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乐安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______________,多一些和谐与温暖,________________,多一些真诚与团结,_______________。

A: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职责与误会。
D: 少一些职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2、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C: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 实在标致极了。
3、

下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江——--智取生辰纲
B: 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C: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D: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4、下列词语书写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搬发 潇洒 粗制滥造 锐不可(dǎng)
B: 首(qiào) 脸颊 深恶痛疾 眼花瞭乱
C: 气(fēn) 教诲 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D: 娴熟 眼(yì) 诚皇诚恐 筋疲力尽
5、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之以为饵,可以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A: 黑质而白章 :花纹
B: 然得而之以为饵腊:干肉
C: 可以大风已:止,治愈
D: 永之人争奔走焉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 念无/与为乐者
C: 实是/欲界之仙都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是典型的对比手法
D: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8、

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 天 gāng 爱 kù 戏 nuè 高气扬 zhǐ
B: 寂 liáo 长chén 杀 sù 然大悟 huǎng
C: 毛 pī 无 yín 黄 yùn 远重洋shè
D: 山道 suì 抽角分明 líng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 《范文正公文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1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豹子头”林冲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
B: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三次航海时被海盗放在小独木船上随波逐流,后来就到了飞岛国。
C: “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这句话出自培根随笔的《论拖延》。
D: 《简·爱》中,谭波儿老师的善良温和伴随着女主人公简·爱在洛伍德学校度过了艰难岁月。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B: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静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动景。
C: 诗歌的最后两句是为合乐而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D: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全诗意象瑰丽、意境开阔,感情奔放,显现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dài)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②。”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①还(xuán):同“旋”,转身。
②炯戒:明显的警戒。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谓君不善学 ________ ②王生益 ________

③莫逾自 ________ ④年事蹉跎 ________

( 2 )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余 一 言 未 尽 而 君 变 色 以 去 几 欲 拒 人 千 里 之 外

( 3 )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亦善学乎 斯陋室 (《陋室铭》)
B: 请铭坐右 小大狱 (《曹刿论战》)
C: 昭炯戒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
D: 但识之不思之 出淤泥不染 (《爱莲说》)
(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

②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 5 )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链接】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学用脑益处多

刘志军

①现代神经科学家认为,人脑潜能很大,一般人只是用了其中的少部分能量,还有相当大的潜能没有被开发利用。因此,只要科学用脑,就能不断开发脑力,充分发挥大脑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作用,提高效率。科学用脑,就是要按照大脑神经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办事,这对开发智力,对于我们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们知道,大脑工作的“生理极限”很大,开发的潜力也很大。脑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只要合理使用,大脑不仅不会用坏,而且会越用越灵活。大量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大脑的过程中,可以使大脑的细胞体增大,使树突和轴突增粗,而且会使其分枝发达。这样就会使脑皮层增厚,使大脑的重量增加,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心理学实验还证明,人们做四位数乘法的心算,固然很费脑筋,然而连续进行12小时后,心算的速度和精确度与开始时相差无几。这充分说明:大脑的生理极限(或脑潜能)非常大,而且勤于用脑对于锻炼大脑有好处。

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懒惰像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闪发光的。”

④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脑细胞基本上保持在140亿个左右,人与人之间脑的遗传差异非常小。人的聪明与否,关键看他后天学习和实践是否勤奋,在于他是否勤于用脑。所以,自以为“不聪明”的人,只要积极用脑,发奋学习,勤于思考,使自己的大脑建立更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样就会和别人同样聪明、灵活。

⑤科学用脑就是要掌握大脑的活动规律,在大脑的最佳活动时间用脑。这样,你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所谓用脑的最佳时间,是指一个人精力充沛、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间段。人们的生理节律不是统一的,各自的最佳用脑时间不尽相同,有的人上午大脑活动特别有效,学习、工作精力充沛,有的人则在其他时间工作效率更高。然而,就人的大脑活动的普遍运动规律而言,每天,大脑记忆有三次高潮时段:第一个高潮段是早上6点至7点,第二个高潮段是上午8点至10点,第三个高潮段是晚上9点到11点。有的人的最佳记忆时间偏重于第一和第二个大脑记忆高潮,有的人则偏重于第二和第三个记忆高潮,有的人则偏重于第一和第三个记忆高潮。如果在这几个时间段进行学习,肯定会提高学习效率。

