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宣威九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 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 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 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 “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闲适。”这句话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C: 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耄耋——百岁。
D: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这句话属于条件复句。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B: 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赏不已。
C: 电影《战狼2》屡破记录,实力拯救低迷的七月票房,为国产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导演兼主演吴京也成为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D: 《奔跑吧,兄弟》是一档收视率较高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播出时万人空巷 , 很多人都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C: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D: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5、下面一组句子里的空格内,哪句里可以用问号( )
A: 安排工作了吗_____这批转业来的同志?
B: 1958年,到处放“卫星”,人家问陈永康一亩地能打多少斤水稻_____他老老实实地说,只能产1100斤,多一点不行。
C: 她的大名叫凤英,还是个团支部书记呢_____
D: “这是什么意思_____”觉民半惊讶半玩笑地问,“你将来不也是绅士吗?”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他问得很突然,我也随便反问了一句,“你可是真的没有骗我?”
B: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C: 《记钱钟书与〈围城〉》这本书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 最近,扬州市房交会上展出了不少新的楼盘:名门一品、揽月豪庭、西湖公馆……
7、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诀别 冷冽 人声鼎沸 花团锦族
B: 憔悴 轻捷 翻来复去 大汗淋漓
C: 遮蔽 烂漫 喜出望外 呼朋引伴
D: 娇媚 签赏 风流倜傥 花枝招展
8、下列表述中简明准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她是亚洲最长寿的妇女。
B: 今天下午,你在校门口等我,不见不散。
C: 我明天有病不能上学。
D: 他告诉老师明天不去春游了。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最美的100首传世诗词》一书中每首诗词都配有一幅美妙的诗意图,形象阐释诗词内容,文图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B: 2月16日,中国足坛的“黑哨”风波结果一出就引起了网民强烈的轩然大波 , 九层网民认为判轻了。
C: 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
D: 今天下午,南京城雨过天晴,夫子庙花灯市场人声鼎沸 , 前来赏灯、购买花灯的市民和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10、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náo) 凿(ruì) 五(xíng) 聒不舍(qiǎng)
B: 于(dān) 渎(xiè) 桥(jiàn) 一黄土 (póu)
C: 褓(qiǎng) 进(pián) 昏(yùn) 而不舍(qiè)
D: 狡(xiá) 扶(yè) 立(chù ) 首低眉(hà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完成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云上,便诗情到碧霄。

( 1 )赏析划线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 2 )请从题材、景致、情思、意境、艺术手法方面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1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本在冀州南,河阳之北/友人惭,下车引
B: 箕畚运渤海之尾/皆以美徐公
C: 河曲智叟以应/文叔为白衣时,臧匿死
D: 惧其不也/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2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且:________

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________

③杂然相 许:________

蛇之神闻之 操:________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________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________

( 4 )对于愚公移山历来毁誉不一,你认为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轻松读经典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④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⑤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⑥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⑦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
⑧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节选自《简单议论文阅读与欣赏》)

( 1 )通读全文后,回答:怎样读经典,作者的观点是:

( 2 )从读经典的角度说,怎样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

( 3 )从读书的目的来说,第(9)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读经典的轻松”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热干面

李佩红

①“等你好了,我请你吃热干面。”

②这句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漫画上的话,顿时让我这个新疆人泪目。它就像在说请新疆人吃拉条子,一听便能找到自己的根。

③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像孩子迷恋妈妈的怀抱,与其说是一种日常习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欢,不如说是一代代人沉淀在骨子里的文化。

④我最早知道武汉是从毛泽东的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知道“一线”即京广线,“两江”即长江、汉水,“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知道武汉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湖北九省相通,是龙兴腹地、九州通衢之地,也是多年以后的事了。但我知道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两句字缝里渗出水雾似的旷古悲情。我还知道汉正街,是因为读池莉的小说。仅此而已,这是我对武汉的全部认知。我的生活圈子在中国西部的新疆,祖上三代也找不出一个武汉的亲戚,武汉这座城市一直在我的视野外,就像一个陌生人。

⑤时间的指针“嘀嘀嗒嗒”走到2005年。

⑥那一年我儿子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几经商量,确定选择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去学校看望儿子必经武汉。那是我第一次去武汉。游过黄鹤楼,逛过汉正街、汉江路步行街,我已累得腿脚发软。随便找个小食摊儿坐下,正不知吃啥,一位手拿锅铲、身穿围裙的中年男人热情地说,妹妹,来碗热干面吧,来武汉不吃热干面等于没来。

⑦我拿出新疆人的豪爽回应,好,来一碗。

⑧他的街边店挺简单,一个小推车,推车上放着各色调料,旁边烧一大锅滚水,一张小矮桌,几把小凳子。在我之前已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吃着热干面,不知是辣的还是烫的,他们嘴里直“呵呵”喘气,让我想起爷爷顺着碗边喝玉米糊糊的样子,那种满足感,好像全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眼前这碗饭,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吃出了幸福感”。我站在摊位前,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男人抓起一大把不知上面抹着什么油光光的熟面投入笊篱,再把笊篱放进滚水里,没一会儿就把烫热的面倒进碗里,将麻油、榨菜丁、虾皮、酱油、味精、胡椒、葱花、姜米、蒜泥飞速地舀进碗里,动作老练而精准,最后将调好的芝麻酱浇到面条上,搅拌均匀,并很体贴地问我,辣椒要多还是少。

⑨我一向胃弱,不敢吃太多辣椒,忙说,嘎嘎的一点。

⑩嘎嘎的一点。他重复着我的话,虽然没听懂但已经意会。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⑪第一次吃热干面的感受太强烈,以至于十五年之后,舌尖仍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那种香喷喷、热乎乎的味道。

⑫2013年再去武汉,热干面自不可少。它物美价廉,顿顿吃也不烦,像新疆凉皮子,是百姓的吃食,最接地气。热干面吃得多了,自然能吃出微妙的差别。

⑬蔡林记的热干面在武汉名声最大,是武汉家喻户晓的老字号。他们家的热干面,爽滑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未食而乡情浓浓,诱人食欲;食之则香飘四溢,回味无穷”。蔡林记热干面的黑芝麻酱非常香醇,我爱吃这种黑芝麻酱拌的热干面。除此之外,长子热干面、三毛热干面、蔡明纬热干面在当地也都家喻户晓,且各有各的特色。

⑭在武汉,我最喜欢随意转悠,遇到一个小摊儿,看着顺眼,肚子也正好需要,便坐下来吃上一碗热干面。有的香辣,有的咸香;有的面软,有的面硬。对我而言,每一碗热干面都是我与这个城市永不重复的相见,无论怎样,每一次遇见都是此生最好。

⑮离开武汉后我再没有吃过热干面。在家尝试着自己做,但均以失败告终。食物与一方水土有着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如落在笔端的文字,词节再精准,也很难描摹内心的微波。

⑯2020年,疫情的变化与发展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热闹繁华的武汉变得凄苦而清冷。但在一个网络视频中,一个小店儿仍在卖着热干面,在店面和顾客之间搭一块滑板,将做好的热干面装在饭盒里,再放在滑板上轻轻往前一推,快递小哥在另一端接住,热干面就通过这种方式送抵武汉人家,让普普通通的武汉人内心天地辽阔、万物蓬勃,在淡定与焦虑中咬牙挺住,等待疫情结束推门迎春。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6日第14,有改动)

( 1 )文章以“武汉热干面”为线索,写了哪几件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 2 )第①②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 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品味其表达效果。

①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②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 4 )作者为什么喜欢热干面?
( 5 )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