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余晖 诘难 惑乱 郑重其是 B: 咀咒 渺茫 佯装 根深缔固 C: 庸碌 统筹 怡情 锲而不舍 D: 汲取 逞辨 抽噎 味同嚼腊 |
2、 | 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骚 喑哑 温声细雨 一代天娇 B: 禁固 丝缕 断章取意 舐犊之情 C: 静谧 暇想 重蹈履辙 强聒不舍 D: 教诲 曙光 自知之明 言行相顾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修茸 无可奈何 根深蒂固 和言悦色 B: 诡谲 雕粱画栋 腐草为萤 藏污纳诟 C: 燎原 面面斯觑 人情事故 为富不仁 D: 震撼 画龙点睛 戛然而止 抑扬顿挫 |
4、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翻来复去 咄咄逼人 B: 各得其所 人迹罕致 人声鼎沸 油然而生 C: 不求甚解 美不胜收 众目睽睽 决然不同 D: 花团锦簇 混为一谈 废寝忘食 煞有其事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B: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
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 ①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③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 ④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
7、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把“不管”改为“尽管”)B: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关键”改为“重要因素之一”) C: 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阅读”与“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D: 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不是“诱惑”“无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
8、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它记叙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B: 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共同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其中《儒林外史》名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 C: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是喜剧。 D: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出自这部作品。 |
9、 | 请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你认为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B】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C】它能否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D】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乏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A: A B: B C: C D: D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时间好比无情的巨轮,它能把青春碾碎;时间如同记忆的年轮,它将沧桑历史镌刻 。 B: 春暖花开之计,被禁锢在家的人们终于又能来到户外,看到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 C: 五道峡景区以洞、林、溪、瀑为景观,以奇、险、雄、幽为特色,它与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间传说交相 辉映。清澈湍急的溪流四季不断,10 多处瀑布蔚为壮观。 D: 疫情期间,各地实行了严格的交通管控,昔日繁华的街道上万人空巷。 |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说称自己为“臣”。③还:音义词,“旋”,围绕,绕圈子。④朝:同上文“旦”,早晨,也指一天。 ( 1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才美不外见/见往事耳 B: 策之不以其道/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也 C: 故虽有名马/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元方入门不顾 ( 2 )把下面句子翻评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愿子还而视之。 (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强烈愿望。 B: (甲)文的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的才美“不外见”,因此作者呼吁有才之士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C: (乙)文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性,同时告诉我们盲目的崇拜和迷信权威也是不可取的。 D: (乙)文介绍了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实际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
议论文阅读
儒雅之风 王景瑞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日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菏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看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樱花节期间,两青年想用照片留下樱花纷飞的美景。于是一青年用力摇动樱花树,樱花纷纷飘落,两人搔首弄姿,甚是惬意,其他游客驻足围观,却无一人提出异议。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昕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选自《做人与处世》
2015年第6期,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提出这种观点?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 )文中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诣为文章第③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 )“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为推行全民阅读,盛行儒雅之风,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回归简单
徐翀
①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②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③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④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⑤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
⑥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
⑦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
( 4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岁月如梭,你已走过一段人生路,途中一定有许多让你受益的东西。也许是一处风景、一段真情、一次活动,也许是一次愉快的合作,也许是一次痛苦的选择……再回首,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一定会给你非同寻常的感悟。请以“再回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