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 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 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 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 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渊薮(shǒu) 悼(dào)念 呻吟(yín) 热忱(chén) C: 玄奘(zàng) 唠叨(dao) 蜿(wǎn)蜒 摒(bēng)弃 D: 戳穿(chuō) 羼(chàng)水 滞涩(sè) 抑(yì)郁 |
3、 |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在形体演变的历史上出现过五种正式字体和两种辅助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应在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临摹名家的书法作品,要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①楷书也叫正楷,是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不连接。 ②篆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称齐整、较容易书写。 ③甲骨文是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④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种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的字体。 ⑤行书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分为行楷和行草。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点长盛不衰。 ⑥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它是一种书写效果庄重、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的字体。 ⑦金文主要是指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A: ③⑦①②⑥④⑤①B: ⑦③②⑥①④⑤ C: ③⑦②⑥①④⑤ D: ⑦③②⑥④⑤① |
4、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过故友旧居 [唐]许浑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 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 珠盘凝宝瑟,练席递华觞。 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公子宅”即题中的“故友旧居”,点明了往年宴会举行的地点。 B: 从“夜宴"“疏翠”“早莲”等词语可以看出,宴会举行于初夏的夜晚。 C: 本诗领联描绘了夜宴环境的优雅,颈联则突出了夜宴陈设的华贵。 D: 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春草生机勃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除,使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B: 据调查,当今世界,近二百个左右的国家的青少年正在通过网络、影视等媒体来认识生活,由此形成自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考并确认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C: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D: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的心血。 |
6、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部小说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 ②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 ③小说还记录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启示。 ④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 ⑤《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A: ⑤②①③④ B: ②⑤①③④ C: ⑤③④①② D: ②⑤③①④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噤 暇想 张皇失措 豁然贯通 B: 琐屑 烦躁 重蹈覆辙 穷愁潦倒 C: 愧怍 荒僻 根深蒂固 物竟天择 D: 蓬蒿 家醅 诚惶诚恐 无可质疑 |
8、 | 下列横线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斯诺于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 南开大学。 B: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大胡子,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C: 《红星照耀中国》文中写到林彪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也是一个很不讲究外在的一个人。他甚至当着斯诺脱下裤子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不拘小节的程度感到惊叹。 D: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 毛泽东 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 ,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ɡ) 作揖(yǐ) 矫柔造作(jiǎo) B: 蜷伏(quán) 愧赧(hǎo) 自渐形秽(huì) C: 豢养(huàn) 褴褛(lǚ) 孜孜不倦(zī) D: 宽宥(yǒu) 星宿(xiù) 强聒不舍(ɡuō)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019年12月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不忘初心”高居“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榜首,这句话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报告中 宣告:“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都应当 初心、 初心、 初心。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A: 庄重 寻找 保持 牢记 B: 庄严 寻找 牢记 保持 C: 庄重 牢记 保持 寻找 D: 庄严 牢记 寻找 保持 |
