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课文《智取生辰纲》,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一文暗写吴用等人的定计,明写杨志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也有小矛盾。 B: 施耐庵的代表作《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C: 八条好汉获得全盘胜利主要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天时与地利。 D: 虐待军健,性格暴躁,激化矛盾,是导致杨志失败的内部原因。 |
2、 | 选出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会宾客人宴(举行宴会,动词) 几欲先走(逃跑)B: 侧目(用眼看,动词) 宾客意少舒(不多) C: 指其一端(一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D: 几欲先走(音jī几乎) 一抚尺而已(罢了)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宛言谢绝 叹为观止B: 受益非浅 艰深晦涩 C: 扬长避短 眼花缭乱 D: 根深缔固 弄巧成绌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皆缥(piǎo)碧 横(hénɡ)柯上蔽 B: 夹(jiā)岸高山 窥(kuī)谷忘反 C: 猛浪若奔(bēn) 经纶(lún)世务 D: 好鸟相(xiànɡ)鸣 鸢(yuān)飞戾天 |
5、 |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旧社会,奸商恶吏相互勾结,简直就是一丘之貉。B: 那个“留学博士”出版了一本《留学指南》,不学无术者趋之若骛。 C: 别看他在你面前一本正经 , 其实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D: 班会课正式开始,下面请老师为我们抛砖引玉。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寒伧 端详 得意洋洋 惊慌失措B: 阔绰 醇厚 慢不经心 心旷神怡 C: 执拗 隔漠 广阔无垠 如释重负 D: 颀长 沧桑 自惭形秽 游移不绝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林华新买的那辆车,具有粗旷的外观设计和较高的离地间隙,内饰部分则配备木纹面板和大尺寸中控台显示屏。 B: 大型古装电视剧《少年杨家将》的主题曲《决别诗》,讲述了一个铁血男儿在生死离别时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满腔倾诉。 C: 晒谷坪里,湿润的稻谷,被顽皮的阳光翻来复去的摩挲,全身燥热发烫,连颜色也变得跟太阳一般,金灿灿的。 D: 微波荡漾的西湖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波粼粼,婀娜多姿的柳丝如同少女洗过的秀发,在波光中轻轻飘荡。 |
8、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B: 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文化遗产。 C: 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D: 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约1500年左右,莱奥纳多挟了这件稀世之宝到法国,即被法王弗朗西斯一世以12000里佛买去。 B: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 这次事故的原因确实是该企业内部在给宿舍区更换供电线路时将线路接错造成的。 D: 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玷污( zhān ) 肃穆( mù ) 哺(fǔ)育 巧妙绝伦(1ún )B: 无垠( yín ) 畸形( qí ) 啜(chuò)泣 相形见绌( chù ) C: 缄(xián)默 迸(bèng)发 苗圃(pǔ) 津津(jīng)有味 D: 凋零( diāo ) 酝酿( niàng ) 溃 ( kuì )退 参差不齐( cēn ) |
老师之前已经看过展览,并专门为这次书画展览写了两首诗: 观子昂①书画展有感 笔墨丹青梦一场,天云瓶水②两相忘。 满眼珠玑如锦簇,幸得人间有子昂。 赏《千里江山图》 如何一笔便流芳?意远神精气韵长。 江山千里今尤胜,人间无处觅王郎。 【注释】①赵孟頫,字子昂。②天云瓶水:赵孟頫有一幅《云在青天水在瓶》作品。 为了方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这次展览的诸多作品,想请你简单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①秦王色挠 ________ ②寡人谕矣 ________ ③许由无天下之累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子南方之传士也B: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 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 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唐雎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 4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
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①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②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釆,——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袁隆平的“寻梦园”
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千克,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千克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 1 )用第1段中的有关语句概括全文的内容要点。( 2 )第2段中的一系列数据说明了什么?( 3 )从4~7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袁隆平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4 )本文以袁隆平的梦作结尾有什么作用?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也许功亏一篑;再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