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馆陶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 略无:一点儿
B: 竹柏影也 盖:大概
C: 乘御风 奔:飞奔
D: 月色入 户:窗户
2、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bìng)弃 (hài)人听闻
B: (jié)责 相得益(zhāng)
C: (zhì)息 融会(guàn)通
D: 翩(qiān) 心无旁(wù)
3、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 ③①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这类事件的处理方案有例可援 , 无需重新审议或另寻其它解决方式。
B: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无锡》,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无锡的众多美食。
C: 韩国为了预防朝鲜的军事行动,要求美国在自己本土上部署萨德导弹,对此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无可厚非
D: 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
5、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他最先醒来,他醒来显得如此突元,惊醒他的是黎明所乘的车辆的轮子滚在天边的声音”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把生命包括热血化为声音的吹号者形象。
B: “我像久已为饥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婴孩,看见母亲为他解开裹住乳房的衣襟,泪眼迸出微笑”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黎明的迫切的渴望。
C: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藐视一切的人们。
D: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抓住强烈的反差抒发对黑人命运的同情,让人深切地感到这世界的不公道。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 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二十多年来,四川全力打造九寨沟景区,成为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
B: 四川九寨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 《战狼2》之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是因为它强化了国人的爱国之情——无论你在哪里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D: 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且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
8、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赞颂了人民热爱相国、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
B: 《采蒲台的苇》中描写了一位老头子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的故事。
C: 《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是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D: 《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朋友所戴的水獭皮帽子是他渔人身份的标志,这是一个懂人情有趣味的老朋友,他还是一个“风雅”的人,这个朋友行为皆粗中有细,且带点儿妩媚,可算得是个妙人!
9、在《水浒传》众多人物形象中,被称为“黑旋风”的是( )
A: 鲁智深
B: 李逵
C: 宋江
D: 吴用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2019主持人大赛》搭建勇敢发声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时代青年的奋斗和担当。
B: 智慧阅读雅荷诗会率先提出建立诗歌教育分级,是科技、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创举。
C: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全球首座高铁从地下穿行的机场,肩负着京津冀交通枢纽的重任。
D: 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以及积极的劳动态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1 )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 2 )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躬自培植。春时方寒,置密室中,犹惧其冻。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时以指消息之。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日:“是乌知养兰之道乎?”归,视见弥谨。无何,兰渐萎。再出见人之兰,则浓色可掬,蕊苕苕将放矣。乃大恚,语予日:“吾今而后知兰固天下之贱卉也。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清•张云数《养兰说》)

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①,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子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日:“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明•陶望件«养兰说»,有测节)

【注释】①萃:憔悴。

( 1 )下面的句子缺少了标点,请用三条|来表示句读。

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 乾则水灌之 杀之应陈涉

B . 炽炭旁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C反不如他人之荣 不知有汉

D . 子识乎 莲出淤泥而不染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日:“是乌知养兰之道乎?”

②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 4 )两则养兰的故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槭树下的家

席慕容

①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

②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

③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

④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

⑤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

⑥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

⑦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

⑧“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

⑨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

⑩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

⑪在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它们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

⑫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

⑬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 1 )“我”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
( 2 )作者笔下一年四季的槭树各有其特点,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槭树?
( 3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 4 )作者“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的幸福观。
阅读《唤醒生命》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唤醒生命

祁文斌

①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

②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一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③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

④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

⑤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⑥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

⑦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⑧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死去了。

⑨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

⑩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求生的欲望,才使他得以绝处逢生。是啊,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走出眼前看似无际的困境和厄运。

(选自《知道窗》2016年第3期,有改动,作者祁文斌)

( 1 )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 2 )“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字左右)
( 3 )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
( 4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重读一本老书,你会惊喜地发现新的感受;回望走过的足迹,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成熟;回味亲友的关爱,你会惊喜地发现被忽略的幸福……生活中随时都有惊喜,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们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数的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符合文体,叙事真实,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