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之情。 |
童 趣 (1)徐喷以烟 (2)鞭数十(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昂首观之 C: 使之冲烟而飞鸣 D: 驱之别院 ( 3 )翻译句子。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马的趣话
①马是人类挚友,它自远古走来。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即有“马”字;《诗经•周南•汉广》篇有云:“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足以证明其追随人类已有数千年之久。在传统社会里,马之地位举足轻重。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而马居其首。其价值远远超出代步、耕田、拉车、征战等实用范畴,而升华为文化方面的多重意义。
②马是财富象征。《论语》中记载,孔子曾以“有马千驷(即四千匹)”来形容齐景公之富有;《孟子》中记载,孟子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表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马所占有之突出地位,也可说明马是财富与实力的重要体现。
③马有崇高声望。三国时吕布骁勇无敌,刘关张三英围攻尚不能胜,当与有坐骑名赤兔者助之颇有关系。时人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语,足见良马有与英雄并驾齐驱之资格。
④马可代表人杰。相传有名伯乐者长于相马,世人便将善识贤才者以伯乐名之,足见人杰骐骥之相类也。
⑤马具高尚品德。据传,有古人乘马出行,坠入山涧而不得出,其坐骑非但未乘机逃逸,反而将缰绳垂下,主人借此而脱离险境,从而留下“马有垂缰之义”的千古美谈。
⑥马性自强不息。其表面性情温顺,然与同类竞争时多不甘落伍。赛马场上不乏力尽筋疲,倒地而死之强者;马虽默然无语,但大都不屑于偷懒耍滑,而是任劳任怨。昔日沙场之上,多有战马遍体鳞伤,但仍奋力向前,终致力竭而亡。因此,此辈多可赢得死后哀荣,不乏以将军之礼而葬之者。
⑦马与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似乎马亦理解士子之欢乐;仕途失意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好像马也懂得离人之痛楚。
⑧马看似愚騃木讷,实则聪颖异常。据《韩非子•说林》记载:春秋时,管仲从桓公率齐师北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若走错方向,全军必覆没于莽莽荒原之中,死无葬身之地。管仲急中生智,献计曰:“老马之智可用也!”恰有老马数匹,便放之前行。此辈心中果然有地图一帧,高瞻远瞩,沉着冷静,昂首阔步,似信步于闲庭。将士紧随其后,亦步亦趋,遂得以走出绝境,转危为安,从而留下“老马识途”之佳话。
⑨马之俊美,在形体不在面容。其腿长体健,肌肉发达,鬃毛如瀑,长尾飘洒。行则悠然自得,志酬意满;奔则四蹄腾空,绝尘而去。草原之上,万马竞跃,诚生命洪流之起伏;沙场之中,千骥嘶鸣,真冲天豪气之跌宕。
⑩ 。其眼大而无神,耳小而猥琐,再配上毫无表情之长脸一张,若只睹其面,唯当以“因可爱而美丽”来诠释。据传,北宋名士苏东坡之脸甚长,时人有“马面”之讥。苏小妹曾赋诗形容其兄曰:“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此句用来形容马面之辽阔,亦无不可。
(材料一)
新华社武汉1月29日电(记者谭元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这是这家研究所29日对外公布的消息。
据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1月23日发表文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极其可能的蝙蝠起源》,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
这篇文章首次证实了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这为后续病毒致病机理、病毒溯源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华社2020年1月29日)
(材料二)
蝙蝠是很多传染病的元凶,像埃博拉病毒都有可能从蝙蝠的身上传播给人类,但是为什么它们有这么多病毒自己却安然无恙呢?研究人员对蝙蝠做了研究。大家是否听说过“干扰素”这个词,它其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身体被细菌或其他病毒侵入的时候,干扰素就会给身体发送信号,能够通过一系列步骤让基因制造各种反应对抗疾病,而蝙蝠身上的干扰素虽然要比人类的少,但是它们却可以携带多种致命病毒而活的好好的。
人类的干扰素有十多种,其中1类干扰素作用是比较大的,也是被研究的最多的,如果人类的身体被病毒入侵,这个干扰素就会马上行动。这种干扰素还是很有用处的,功能还不少,其中一种功能就是对基因的转录,将DNA的序列变为可以抵抗这些细菌的蛋白质用于激活免疫系统。有一种“杀手细胞”专门在体内巡逻,就是人体的治安管理员,找到坏的细胞壁,然后让这种细胞释放出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破坏细胞的细胞壁,就可以停止它们的分裂,让它们走向死亡。
因为蝙蝠身体里的干扰素的数量和类型都远少于人类,但是至关重要的1类于扰素都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充斥在细胞内,而人类的这种干扰素只有在身体遭遇到病毒入侵的时候才活跃。蝙蝠的免疫系统做到了高度警觉,随时准备着。所以蝙蝠可以携带多种病毒依然不会生病死亡。如果人类要是有蝙蝠的这种免疫系统,那就可以少生病,人类也就更加长寿了。
(材料三)
在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习俗运用“蝎、福”字的谐音,蝙蝠从读音甚至可以寓意为“遍福”,并将蝙蝠的飞临,结合成“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
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各种食虫蝙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对人类有益。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用。经过加工的蝙蝠粪被称为“夜明砂”,是中药的一种。蝙蝠还是人类研究动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对象。借助仿生原理,人类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制造出了雷达。
(新华网)
( 1 )下列对材料一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请你以“年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