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斩露头角 粗糙 俗不可奈B: 名正言顺 滑稽 言简意赅 C: 戏谑 含辛如苦 名付其实 D: 嘲笑 消声匿迹 盛气临人 |
2、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_____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______汉字,熟悉它们的内涵,是我们了解中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_______优秀的文化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B: 聚集 辨别 承接 C: 凝聚 辨别 承接 D: 聚集 辨析 继承 |
3、 | 选择对下列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1 )好读书,不求甚解。( ) A: 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对词句就不需要下太大的工夫了。 B: 喜欢读书,但始终不大能领会书中的要义和实质。 C: 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工夫。 D: 喜欢读书,但对书中的精神,就不需要下太大的工夫了。 ( 2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A: 他喝酒一定要喝尽,愿望就是一定要喝醉。 B: 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愿望就是一定要喝醉。 C: 他喝酒一定要喝尽,一定喝醉了才善罢甘休。 D: 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定喝醉了才善罢甘休。 ( 3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A: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即使去向人家要,他还是安然自若。 B: 穿上又短又破的外衣,缺吃少穿,但他还是安然自若。 C: 穿上又短又破的外衣,即使去向人家要,他还是安然自若。 D: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缺吃少穿,但他还是安然自若。 ( 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A: 不甘心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B: 不为贫贱而忧虑,也不想升官发财。 C: 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 不甘心于贫贱,也不想升官发财。 ( 5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A: 从这话看来,他应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B: 从这话看来,他就是指五柳先生呵。 C: 从这话看来,他是否就是五柳先生呢? D: 从这话看来,他无疑就是指五柳先生。 |
4、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不玩手机。 B: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为了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宜居滨海,各社区召开了多次“万人环境大清整”活动。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诸多问题。 |
5、 | 下列有关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写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一段经历,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B: 《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的病》这两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复杂的感情,其中有儿时对父亲的依恋,也有对病重的父亲的心疼。 C: 《水浒传》讲述的是农民起义的悲剧故事,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 D: 保尔·柯察金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执着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忠诚、无私的革命者。 |
6、 | 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修茸 凛洌 震耸 蜂涌而至 B: 决别 羸弱 竹蔑 千均重负 C: 选聘 滞笨 缈小 鞠躬尽萃 D: 班斓 取缔 稠密 忧心冲冲 |
7、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莅临(lì) 校补(xiào) 孱弱(chán) 气冲斗牛(dǒu) B: 黄晕(yūn) 逶迤(yí) 羸弱(léi) 龙吟凤哕(huì) C: 祈祷(qí) 菡萏(dàn) 阴霾(mái) 莘莘学子(xīn) D: 气氛(fēn) 绮丽(qǐ) 秀颀(qí) 义愤填膺(yīnɡ)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B: 喝采 五彩缤纷 阔绰 绰绰有余 C: 错失 张皇失错 具备 与日俱增 D: 潮汛 杳无音讯 脉搏 博学多才 |
9、 | 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B: 《战马》是“史诗战争三部曲”的终结篇。 C: 斯皮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D: 斯皮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
10、 |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B: 小信来孚 孚,信服 C: 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 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①事,自是羲皇以上人②。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③在,未抵柴桑④陌上尘。 【注释】①晋宋之间:东晋末至刘宋初,陶渊明生活的时代。②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③王、谢: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④柴桑:古县名,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故乡。 ( 1 )这首词从语言风格上“寓庄于谐”,与词前面小序中“________”一词相符合。( 2 )这首词作主要赞美了陶渊明怎样的人品和陶渊明诗怎样的特点? |
