动)
(一)题目:好习惯伴我成长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亚洲和我国南方有众多的毛竹,绿意葱葱,姿态优美,楚楚迷人。但它的成长颇具传奇:幼小时的毛竹生成很慢,最初的五年中你几乎看不出它的生长,然而,五年过,它像施了魔法一样却疯狂的拔节成长,最开始时每天可长30厘米,不到两个月就可长到二十米多高,即可遮天蔽日。原来,几周内看似不可思议的变化,都源于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
扎根土壤,深植根系,看似默默无闻的毛竹在长期蛰伏之后,终于迎来了暴风成长。打好根基,充分准备,适时绽放,不失为人生明智选择。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