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景德镇莱茵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陆游的《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 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hòu)猎 (yì)日 (1íng)角 安营扎(zài)
B: 推(sǎng) (xuàn)涡 枯(zào) 纷至(tà)来
C: (fǔ)媚 蛮(hèng) (jué)择 销声(nì)迹
D: (qiǎng)褓 汩(gǔ) 擦(shì) 目(xuàn)神迷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 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鞍山的空气更加清新。
4、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中曹操亲自率军四十万来到汉中督战。赵云采用法正的计策以逸待劳,打败了曹军名将夏侯渊
B: 吕布“辕门射戟”以精湛的箭法平息了刘备袁术之间即将爆发的一场战争。
C: 《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诗意与哲理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
D: 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以其独立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5、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C: 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腿,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
D: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6、

下列对《小王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B: 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小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
C: 小王子遇到一条金色的蛇,小王子用耐心驯服了蛇,与它结成了亲密的朋友。蛇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
D: 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充满欺骗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7、下面哪句是道家语( )
A: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B: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 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
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8、根据句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宋代卢梅坡的《雪梅》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

A: 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 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 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D: 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9、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gèng) 狩猎 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
B: 干(gù) 炽热 尽态极(yán) 万恶不郝
C: 花(pǔ) 荫蔽 锐不可(dāng) 粗制烂造
D: 睢(zì) 取缔 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先生的作品。
B: 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C: 巴特农神庙是古埃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彰显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D: 毕淑敏是内科医生,也是著名作家。著有小说《红处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金陵图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1 )一、二两句写出了“金陵”怎样的特点?

( 2 )诗的三、四句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此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丙)白浮游四,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写成“落梅花”。③宰:指县令。④辟:召,征召。

( 1 )下列对甲、乙两首诗理解不正确项是( )
A: 两首诗歌都是七言绝句,写法相同,都是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甲诗首句选择“杨花”“子规”两个意象,写景兼点时令,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C: “过五溪”“去长沙”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 甲诗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使者,乙诗由听到《梅花落》的笛声联想到漫天飘落的梅花,都体现了李白诗歌想像奇特的特点。
E: 李白写过很多首表现友情的诗歌,比如送别孟浩然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赠给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浮游四\欲行(《狼》)
B: 至庭下\下车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C: 卧庐山\年与驰(《诫子书》)
D: 不姓名\诫子(《诫子书》)
( 3 )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B: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C: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D: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 4 )甲诗中的“寄”和乙诗中的“望”两个动词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5 )乙诗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 , 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天的芭蕾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 1 )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 2 )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 3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 4 )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吗,完成第1—4题。

乡村一树寂寞红

杜忠书

“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秋天的下午,阳光暖暖的照着,凉凉的西风吹着,吹皱了一池秋水,吹蓝了明净高远的天空,吹红了一树树的柿子,也吹起了游子满腔思绪。

当柿子红了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柿子。家乡的柿子犹如一串串红红的“灯笼”总在眼前闪烁,柿叶如同一面面“红旗”总在眼前飘扬,一幅幅“柿”情画意总在眼前浮现,那些温(xīn)的回忆悄无声息的弥漫开来……

每到春天,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柿树娇嫩的枝条从树上钻出来,青翠欲滴,煞是好看。不几天,柿树就开花了,花很小,有黄色的,有橙黄色的。花朵虽小,但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朵朵似娇俏可人的小姑娘。

点点的清香氤氲,偶尔有蝴蝶飞来,萦绕其间;间或蜜蜂来访,流连其中。一阵春风细雨,满地落花。这可让孩子们高兴坏了,女孩子就用马尾巴草把柿子花一朵一朵的串起来,编成花环,带在头上;做成手链,带在手上,或者串一串长长地,制成花冠,那(yǎn)然就是花仙子了,个个心里乐开了花。

夏天,墨绿的叶子覆盖了全树,青色的小柿子顶着帽子藏在树叶里,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你很难发现它们。整个初夏,柿子顶着帽子躲在绿叶间,同绿叶儿们一同长大。我们就在树下玩耍,欢闹声中,盛夏已过,秋像藏猫猫的顽皮孩子,一下子窜到面前,调皮的笑着,伴着鬼脸。再看柿树,青涩的柿子,已慢慢的变成橘黄色,像刚学会变脸的顽童,狡(xiá)的笑着,站在枝头,跳着,闹着,直到把枝头压弯了才肯罢休。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深秋时分,柿子树上的叶子慢慢地变红了。从远处看,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美丽极了。青绿的柿子变成了金黄色的,霜降到了,柿子慢慢地由橘黄变得红通通了,霜降过后,树叶开始凋零。黄柿子慢慢被秋风染红了脸蛋。柿叶,红中透绿,绿中带黄,一片片随秋风飘落,又经过几场银霜,当你想要留恋那一树红叶,它却早已落光,只剩一树红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漂亮的红灯笼似的,又像一个肥嘟嘟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火红的柿子,挂满了秋的情愫,点燃了秋的色彩,装点着秋亮丽的风景,深秋柿子红,柿柿如意,红了人们的心情。秋天渐行渐远,满树红通通的柿子,软软的,像极了娇美的小姑娘,羞答答的抿着嘴,偷窥着偶尔路过乡村的面孔。 

童年的柿树伴随移民搬迁的进一步深入,寂寞孤独地守望着乡村,缺了人们呵护,村里的那些柿子树,叶子都疏疏落落的了,有点干枯萎顿的卷着,树上柿子高悬,没人采摘,成了鸟雀们的美餐。秋风乍起,一阵阵的寒风吹过,红红的柿子摇(yè)枝头。有些柿子在树上呆得不耐烦起来,便扑通一声,坠在地上,钻进草丛。唯有那些美好记忆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时时温暖着游子的心。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只有那一树火红的柿子寂寞的挂在枝头。

这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令人伤感。忽而一只喜鹊,从云层飘摇而至。它缓缓地绕树顶飞了一圈,幽幽飞落于那一树柿子树上,轻轻地喙了两口,忽地抬起头来,“佳佳”地叫着,似在呼朋引伴。不一会儿,就飞来好多喜鹊,兴高采烈的喙着,叫着。哦,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教师报》2015.3.25)

( 1 )根据文中的注音填写汉字。

温xīn(________ ) yǎn (________ )然 狡xiá(________ ) 摇yè( ________ )  

( 2 )这篇散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家乡柿子树景色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

①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

②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 4 )章题目“乡村一树寂寞红”有什么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当今人们常常在微信、QQ聊天时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常常在朋友圈里用照片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人认为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有人则对此表达了忧虑。

上述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600至8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