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中卫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叙利亚再度遭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导弹打击,从其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B: 至5月中旬,魅力湘西大剧院《魅力湘西》节目已累计演出了7000多场,接待中外游客大约1300万人次左右。
C: 《红海行动》讲述了“蛟龙突击队”营救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故事,情节曲折,场面宏大,十分好看。
D: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自动减薪。
B: 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
C: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D: 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hàn) 澎(pài) 黑(yóu) 春寒料(qiào)
B: 洗(zhuó) 消(shì) 悲(mǐn) 毫无顾(jì)
C: 摇(yè) 首(qiáo) 喧(xiāo) 络不绝(yì)
D: 寻(mì) 长(shàn) 劲(qiú) 摩肩接(zhòng)
4、

对《关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 《关雎》抒发了男主人公求偶不得的痛苦,求而得之的喜悦,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B: 前四句运用了比兴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
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其动作描写,“悠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
D: 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但由于反复较多稍有冗长之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C: 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D: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俊俏,美丽又挺拔)
B: 无意争春,一任群芳妒。(痛苦)
C: 大河上下,失滔滔。(顿时,立刻)
D: 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待,等到)
7、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工作以后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要积极进取,知难而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①那么,是否人生的一切事情,只有进才能成功呢?其实不是。

②如果说,进需要的是一种勇气,那么,止需要的却是一种智慧。

③止,有时候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④的确,进取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②③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刚学做菜的爸爸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让我吃起来味同嚼蜡
B: 今天课上,老师又教了一种新思路,我们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遍。
C: 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 李琦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冕(guān) 言(zhēn) 望(liáo) 挑拨离(jiān)
B: 劫(luè) 推(sǎng) 褓(qiáng) 怒不可(è)
C: 忧(qī) 广(mào) 颠(bǒ) 自惭形(huì)
D: 见(piē) 立(zhù) 纶(qīng) 词夺理(qiáng)
10、

下边划线字的字音、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裂(jūn)  澎(pài)  焦(zhuó)
B: 蹊(qiāo)  异(chà)  歉(jiù)
C: 狼(jié)   山(làn)   斟(zhuó)
D: 老(guā)  然(shū)  繁(yǎ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日子是什么

梅绍静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

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

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


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 1 )作者把日子比作什么?

( 2 )为什么说“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 3 )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 4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溪而渔 ②把酒风,其喜洋洋者矣
B: ①者中,弈者胜 ②吾不亦精乎
C: ①游人而禽鸟乐也 ②旦辞黄河 , 暮至黑山头
D: ①太守谁 ②太后明左右
( 2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
B: ①杂然前陈者 ②吾恂恂起,视其缶
C: ①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②得无楚水土使民善盗耶
D: ①醒能述文者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诱敌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4 )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 1 )在写刷子李之前,为什么先描绘天津码头的情况?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 3 )“码头上的活法”是怎样的一种活法?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 4 )作者怎样看待这天津码头的活法?

( 5 )刷子李有什么绝活?他的做法是不是有些故作姿态?

( 6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活法还能行得通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近乡情更怯

①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那个山村,很小。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③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一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是走,是留?心情郁闷。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④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那贺物,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镚儿”组成的。“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⑤几年后,我真的“出息”了,进城了。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一个世界: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扎领带,虚情假意赴酒宴……可是,我却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⑥盛夏。回家。县里小车来送。汽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见是我,他脸上现出惊喜,随即愣在那里,搓着手。“哦,回来了?……”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杖,为我赶牛拉车。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⑦深秋,老父发病,去世。父亲戎马半生,刚烈正直,极有声望,举丧之日来人便也极多。我这个被乡邻公认的孝子,因如今的“身份”所限,出殡乡俗,均改由弟弟代做。那一刻,乡邻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直视的。当呜咽的唢呐奏出如嚎啕般凄凉的曲子,满山庄顿时响起穿云裂石之声,仿佛这山村底蕴的瞬问迸发!我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巨大震悚与空灵般的明净,我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不由自主长跪在地!在乡亲们顿时和缓的眼神中,我又重新看到宽容、理解与接纳。我终于知道,我实在是农民的儿子。骨子里仍完全是农民的底色,是不被任何世俗所改变的本色与天然!

⑧有人说,乡村生活是陈旧落后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注定会逝去。我无论如何不敢苟同。在这块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间真情!

⑨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

(文/郑有义,有改动)

( 1 )从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乡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答出两个主要方面)

( 2 )第⑤段中画直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 3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 4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 5 )将第③段中“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这句话,扩写为描写当时情景的一段话。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