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吴川市川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梅森用“人民的名义”为篇名,代表了两种含义:一是人民必须是为政者的坚实信仰,二是少数人以“人民”为伪饰,谋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B: 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
C: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D: 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2、下列对课文《陈涉世家》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用佣耕时佣者与陈涉对比,表现陈涉胸有大志,不甘佣耕地位,揭示他日后发动农民起义的思想基础。
B: 戍卒大泽乡遇雨,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好像带有偶然性;下文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事,揭示了这种必然性。
C: 写问卜,丹书置鱼腹、夜火狐鸣;写起义前的周密计划和舆论准备;然后写“定计杀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
D: 最后写起义的发展过程及详写起义的结果,与开头照应。
3、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争妍斗艳 积伶积俐 左顾右盼 无可言喻
B: 忧哉游哉 无济于事 束手无策 精疲力竭
C: 寡不敌众 三眼一板 不胜其烦 萍水相逢
D: 光怪陆离 小心翼翼 局促不安 苦思冥想
4、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古(shà) 冰(báo) 首(qiào) 玲珑透(tī)
B: 望(liáo) 意(qiè) 匀(chèn) 瘦骨峋(líng)
C: 干(hé) 精(suǐ) 阻(sè) 分道扬(biāo)
D: 子(wéi) 地(ké) 装(xiáng) 销声迹(nì)
5、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 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 。
③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 的表现。

A: 飘落 荡漾 融洽
B: 飘飞 游荡 融会
C: 飘扬 浪荡 融化
D: 飘荡 荡漾 融通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7、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 , 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B: 贝聿铭年轻时就以他惊人的天才和不懈的努力,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C: 叫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写个什么报告、总结的,那简直是白驹过隙 , 易如反掌。
D: 老刘同志满怀激情,焚膏继晷 , 历时五年,终于写出了这部洋洋百万字的小说。
8、

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 ①③②④⑤
B: ⑤④①③②
C: ③⑤④①②
D: ③①⑤②④
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我也到过泰山,拾级而上,肃穆与庄严瞬间降临。②这座山像鼎,祭天之鼎,君临天下,气势让凡俗之人俯首称臣。③在那山中,使我感念天地的养育与教诫之功。④人生天地间,敬畏、感恩是一切良善的起点。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shuò) 真缔 徘(huí) 广袤无垠
B: 执(niù) 蜿蜒 冽(lǐn) 孤苦伶丁
C: 翠(fěi) 犀利 首(qí) 暗然失色
D: 热(zhuó) 炫目 胆(qiè) 家徒四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鉴赏,回答1-2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________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1 )下面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总英雄(招致)
B: 民国富( 殷切 )
C: 自董卓来( 已通以 )
D: 先主诣亮( 拜访 )
( 2 )下面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弱强者士卒多用者
B: 高祖因以成帝业又间令吴广次所旁
C: 名微寡众泉香酒洌
D: 而主不能守真不知马邪
( 3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 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 性。刘备的最终目标是“信义著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
C: 诸葛亮认为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 根基。
D: 选段中主要人物是刘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节选)

都德

可怜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

( 2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 3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谈谈你对这句话中“高大”一词的理解?

( 4 )为什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美的对视

孙道荣

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②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③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④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⑤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⑥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⑦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⑧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⑨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0.5克的挚爱”。

⑩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⑪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⑫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⑬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⑭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 1 )题目是“最美的对视”,请结合全文分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说明原因。

( 2 )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表达效果。

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0.5克的挚爱”。

( 3 )文中第①段、第⑫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两次出现,有何作用?

( 4 )请你为捐献眼角膜的这位老人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四、写作(分值:60分)
碎碎的光阴,浓浓的情意。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感到温暖!老师一个期待的眼神,同学一个会心的微笑,妈妈一声无意的叮咛,或者陌生人一声善意的提醒……都会给我们带来些许的慰藉与感动。

请从上面这一段文字中任意撷取一个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如“心中有爱”“妈妈的叮咛”“陌生人的善意”等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