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云南省昭通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病句诊所)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阳光少年。
B: 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C: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D: 我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皆若游无所依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D: 四面竹树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以排山倒海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B: 这次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 我们要发扬一往无前的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D: 体操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队伍步伐整齐、精神抖擞地进场了,同学们个个昂首挺胸,威风凛凛
4、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②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沸。

A: 触(感动) 鼎(大)
B: 触(接触) 鼎(古代的一种锅)
C: 触(接触) 鼎(大)
D: 触(抵) 鼎(正在)
5、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女儿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______________;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______________。
①是山的女儿就应虚怀若谷 ②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③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 ④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A: ①③
B: ①②
C: ④①
D: ③④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

②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

③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

⑤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


A: ⑤②④①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⑤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⑤①
7、下列词语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皱(zhě) 雾(ǎi) 默(jiān) 然而止 (gá)
B: 迁(xǐ) 蛮(hèng) 然(yǎn) 随声附(hè)
C: 争(sòng) 幽(qiāo) 眼(kuāng) 暴风雨(zhòu)
D: 欺(wǔ) 连(qiào) 动(rǔ) 炙人口(kuài)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9、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B: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C: 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删去“的缘故”)
D: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无时无刻不在”)
10、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津城夜市正逐步日渐恢复往昔的热闹,夜经济也随之快速复苏。②夜经济不仅对保障居民就业、保障市场主体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点亮了市民丰富多彩的夜生活。③仅对四家夜市的采访统计,“五一”假期前三天游客总量将近七万余人次,市场销售额迅速回升。④机关干部和夜市管理人员通力合作,严把防控关,维持疫情防控和繁荣市场的“双平衡”。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释】①蘼芜:香草名。

( 1 )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 2 )结合全诗,说说“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太丘与友行( ) ②去后至( ) 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 ④尊君在 ( )

( 2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3 )学习这短文能让我们明白为人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

( 4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贯穿始终的,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传统文学以养护人心、培育人格见长,尤其高扬民族气节。古往今来,中国文学使命的履行,围绕这两个纬度进行。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社会的治理与发展,离不开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也正由此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比德”方式,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章多达30 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中国文字中,与赞美有关的汉字,无论指涉人还是事,许多带有玉字偏旁,其用意都是肯定、赞美对象具有玉石般高洁的品质。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③与此相应,作为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在理论的源头处确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赋予了文学建构的使命,其核心要素就是励志,尤其是言志者的自励:文学对人品的建构,首先体现为作者自身节操的砥砺。这一文学观念是在千百年积淀中形成的选择性“集体认同”。

④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决不屈服,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值此期间,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泣鬼神。

⑤当代作品中,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继承文学塑造个人品格、建构民族意志的传统,倡导亮剑精神:面对强敌,一定要迎上前去亮剑、决战,哪怕倒在对手剑下,虽败犹荣。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⑥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发展到今天,其建构使命正面临变局,以往薄弱的物质基础已得到实质性改观。因此,文学在新世纪履行建构使命时,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文学大展身手,正当其时。

(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2 )②﹣③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④﹣⑤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这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简答。

( 3 )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品行的修养,因为,传统文化认为个人品行的修养与国家社会有重要关联,正如古语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 ②段说“《诗经》涉及玉的篇目……比附人品之典范”,这部分在论证上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诗经》有些诗篇的写作运用了“比德”方式。
C: 选文⑥段号召我们每个人,要肩负起建构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D: 本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 本文的语言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

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

经典瞬间二:

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日9时整,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离成功!”“一二级分离成功!”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掌声骤起,人们大声叫好。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两度金秋,两度飞天。继 杨利伟之后,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

……

经典瞬间五:

没有什么词语比“飘”和“游”更能准确地描述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了。13日14时25分,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随后回到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的动作。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航天员顺利完成了3次穿舱试验。

飞船系统顾问郑松辉说:“试验表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而从12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

……  

经典瞬间九:

17日凌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牧场的主着陆场星光灿烂。这是一段令人焦急的时光,飞船在航行了325万公里之后,正沿着既定的返回轨迹,飞向祖国的怀抱。

4时08分,喀什测控站发现目标,飞船飞入祖国上空。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在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牵引下,飞船缓缓向预定着陆点飘落。飞船距离地面1米时,反推发动机精确点火。返回舱的速度由8米每秒迅速下降到1米每秒,如同一片羽毛,轻轻地落在草原上。4时33分,飞船返回舱着陆,航天员报告身体感觉良好。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里掌声四起。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由衷地赞叹:“祖国真伟大!”

5时38分,身着航天服的费俊龙自主出舱,聂海胜随后走出,挥动鲜花向搜救人员致意,欢呼声惊醒了草原的黎明。

这一刻,距离神舟六号发射115个小时又32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

(新华社记者 曹智 白瑞雪 黄明 李宣良)

(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神六号”飞船到达着落场上空后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

( 2 )结合上下文,模仿下面示例,说出文中画线的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示例:“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形象地表现了降落伞的形状和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看到飞船时的喜悦之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

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