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静(mì) 炽热(zhì) 田(pǔ) 高入云(sǒng)
B: 静(jì) 林(yīn) 沉(qìn) 惟余莽莽(máng)
C: 禁(gù) 褓(qiáng) 风(shāo) 如油膏(rùn)
D: 妖(ráo) 喧(rǎng) 留(zhì) 成吉思汗(hán)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且介亭杂文》、《呐喊》。
B: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从晚上八点左右开始,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D: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河阳之北”的“阳”指黄河北岸。
3、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 , 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 , 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A: 而两狼并驱如故。
B: 久 , 目似瞑,意暇甚。
C: 禽兽变诈几何哉?
D: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历史学家陈垣说过:“人的学问最终是一个书目。”这句话仔细琢磨起来很有深意,关于从事研究的人,学术的门径非常重要,书目就是迈入学术大门的钥匙。
B: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C: 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熟视无睹。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D: 在全市高中学生组足球比赛中,虽然他不小心犯规得了一张黄牌,但相对于用2粒进球为球队锁定胜局来说,那是不足为训的。
6、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极具社会讽刺性的喜剧,剧本主要以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为主题,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D: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7、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星宿(xiù) (biāo)悍 鳞次(zhì)比 面面相(qù)
B: 酷(xiāo) 愤(mèn) 提心(diào)胆 言简意(gāi)
C: 戏(xuè) (ɡuān)巾 略胜一(chóu) (kè)尽职守
D: (piě)见 (diàn)污 惨绝人(huán) 高屋建(lǐnɡ)
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言(zhēn) 守(kè) 带(qiè) 巾(lún)
B: 恶(zēng) 拜(è) 存(xù) 恣(suī)
C: 怪(chēn) 星宿(xiù) 如(pì) 然(wǎng)
D: 愧(nǎn) 作(yī) 云(lí) 桥(zhàn)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果一旦社会盛行“垃圾分类挑战”,让其成为社会上自发的时尚潮流,那么垃圾分类工作将会再提速。
B: 我们的公司需要变革,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须而且急迫的。
C: 在语文的海洋里,你不仅获得了人生的体验,更学到了基础的知识。
D: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难免没有失误。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校开展的“课内比成绩,课外比特长”活动,非常受学生欢迎。
B: 通过四个襄阳建设,使我市成为名符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C: 《中囯好声音》这档电视娱乐节目对许多观众很喜欢,创下了收视率新高。
D: 我语文成绩不好的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结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 1 )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

( 2 )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尧咨射 京中有口技者
B: 守荆南回 望尘莫
C: 不叹服 学而不思则
D: 今汝不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经纶世
(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荆 南 当 要 冲 日 有 宴 集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为 乐 坐 客 罔 不 叹 服

( 3 )结合选文,说说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④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⑥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⑦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⑧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 1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 2 )第②段末尾“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
( 3 )第④段画线句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 4 )第⑦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画像

谢祺相

①他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

②母亲生他时难产,送到医院已昏迷不醒,医生告诉父亲,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当父亲艰难地说出保大人时,母亲突然醒了,用尽全身力气乞求医生和丈夫:“保孩子!”这是母亲最后说出的三个字,也成了对还没见面的他最博大的爱。

③他刚懂事时,也曾哭喊着要母亲,可看着奶奶流眼泪,父亲揉眼睛,便再也没有提过母亲。渐渐长大的他,每天都在想,母亲是什么样子呢?父亲再婚后,他对母亲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可是翻遍家里每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母亲的照片。母亲竟连张遗像也没有留下来,为此,他陷入极度的难过与恐慌之中。后来,内心慢慢平息之后,他决定根据想象把母亲的模样画出来。

④从来没有见过的母亲怎么画呢?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婚,他和外婆来往并不多。但是他想,母亲是外婆的女儿,怎么说也应该跟外婆有些相像吧!外婆脸部的轮廓很柔和,于是,他把母亲的脸型画成外婆的鹅蛋脸。但是,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呢?他想起奶奶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好,小时候讲故事给自己听,唱儿歌哄自己睡觉,奶奶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嘴巴,那是天下最温情的嘴巴,于是他把奶奶的嘴巴画了上去。他每天面对的继母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虽然心中还有些抵触,但每次见到继母怜爱的眼神,心中会生出一股暖意,于是,他将继母的眼睛画了上去。

⑤画好眼睛嘴巴以后,他停了好长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幅画像。不久,他考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和小学班主任老师告别的时候,老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泪珠挂在鼻子两旁,鼻翼不停地扇动着,那一刻,他也很感动,非常感激自己敬爱的老师。回去后。他按照老师的鼻子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暑假,他经常去一个同学家玩,那个同学的母亲对他特别好,经常做好吃的留他吃饭。同学母亲能说会道,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眉毛,弯弯的,随着讲话一跳一跳,好像会跳舞。于是,他把同学母亲的眉毛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此时,只差耳朵和头发了。那天他坐公交车回家,车到半途,开车的女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然后下车把路边一位跌倒的老人搀扶起来,还顺带送到医院。女司机面对满车人的劝阻和担忧,似乎充耳不闻,坚持着自己的友善行为。回到家后,他把女司机的耳朵画给了母亲。他又想起了有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把她的发型画给了母亲,他觉得这是最适合自己母亲的。

⑥画像画好以后,他一直珍藏着,没事偷偷拿出来看。许多次,他想拿给奶奶和父亲看,想问他们母亲是不是这个样子,可他又没有勇气,害怕奶奶和父亲摇头。许多年后,他有次巧遇母亲的一位同学,她还保留着当年的毕业照,当她指着照片中的母亲给他看时,他惊呆了。

⑦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

( 1 )文中的母亲汇集了众多女性的美好品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 2 )第①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
( 3 )赏析第③段划线的句子。
( 4 )请在文章划线处补写一段话。要求:与上下文相契合,100字左右。
( 5 )文章末尾说:“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你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迹中的那一刻令人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战胜挫折或困扰后的坚强,也许是在意外收获后的惊喜,也许是在顿悟亲情后的温暖,也许是在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之后的崇敬……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注重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②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 行);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