阅读《陈涉世家》,完成下列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宜枉驾顾之(前往 )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 C: 遂用猖蹶(因此) D: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张) ( 2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躬耕于南阳 贤于才人远矣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伤先帝之明 C: 而智术浅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 凡三往,乃见 去后乃至 ( 3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B: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文: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C: 孤不度德量力。译文:我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人。 D: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将怎么对我算计呢? ( 4 )下列语句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说明有才能的人往往自傲自信,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三顾茅庐,但侧重点不同,(甲)文是史书,只是一笔带过表示先主对诸葛亮的器重;而(乙)文是臣子写给君王的奏章,是诸葛亮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与对汉室的忠心。 C: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乙)文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天下计”,(甲)文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 (甲)文中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所指就是(乙)文叙述的三顾茅庐这件事。 |
散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绿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③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④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⑤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⑥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渣,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⑦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⑧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节选自朱自清《温州的踪迹》,分段略有调整。)
对于风的印象,始于高尔基的《海燕》,它是邪恶的,在暗夜里奔腾、呼啸,裹挟着苍白锋利的闪电,仿佛要吞噬毁灭世间的一切。还有那次西北高原之行,荒蛮的风掠地而起,卷起石块砸得车窗“啪啪”作响,车外黄沙苍茫,万物披靡,天地沉陷于无穷无尽的绝望之中。当然,风也有令人折服的喜悦,当它们一群群一排排整齐拂过田野,麦浪起伏,油菜花蝶影翩翩,那些巨大膨胀的身躯展现出惊人窒息的力量,掠过我无限敬畏的记忆长河。
但到了小巷这里,风便瘦了,瘦成细碎直朴的居家烟火。
那种瘦,宛若扬波折戟的鲸鱼突然遇见一条惬意安静的小溪,便不由自主地小了下去,小成一条温柔的金鱼,尾巴轻摆,柔风漾动。就好像城市里原本喧嚣桀骜的人群,入了小巷,瞬间变得低眉和气起来。女人挽着男人的手臂,沿着巷内小店一家一家逛,手袋挎在他们中间来回地晃,摇摇摆摆如晨风拂动风铃,两人欢悦的笑声“叮叮咚咚”撒了一地。有婴儿衣服挂在巷内居民楼的阳台上,轻轻晃动,淡淡乳香就顺着巷子蜿蜒弥漫开去。老人们簇在华盖如织的树荫下练唱《西厢记》,水袖袅袅,折扇翩翩,一缕缕风自举手投足间化为古戏里的悠长韵律。小巷内唯一想和风赛跑的,是眉梢青涩的少年骑脚踏车载着羞涩的少女慌慌张张从小巷里穿过,舞动的格子衫、飞扬的黑长发、MP3耳机一人一只,恍惚能听见是许飞的那首《夏天的味道》:“风吹过我的双脚,怀念夏天的味道……”
黄昏的时候,风是有颜色、有味道的。巷内空场处炭火烧烤闪烁猩红的光,袅袅青烟携一缕诱人的肉香荡漾得很远,木桌、藤椅、泛起泡沫的啤酒、活色生香的小菜,味蕾被挑拨得蠢蠢欲动,大街上的人群蜂拥着挤进小巷,而巷的那端,栀子花漫天漫地,簇成泼泼洒洒的一片白,风漫步而来,是浓而醉的花香。待到夜色迷离,人影疏浅,月亮沁出泉水的颜色,风也要睡觉了,蹑脚憩在巷内人家的窗台上,帘影轻舞,流苏忽闪,有一盆吊兰垂下细长的藤蔓,摇呀摇,摇出秋千的梦。
有的巷子很古老,窄窄的过道,青苔附满斑驳的石砖,爬山虎绽开大团大团的绿,遮去两边灰色的墙。风入了这百年小巷,发出轻微的“呼呼”声,时光瞬间寂静绵长起来。走在小巷里,心中总会有落寞衍生,百年之前有谁如我这般走过,是仗剑孤傲的书生?还是环佩叮当的萧娘?唐时风,宋时雨,都将化成时光长廊里一句瘦瘦的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真想与一人携手穿过这迤逦小巷,哪怕一夕苍老,贴近的心,总不会惧怕那“烟波江上”的离离愁绪吧?
即便在冬季,小巷的风也会瘦成一场白雪纷飞的纱帐,花朵从远空掉落,晶莹剔透,隔着触手可及的距离,一切都安静沉睡在小巷里,成为万籁皆空、意味深长的童话。唯有几个顽童踩出斜斜的脚印,仿佛踩出时光的印痕……
我居住的小巷尽头有一位爱唱歌的阿婆,躺在门口的摇椅上,牙齿松落,皱纹纵横,她太老了,老到只能在那里轻轻地哼:“人随风过,自在花开又花落,不管世间沧桑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风扬起她满头的白发,笑容在嘴角浅浅绽开,这个小巷如同她的人生,沧桑而又漫长,但早已将自己融进这个小巷的她来说,一城风絮,又何尝不是一巷烟云。
风从小巷的四季里飘过,透明的思绪里有着许多无言的故事,我希冀着,能在这种瘦瘦的风中一直走下去,没有尘埃迷离,无需奢华堂皇,远离喧嚣张扬,淡宕从容的走出生命一阕简单清雅的小词,默念,欢喜。
是了,巷很小,风很瘦,但却滋润着我们动人的故事,绚烂着自己惬意的烟火。
( 1 )从全文看,小巷的风景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①那种瘦,宛若扬波折戟的鲸鱼突然遇见一条惬意安静的小溪,便不由自主地小了下去,小成一条温柔的金鱼,尾巴轻摆,柔风漾动。
②有的巷子很古老窄窄的过道,青苔附满斑驳的石砖,爬山虎绽开大团大团的绿,遮去两边灰色的墙。
( 4 )你从文章最后一段中能够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并说说本段的作用。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