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肃穆 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惟妙惟肖
B: 消魂 转弯抹角 当然无存 重峦叠嶂
C: 溃退 月明风青 应地制宜 雅俗之分
D: 纳凉 自出心栽 失之毫厘 潦绕不绝
2、下列语段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群体性袭医事件与日俱增。在医院经常看见患者家属怒不可遏地要向医生讨说法。其实,医生群体里也有真正的白衣天使。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医疗安全,维护百姓的健康,他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病人吹毛求疵,品尝着另一番“年味”。


A: 与日俱增
B: 怒不可遏
C: 天伦之乐
D: 吹毛求疵
3、关于《三国演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B: 《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C: 诸葛亮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这次战役有关。
D: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遗(zhǔ)     威(nuó)    贝尔(ruò)
B: 仲(cái)    世(shì)   有成就(zhuō)
C: 药(zhà)    联(ménɡ) 透(shèn)
D: 奖(shòu) 巨(é) 法(liǎo)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萌发 心坎 廓然无累 刻骨铭心
B: 庸禄 浩瀚 断章取义 黎民百姓
C: 深邃 文彩 怒不可遏 化为乌有
D: 灵柩 曙光 原弛蜡象 重蹈覆辙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________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①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

③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7、

下面对《西游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
B: 八戒好吃懒做但憨厚单纯,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被封为“净坛使者“
C: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讲述的是孙悟空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他早已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D: 沙和尚原是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流沙河,后被唐僧收为徒弟,他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鄙人才疏学浅,奉上拙著一本”中的加点词是谦虚的说法。
B: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句中使用了两组反义词。
C: “那部车是老古董”和“这人是个老古董”中的“老古董”意思相同。
D: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中的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9、

找出下面词语书中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玄虚 潮汛 歇斯底里
B: 仓皇 推敲 格物致知
C: 傅彩 鄙夷 与日具增
D: 激变 渺茫 不求甚解
10、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B: 面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南充市政府未雨绸缪 ,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 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 , 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D: 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1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 2 )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相关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 )对加线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躲避)也
B: 所欲有(非常)于生者
C: 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 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 2 )选出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得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
B: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C: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也 今宫室之美为之
D: 二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
( 3 )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

A: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给你吃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 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 4 )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 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C: 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
D: 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乌镇梦 吴玄
① 我到达的时候,是清晨,站在秋日的朔风里,我瑟瑟发抖。乌镇有一种幽冷暗香的气质。让人一踏上这块土地,便不禁于朦胧中梦一般走着。
②茅盾的故居依然泛着古朴的香气,人们纷至沓来,把主人的影像踩得更加模糊摇曳,又更加恢宏响亮。相传这宅院是先生用于《子夜》的稿酬所建,这部让作者自己贬评为“半瘫痪”的小说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而今在见此瑰宝遗物的开支散叶,抬眼中见主人旧像,目光越发温和可亲。
③“林家铺子”就在斜对面,三白酒、杭白菊,姑嫂饼、蓝印花布展示着传统的韵味,也张罗着现代的商品。嗅着文化气息而来的人啊,在镁光灯的闪烁中,是否有时间遥想起这里的进士举人先哲们的思索?
④铺子对面是一堵老墙,中间不过三四步,空间逼仄,我只能在铺子对面挨墙用微微惊蛰的姿势僵立着。在没有阳光的光线下眯起眼睛。相机捕捉不到任何灵气,除了人,还是人。这样的场景中,脑中竟幽幽地叹出一句:林小姐芳踪何在?
⑤物化的东西总是让人心痛。所以大部分时间我总是选择在那些保留尚完全的小巷和弄堂中徘徊。是什么在喧嚣中静下来?是眼前那片萎黄飘落的叶子的梵歌?是蓝印花布染出的韵味、大东街记忆的酒香?还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忽然入定入画?
⑥风景在这里却有曼妙之处。乌镇百步一桥,鼓楼雕花栏木还不见腐朽之气,身前落叶印在淡绿的荷面上,船儿被风拖着轻轻碾过。那人家多为勤劳的水乡儿女,借着宝地的生意人当然不少,但你一路走下去,看木格子窗撑开在那里,看雕花栅门半掩在那里,编草鞋呀,绣花呀,翻丝棉棉袄呀,做纸伞呀,一路的风景。那些花甲老婆婆在用古老的织机纺纱的场景简直就是一首落在时空夹缝中的歌!歌声中忘了自己的存在。
⑦ 一木之隔,幽湿且流动的中午的光线美轮美奂,亘古久远;楼梯口的香味随着一个上菜的女子一路飘过来,那是个典型的南方水乡女子,穿着蓝印花衣,身姿透着纤细、柔弱的美。蓝色衣角惊鸿一瞥,勾起人对上个时代江南女子的所有美丽想象。蓝印花布,江南最普通的布料,却贯穿了旧式江南女孩的一生美丽的情结。
⑧想起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蝴蝶于其中的江南,想起一个诗人的表妹身穿窈窕的蓝印花布衣裳,上身是短短的小袄,大脚口的七分裤,连裤也是蓝色印花娇俏样子,想起她衣襟上别着一枝梅花采桑叶的美好样子。在历史的世界里邀游,有些陈旧、隐秘和檀香古色的朦胧。自己也就入画了,只有背景无意义地歇在白纸里呻吟。我的画板支着,白纸里还有白纸。
⑨地上的落叶堆积,其实哪里的落叶到了秋天还不是一样?却依然固执地拾起一枚端详,有几抹萧瑟的暗黄,叶脉沧桑地深红着。丢入河中,不见一丝涟漪,却蓦然看到一个婆娑的树影早已端坐水中。
⑩ 有些思想不能停滞,怀古伤今过于沉沦也是一种疾病。继续走出去,窄窄的街道是那样的幽深,沙灯样式的古灯沉默地看着川流的人群。嘈杂的世界里,我用心去倾听青石板上发出的自己的脚步声。
⑪傍晚,转程去杭州的时候去乌镇站买票,车票居然售空,下一班要等上3个小时。苦笑颓然,想起修贞观山门两旁挂着一副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人世间的事情,本就瞬息万变。
⑫来来去去,都只是一种漂泊的旅程,而追寻的尽头,只是一种文化的缩影。这是一个梦——一个必须亲自抵达才能感知才能无憾的梦。这个梦是我爱着并深深眷恋着的,但是必须离开,离开也许是思念和记忆中的一种最美的样子。

( 1 )作者在乌镇都看到了什么?请分点概括。

( 2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在空间中穿行,时空结合,错落有致。请按照提示填空
①时间的变化: ( ) → ( ) → ( )
②游镇的踪迹: ( ) → ( ) → ( )

( 3 )阅读第⑧自然段,说说作者在乌镇都梦到了什么?文题有哪几层含义?

( 4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说说你的看法。
①第⑥段中的“曼妙之处”指什么?
②第②段中的“恢宏响亮”一词用得好不好?说明理由。

( 5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乌镇在作者眼中、心中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请将作者由本文传达的思想概括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

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

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天,花中有刺!”

第三个却眼睛一亮,说:“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对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个人嘛,他是个乐观主义者。

朋友,你是哪一个呢?

( 1 )请在原文的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10字以内,注意上下文连贯)

( 2 )三个人对花的态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针对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生观加以点评。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但要符合你性格发展的逻辑,不仅要想象你自己的生活,还要想象十年后社会的发展,因为这是十年后的你所生活的环境。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