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六位央视知名主持人同台亮相,广泛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将“广泛”放在“大家的”之后) B: 综艺节目深受大家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C: 《中国机长》模仿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遇险事件,用电影的形式为观众再现惊心动魄的备降情景。(将“情景”改为“场面”) D: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使”前加“能否”) |
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B: 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C: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文章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全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欢乐之情。 D: 《二十四孝图》选自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重点描写了自己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 D: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天上的街市》《我爱这土地》。 |
4、 | 下列句子中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
5、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B: 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C: 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 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
6、 | 下列划线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B: 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ì) C: 绯红(fēi) 芋梗(gěng) 发髻(jì) 系住(jì) D: 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 |
7、 | 选出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会宾客人宴(举行宴会,动词) 几欲先走(逃跑)B: 侧目(用眼看,动词) 宾客意少舒(不多) C: 指其一端(一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D: 几欲先走(音jī几乎) 一抚尺而已(罢了) |
8、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 《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B: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 《再塑生命》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之一。 D: 《醉翁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9、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要承受那么多的失落,缺乏了一点简单的专注。 C: 不能承受追求的失落,缺乏了所有的失落。 D: 只要追求承受的失落,缺乏了专注的愿望和信心。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诫子书》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B: 自从兴化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兴化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C: 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五律是李白赠别家乡之作,诗题点明内容“送别”,并交代了家人送别的地点。 B: 首联侧重叙事,写自己从遥远的蜀地乘船来到荆门,这里属于古代的“楚国”。 C: 颔联从舟行者的角度写沿岸及江面景色的变化,境界开阔,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D: 颈联写夜景,上联以水中月影如镜侧面表现江面的平静,下联写云彩变幻,想象奇特。 ( 2 )请分析尾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猷(yóu):王羲之第五子。②眠觉:睡醒。③剡(shàn):剡县,今绍兴嵊州市。④经宿:经过一夜。 ( 1 )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①造门不前而返________ ②吾本乘兴而行________ ( 2 )从王子猷“造门不前而返”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同“邀”)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葫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 1 )(游记·游踪)阅读全文,跟随作者的游踪,感受作者笔下雨天西溪的野趣,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读一读下列句子,分析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 , 又匆匆的别了。
( 3 )(游记·构思)大志和小志就这篇游记的构思展开热烈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他们的对话。
大志:本文只要写西溪的晴天景色和雨天景色就可以了,第一段写西湖景色不是离题了吗?我认为去掉该部分,文章主体——西溪的晴雨更突出。
小志:不,我认为该保留,________
( 4 )(游记·雅兴)阅读游记,需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请借助知识卡片,并结合作者一行人晴天游西溪富有雅兴的经历,联系你的出游体验或阅读积累,阐述你对出游“雅兴”的理解和思考。
知识卡片
雅兴:高雅的兴趣、兴致。
寻五柳之先生,琴尊雅兴。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唐)牟融 《游报本寺》
古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好云游天下、好博览群书、好饮酒喝茶、好书画琴棋、好品诗论文、好细察精思、好高谈阔论……综观其多才多艺、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你会发现其内涵相当丰富,风雅而有情趣。
访 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 ),更有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
山包上雪很厚,一片凹的凸的地也没有;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往日里,那是个大草坝,上面有着青茵茵的草,草里长着花,黄的,红的,紫的,蓝的。可如今,雪埋得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是一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汽,蒸汽是什么,蒸汽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 )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
→________
→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
→________
→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 3 )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①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②我们都哑然笑了。
( 4 )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