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江陵县西湖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C: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鲁智深是林冲的结拜兄弟,他胆大心细,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有勇有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颤(zhàn) 抽(yē) 驿站(yì) 退避三(shě)
B: 见(piě) 纨(gù) 污(diàn) 相形见(chù)
C: 道(suì) 田(lǒng) 狡(jié) 咬文字(jiáo)
D: 暗(huì) 晓(fú) 消(mǐ) 盛气人(líng)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谦虚谨慎,即便取得一些成绩也不要沾沾自喜 , 得意忘形。
B: 独善园的长廊虽占地不多,却同温馨亭与石屿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C: 第二节课下了,同学们前赴后继地奔向操场。
D: 孤陋寡闻的他居然知道梵蒂冈这个国家。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身体上之所以能够应付自如,是因为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原因。
B: 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一下子透过舷窗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
C: 飞船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
D: 我在太空还遇到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一个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听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们都十分诧异
B: 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
C: 这些诗歌,读来悲愤激越,慷慨淋漓 , 充满感人的力量。
D: 小明今天买到的荔枝还带着露水和青叶,真是鲜为人知
7、

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首届青年微电影合作大赛以"凝聚青春力量,成就青春梦想"为主题,以新媒体为表现形式,展现了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
B: 当学校把参加决赛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C: 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三年来我们同窗共读、互相切磋、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D: “朗读亭"空降深圳图书馆,深圳的爱书之人纷纷前去体验,许多附近学校的学生也加入了这个朗读大军。
8、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望(kuì) 行(zǎn) 气(òu) 噪(ɡuō)
B: 怒(chēn) 朱(shā) 地(nèn) 干(xì)
C: 当(ɡòu) 下(piē) 怨(chànɡ) 计(jiǎo)
D: 的(wù) 尴(ɡà) 辩(chénɡ) 刀(pō)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三后期的学习更需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谨防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B: 寒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 , 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
C: 多年前的一碗重庆小面,麻辣鲜香,直至今日仍耐人寻味
D: 最近,演员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的相关舆情在网上热议,大众对他的态度不置可否 , 很是鄙视。
10、

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留(zhì) 下(huī) 难(jié) 重蹈覆(zhé)
B: 旁(wù) 渎(xié) 噪(guō) 一黄土(péng)
C: 智(ruì) 落(yǔn) 相(qiè) 然无累(guó)
D: 扶(yè) 睢(zì) 别(yě) 竭驽钝(sh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 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观景时怎样的心情?说说首联中“伤”的表达作用。
( 2 )简要解释尾联中的两个划线词语,并说说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盂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 1 )解释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

①无从书以观________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问________

③而以赴告同学者________

④颐既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 3 )甲、乙两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 4 )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的偶像是谁

陈鲁民

①近日,央视调查节目推出一个话题:你的偶像是谁?并采访了一批名家,汇集了他们的心声,颇能给人启迪。

②过去我们总以为偶像是年轻人的事,与中老年无关,其实不然。既然偶像是崇拜的对象,那么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会有自己崇拜的人,只不过不同年龄偶像的类型不大相同罢了。

③孩提时代,崇拜有权威的人。孩子们的偶像多是幼儿园的老师,街上的警察,邻居打架厉害的大哥,还有自己的父母。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父母在我心中的偶像地位无人能及。影视明星林永健也表示,父亲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是我的偶像。

④青少年时,仰慕英雄豪杰,文艺明星。演员郭凯敏崇拜董存瑞:他的英雄形象给我勇气。学者于丹则最喜欢杨子荣,因为他是样板戏中凯旋的英雄。歌星陈楚生谈到心中偶像说:因beyond我才有了当歌手的梦。作家蒋方舟的偶像是阿尔贝·加缪: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天才。

⑤人到中年,容易崇拜那些事业成功者,如著名作家,国学大师,强人领袖、工商巨擘等。学者纪连海的偶像是童第周:他的“不服输”精神让我受益终生。因《百家讲坛》成名的王立群说,成功离不开偶像王宽行教授。著名作曲家印青谈到偶像毛泽东说,看他的战例会特别激动。

⑥即便进入老境,白发苍苍,心中依然会有偶像。年过花甲的《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谈到自己的偶像,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年逾古稀的剧作家陆天明谈到偶像时说,俄国十二月革命党人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当然,有的人的偶像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有的人则会一辈子崇拜一个偶像。

⑦可能也有人会说:我没有偶像。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活得糊里糊涂,根本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效法榜样,走到哪儿算哪儿,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自己确实了不得,功成名就,没必要再去崇拜别的偶像,就像台湾作家李敖说的那样:“我要想崇拜谁就照照镜子。”因为,我是500年里华语写作最好的作家。当然,他这话一半是自信,一半是炒作,不必太当真。

⑧人为什么要偶像?因为偶像都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事业极其成功,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因而,偶像是人生奋斗的路标,会引导我们刻苦学习,努力创作,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偶像是事业成功的灯塔,会昭示我们如何卧薪尝胆,自强不息,奔向成功的彼岸。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偶像是他的老师、著名火箭专家冯·卡门,钱学森又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的偶像。文化界也是如此,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作家

莫言的偶像,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马尔克斯的偶像,德国散文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是卡夫卡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尼采的偶像。

