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济南齐河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辞令,如《曹刿论战》详写战前与战后的人物语言,很好地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格列佛游记》主要记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地的遭遇。
D: 《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是清朝小说家。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B: 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小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大方之家呀!
C: 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 , 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D: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借花献佛 , 到花店买了一束鲜花送给你,祝你生日快乐。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②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③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④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B: 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
C: 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D: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后,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5、在下面句子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 000万吨,_______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__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 因为 所以 而且
B: 既 所以 从而
C: 因为 又 而且
D: 既 又 从而
6、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

___①___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___②___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___③___常常不知所措了。

A: 既然 但是 就
B: 因为 但是 就
C: 因为 但是 却
D: 由于 但是 却
7、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中不至,是无信 思而不学
B: 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师矣
C: 知者不如好之者 左将军王凝妻也
D: 吾十有五而志我如浮云
8、

选出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旗(jīng)   城(pù)   言(qì)
B: 石(jié)   布( bào)  恍(hū)
C: 仿(mó)   弱(cuì)   抽(yē)
D: 沙(yǎ)   越(zhuó)  信(yǎng)
9、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荷兰王后访德期间,靓丽的时装上赫然镶嵌着类似纳粹的万字符,引起了轩然大波
B: 经过十六个小时的浴血奋战 , 英勇顽强的消防官兵终于扑灭江苏德桥仓储大火。
C: NBA常规赛进入最后一天,湖人坐镇主场迎来了万众瞩目的科比谢幕演出。
D: 对于这种小虫子,我起初不以为然 , 但是后来发现脚踝和手臂多处被叮咬。
10、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非亭午夜分
B: 湍绿潭 可以调琴,阅金经
C: 实是界之仙都 夕日
D: 归雁胡天 月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田 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 1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 2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 1 )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以 吾 一 翁 老 于 此 五 物 之 间 是 岂 不 为 六 一 乎

( 2 )给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而屡其号________ A.改变 B.交换

②吾知名之不可逃________ A.坚决 B.本来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 4 )【甲】文结尾如何点明太守身份?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欧阳修在滁州与在颍州时心态的变化。

链接一: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链接二: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 , 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①谢事:辞官)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 把“羽扇纶巾” 的 “纶” (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拂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 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 3 )第③、④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 )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 ②③之间
B: ③④之间
C: ④⑤之间
D: ⑤⑥之间
( 5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①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名词②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①公布,宣布(文告等)。②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 公布(事情的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毛女》选场

黄家后门外。

喜儿从后门逃出。天上星光闪闪。

喜儿(跌倒又爬起)

(唱)他们要杀我,他们要害我,

我逃出虎口,我逃出狼窝!

娘生我,爹养我,

生我养我我要活,我要活!(跑下)

黄世仁、穆仁智拿绳子追上。

黄世仁:老穆,快追!

穆仁智:唔!

黄世仁:顺着这条路追下去,前边是一条大河,她跑不了!

两人追下。

大山高耸,河水汹涌,河边有苇地。

喜儿跑上。

喜儿:(唱)向前走,不回头,

我有冤哪,我有仇。

他们害死了我的爹,又害我,

烂了骨头我也记住这冤仇!

前面河水声。

(唱)耳听见流水哗啦啦地响,

眼见一道大河闪星光。

大河流水向东去。

看不见路,我走向哪里?

(惶恐焦急,忽听见背后有人在追)哎呀!后边有人追来啦!(一退,一脚陷到河边泥里。拔出脚来,鞋子陷脱。追的人已近,来不及拾鞋)那边有个苇子地,我快藏起来!(爬进苇地)

黄世仁与穆仁智追上。

黄世仁:老穆,看见没有?

穆仁智:没有!

两人搜寻。

黄世仁:前边就是大河,她能跑到哪儿去?

穆仁智:两边山陡,没有路呀!

黄世仁:一个打得半死的丫头片子,她跑到哪里去?

穆仁智:少东家!她跑不了!

两人又搜寻着。

穆仁智:(忽然发现一只鞋子)哎,少东家,这是喜儿的鞋子吧?

黄世仁:(接过一看)对,就是她的鞋!

穆仁智:那她是跳河死啦?

黄世仁:唔,跳河死啦。(放下心)哼!这是她自己找的。倒省了咱们的事啦。老穆,咱们回去吧,以后有人问,就说她偷了咱家东西跑了,这事不要叫人知道!

穆仁智:对!

两人从原路走下,

喜儿从苇地里出来。

喜儿:(唱)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

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

我不死,我要活!

我要报仇,我要活!(向万山丛中,急急跑下)

( 1 )文中画横线句属于________描写。
( 2 )找出喜儿在黄世仁、穆仁智紧追下,惶恐焦急寻找藏身之处的动词,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 3 )听穆仁智说出喜儿“是跳河死啦”,黄世仁“放下心”,这表明他怎样的本质?
( 4 )“以后有人问,就说她偷了咱家东西跑了,这事不要叫人知道”,这表明黄世仁怎样的性格特征?
( 5 )从喜儿的唱词中,可以看出喜儿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半命题作文
题目:找回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②自命题作文。
“告别”意味着离别、分手。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告别懦弱,我们走向坚强;告别青葱岁月,我们日趋成熟;告别昔日师友,我们开启新的征程……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告别”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