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关于圆周定理的句子表述简明的一项是( ) A: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个圆上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B: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C: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D: 圆上的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píng)息敛声的一刹那。 B: 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酝酿(yùn niàng),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C: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竹筛。下面撒些秕(bĭ)谷,棒上系(jì)一条长绳。 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āng)骗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适合不过了。 B: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 “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D: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
4、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 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C: 十四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挑剔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 |
5、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除了工作与物质的享受外,还需要有情趣,有精神上的慰藉与享受, , , , , , 。 ①王夫之就提倡诗应“亦理亦情亦趣” ②由“趣”生出旨趣、情趣、意趣、风趣、兴趣等一系从属范畴 ③中国古代审美中“趣”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 ④中国文人历来就很讲情趣 ⑤否则,生活就太枯燥、单调、寂寞了 ⑥无论诗、书、画、乐都讲究趣味 A: ④①③②⑥⑤ B: ④⑤①③⑥② C: ⑤③⑥②④① D: ⑤④③⑥②①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快乐微行动”,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很有意义。 B: 《中国诗词大赛》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存在问题的情景。 D: 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
7、 |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
8、 | 阅读文段,选出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①。”(《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注】①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B: 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 C: “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 D: 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
9、 |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B: 他酷爱读书,为了买书,他常常慷慨解囊 , 奔走于各大书店。 C: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D: 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10、 |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面对全球的新冠疫情,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 要密切关注它的发展动向。 B: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海阔难越,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 , 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C: 这里风景如画: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山泉瀑布,清幽佳绝……真是美不胜收。 D: 大剧院里,几位演员表演了话剧《屈原),他们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 , 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群芳过后西湖①好,狼籍②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A: 萧瑟凄凉 B: 清幽空阔 C: 雄浑壮阔 D: 明丽欢快 ( 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狼籍”“飞絮”“垂柳”三句写落红零乱满地、柳絮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B: 这首词描写“群芳过后”一片衰残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对春天逝去的悲伤愁苦之情。 C: “始觉春空”一句中,“始觉”是繁华喧闹消失后的顿悟之辞,“春空”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D: 作者在暮春的孤寂清冷中独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退居后寄情山水的闲适恬静的心境,有异于一般的咏春词。 |
阅读文言文,阅读问题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 1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 2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①执竿入城________ ②不可入________ ③但见事多矣________ ④遂依而截之________ (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初竖执之。 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 4 )简要概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迪。(不超过40字) |
①《猩猩嗜酒》是明代文学家刘元卿的一篇经典寓言,讲述的故事是:猎人为捕获猩猩,投其所好在路旁摆下香甜美酒作为诱饵。猩猩知道这是猎人设下的圈套,不去碰触。但闻到美酒飘香,便垂涎三尺,不能自制,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
②聪明的猩猩因贪恋美酒而丧失了自制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③自制力是一个人坚强意志的表现。楚庄王拒赴宴会,用坚强意志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也正因此他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是一个大烟鬼,他用过人的意志力克制香烟对他的诱惑,成功改掉恶习。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富豪之一。生活无处不诱惑,唯有靠坚强意志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成就大事。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糊里糊涂就成了欲望的猎物,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拥有长远的眼光和若谷的胸怀,凡事不冲动,遇事能冷静,真正做到清代书法大师翁同龢所说 “每临大事有静气”,为大局考虑,是一个成功之人应有的素养。蔺相如忍辱负重,不因个人荣辱而意气用事,避免与廉颇正面争锋,是重国事、看大局、识大体的格局体现。而最终,他以宽广的胸怀赢得“强秦不敢加兵于赵”的成果,也同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⑤自制力是一种人生成功的保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良习惯,不良言行,不一味地归于造化的安排,不给自己的恣意任性寻求借口,至少能让我们人生路少一点人为的崎岖障碍,多一点阳光和坦途,多一点丰富多彩的内容。
⑥《猩猩嗜酒》,所喻者大也。自制力好,是一个人强大人格的体现,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欲成大业,须有更强的自制力,愿与诸君共勉。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首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 3 )根据语境,请在第④段划线处补写一句话。母亲的额头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2014年3月18日)
( 1 ) 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 3 )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①④段画线的句。①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 4 )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请以“给力的一句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叙事完整,要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