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殷红(yān) 嗥鸣(háo) 污秽(huì) 仰之弥高(mí) B: 红妆(zhuāng) 自矜(jīng) 菌子(jūn) 酣然入梦(hāng) C: 镐头(gāo) 修葺(jì) 孱头(càn) 屏息凝神(bǐng) D: 谰语(lán) 校补(xiào) 震悚(shǒng) 晌午饭(shǎng) |
2、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二章)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B: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列子《杞人忧天》)译:祀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 D: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译: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中国现在所取得的成就,有中国台湾媒体人感叹:当今盛世,亘古未有! B: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内容丰富,需要我们反复咀嚼 , 才能从中提升心智,感悟人生。 C: “中国阅兵第一刀”霸气精致,而且刀一出鞘锋芒毕露 , 不愧为国刀。 D: 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不只是作者悲天悯人情感的宣泄,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4、 | 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你如何真诚地向他(她)道歉呢?得体的一项是( ) A: 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C: 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D: 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2年春晚节目《鼓韵龙腾》的字幕解说词:“鼓是人类最早的音韵之一……”B: 我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是三年来最好的一年。 C: “哈佛小子”林书豪凭借刻苦的努力,热情的态度,乐观的心态,强大的自信,终于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 D: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舞台互联网,让现代中国人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
6、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
7、 |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风、雅、颂。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B: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作者魏学洢是明末人。 C: “黄发垂髫”是成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老人和小孩。 D: 吴伯萧的《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
8、 | 下列各句对比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迁客骚人的情怀与“古仁人之心”对比。 B: “春和景明”的美景与“淫雨霏霏”的悲凉对比。 C: “感极而悲”与“其喜洋洋”两种心情对比。 D: “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比。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事,以坚毅战胜顽强,以真理战胜愚昧。 B: 傅雷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砥犊之情。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D: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奔放,有秋的成熟,也有冬的萧瑟。 |
10、 |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羽——败走荆州 B: 曹操——割须弃袍 C: 诸葛亮——六出祁山 D: 吕蒙——白衣渡江 |
古诗赏析。 ( 2 )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衡阳雁去” 不是说大雁从衡阳飞走了,而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了。 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 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①尝射于家圃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③子乃曰可教射________ ④而不以善息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 B: 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C: 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D: 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岂汝先人志邪? ( 4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 )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
公路是现代社会的镜子
①公路是一个最需要讲求先后秩序的场所,否则必然导致交通效率低下,交通事故频发。因此,我们在公路上设定并分配了路权,如转弯让直行的规则等。谁拥有路权,谁就有优先通过的权利。
②一般情形下,有路权的人没有让路的义务;相应地,无路权的人,有不干扰拥有路权的人的义务,这是世界公认的基本交通规则。更重要的是,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要遵守这种规则,给其他人以稳定的预期,使拥有路权的优先安心、快速通过,这是形成良好而有效的交通秩序的前提。
③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繁忙的交通,对他人遵守规则的预期,在保证交通顺畅方面显得极其重要,但这种预期的形成却非常不易。因此,谁破坏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预期,就应该重罚谁。影响路权拥有者正常通行的随意变道行为,不仅破坏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预期,还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法律对随意变道等违法行为的责任设定相对较轻,责任落实也存在证据障碍。现在,随着行车记录仪和摄像头等固定证据的设备日益增多,法律因缺乏真相而不能实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更需要在责任的设定上做出综合权衡。
④从制度层面看,人的公共意识虽然体现了道德水准,但其形成和固化有赖于法律的约束和引导。成都发生的男司机殴打女司机事件中,女司机随意变道,双方极端“路怒”,完全不顾及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显示了公共意识的极度缺乏。交通规则要求,公路上的变道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虽然随意变道、强行超车等现象平常较为多见,大家似乎见惯不怪,但无论作为一种交通规则还是公共场所的规则,不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是最基本出发点。而“路怒”的双方把公共领域作为争斗的场所,当他们开始在马路上竞逐时,已经不是民事纠纷的双方,而是严重的违法者。这种行为的危害公共安全属性非常明显,法律应该予以严惩。
⑤公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公路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其他领域也会存在。社会的正常运作需要规则,规则需要被遵循,在与他人交往或交易时,如果不能产生安全预期,社会的运行成本必然高昂。而缺乏公共意识的行为目前并不少见,如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广场上集体扰民,马路上随意变道、“路怒”行为等。一些人仅关注一己私利,把公共场所视为私域,无视他人存在,不尊重他人权利,这是公共场所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为维护公共场所最基本的秩序,我们随时需要回答:在公共场所,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产生了消极影响?是否给予了他人规则会被遵循的安全预期?
在塑造国民的公共场所行为规范方面,制度应该更有作为。需要强调,公共场所的行为不仅影响到他人,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08日05版)
( 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怎样的观点?古诗欣赏,回答下列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请以“这很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