⑨历史就是这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部人类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许多偶像级人物在争奇斗艳,创新立异,并引领着民众不断前行,创造新财富,开辟新境界。面对偶像,人们往往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匍匐在偶像脚下,永远仰视,无限崇拜,不敢平视;一种是先仰视,继而平视,最后可能是超越后的俯视。譬如钱学森就超越了偶像冯·卡门,马尔克斯就超越了偶像尼采,尼采则超越了偶像叔本华,而莫言正在超越偶像马尔克斯。人类历史就是这样,那些敢想敢干的有为之士,大胆站在偶像的肩膀上,崇拜,模仿,借鉴,创新,一代超越一代,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又不断推出新的偶像,这样,才有了历史百花园的姹紫嫣红,满园春色。

⑩我们需要偶像,但不是为了造神,而是用来效仿,也是用来超越的。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期)

( 1 )第①段举央视调查节目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 2 )请仿照第④段画线句,为本段再补写一个事例。
( 3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请简要分析选文②一⑥段的论证思路。
( 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⑦段李敖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可以没有偶像”的论点。
B: 第⑧段告诉我们:偶像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他们能促使我们成功。
C: 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D: 第⑩段得出了全文的结论:我们需要偶像来效仿、超越。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议题简述】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青睐,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挣钱是不务正业吗?

【比较阅读】

【甲】

如果孩子整天打游戏,恐怕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务正业,需要好好管教了。但是,小新打游戏却得到了母亲的力挺。小新的母亲王女士一句“时代已经不同了”,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同时,她还拿出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有天分”,以及不影响学业、孩子更阳光等为理由,证明自己支持孩子打游戏的合理性。

但从媒体报道中可知,小新每天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基本都会进行游戏直播。当别的孩子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或发展特长的时候,小新每天却要拿出6到7个小时工作——进行游戏直播。如果非要说这样做不影响他的学习,不影响他游戏之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作为孩子的家长,恐怕还要想清楚两个问题。其一,如果小新打游戏没有高达每月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家长还会这样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支持孩子吗?其二,当下游戏直播平台之所以青睐小新,看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是孩子小小年纪而游戏“功夫”了得。但是,随着小新一年年长大,以及其他类似年纪的游戏玩家陆续加入,小新的这一重要“卖点”会逐渐丧失。

如果随着年纪渐长,小新的游戏“天分”未能实现良好延续,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到时该怎么办?如果小新成年后缺乏别的谋生技能,作为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儿子彼时的生活和工作?

尤其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一些具有出众天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特殊成长方式,对普通孩子来说不具示范意义。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是应该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即便孩子有某些特殊技能,家长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地“开发”,只注重现实利益而忽略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

【乙】

少年凭借游戏专长而赢来不菲收入,之所以会引来不少人关注,是因为孩子的专长强项不是文化知识上的特长,而是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这在常人看来与成长成才格格不入,产生的只会是反作用。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本身并不存在能否成长成才的问题,贵在能否精通它、擅长它。很显然,少年既然能够在游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专长,说明孩子在这一领域存在天赋和潜能,理当因势利导、挖掘利用,给孩子提供有利于特长发展的机会。不能因为游戏客观存在着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不利一面,就戴着有色眼镜一概排斥和否定游戏的正面功能价值,无视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有利一面。

诚然,来自于社会上的这些批评之声是出于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关切,完全是一片好心。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应当理智看待,既要认识到孩子在游戏方面所独有的特长,也要认识到孩子身处学习求知的重要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绝不能因为孩子拥有游戏特长就无视甚至放弃文化学习。

由于孩子尚小,对事物的认识还难以做到科学理性,这就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尽到引导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好孩子的成长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合理把握孩子接触游戏的度,不能让游戏成为支配孩子生活的主宰,避免因沉湎其中而荒废正常学业。

另一方面,要平衡处理好游戏与学业的关系,紧紧把握孩子仍处于学习求知、身心成长重要阶段这一客观现实,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对于其他专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防止重游戏、轻学业的片面倾向。唯此,才能实现游戏与学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若只是痴迷和专注游戏,而忽略和荒废学业,将是孩子日后全面成长的严重障碍。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7日第2版作者:李记,罗建华)

( 1 )请为全文以及两篇短文分别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要观点的题目。

全文:________【甲】文:________【乙】文:________

( 2 )【甲】【乙】两文是因为什么事件引发的?请简要概括。(15字以内)
( 3 )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推断小新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今后的生活,作为家长应规划好子女的生活和工作。
B: 【乙】文认为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对促进孩子成长发展是有利的,应该积极鼓励。
C: 【甲】文认为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虽然不一定影响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但少年靠打游戏挣钱过一生可能性不大。
D: 【甲】【乙】两文的内容异中有同,都谈到了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打游戏与学习文化知识的关系以及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
( 4 )以下是两位初中生读了这则媒体报道后的部分对话:

生1:看来,玩游戏并非不务正业,也能“成才”啊。

生2:一般人怎么可能?这只是个例啊,还是老老实实学好文化吧!

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观点呢?请选择其中一个,根据两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验,亮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以内)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再忆

作文(二):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泰戈尔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意大利)朗根尼西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

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