⑥注意科学掌握用脑的最佳时间,并不是说只在最佳时间用脑,而是说在组织各种活动时,要不失最佳用脑时机,依据大脑一天记忆的最佳时间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把复杂的脑力劳动如理论学习、高深知识的记忆和创造性活动尽量安排在最佳记忆时间段来进行,而把一般性、重复性活动安排在大脑的非最佳记忆时间来进行。

⑦我们要正确利用大脑细胞的诱导规律。人脑的神经细胞有专门的分工,不同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由不同的大脑细胞分工完成。因而,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经常变换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可以减少疲劳,提高用脑效率。比如,同是学习高中文化知识,可把文科与理科相互穿插,也可把听课与练习相互穿插等。这样,就能使一部分脑细胞在兴奋一段时间之后,转入抑制,而使处于抑制状态的另一部分脑细胞转入兴奋状态。如此动静相依,张弛相辅,就会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得到合理的调节,可以使前后学习或活动内容互不干扰,还可以保持充足的脑力。

(选自《青苹果》,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请你说说科学用脑有哪些益处?
( 2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人的聪明与否,关键看他后天学习和实践是否勤奋,在于他是否勤于用脑。

②人的聪明,关键在于他后天学习和实践的勤奋,以及他勤于用脑。

( 3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现代神经科学家认为科学用脑,就是要将一般人脑中没用的大部分能量不断开发出来,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
B: 由于大脑工作的“生理极限”很大,开发的潜力也很大,所以不断地使用,开发的效果就特好,大脑不仅不会用坏,而且会越用越灵活。
C: 在最佳时间用脑是科学掌握用脑的最佳时间的全部内涵,这是我们在把握科学用脑问题上最关键的一点。
D: 正确利用大脑细胞的诱导规律,就是要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不断地变换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以达到减少疲劳,提高用脑效率的目的。
( 4 )同学们现在在家里学习,应怎样尽力做到科学用脑?请你补充下面“科学用脑的学习活动安排表”的内容。

科学用脑的学习活动安排表

时间

活动内容

早上

6点至7点

诵读

上午

8点至10点

①________

10点至12点

记忆性、连贯性一般学科学习

中午

12点至2点

②________

下午

2点至5点

记忆性、连贯性一般学科学习

5点至6点

③________

晚上

7点到9点

④________

9点到11点

记忆性、连贯性强学科学习(集体或个人形式)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巷子里的阳光
①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宽宽细细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②我很高兴有那样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拦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路况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走到我家门口,鼻子碰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
③看那些无奈的人回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
④我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
⑤我站在巷口,最喜欢看的,还是驳印在巷子里的阳光。阳光很好,阳光不会唉声叹气,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不露声色,真格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
⑥早晨的阳光是桔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要起得早。它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
⑦中午的阳光发出了惨白,白晃晃地扎眼,猛烈时,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中午巷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自己的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⑧果不其然,一过下午两点,太阳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轻轻地投进小巷子里,投在人们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人们便走出院子,走到树阴下打毛衣聊天,或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
⑨傍晚的阳光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走在巷子里,会感到有一种被强化了的意味,或者说一种末世的味道。大家该去洗菜的,就过去洗菜,该洗衣的过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乱支着的人们,但是,街坊们活动的幅度比白天要小了许多。也许,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感受到了与太阳的惜别。
⑩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呢?老人和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如果用碗能扣上一碗阳光,躺在棺木里,就永远放着这只碗。
⑪老人们一年中有三季都喜欢坐在巷子里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一旦阳光晒热了头顶,他们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无穷无尽,如果凑近了去听,一大堆老故事和昨天讲的基本相似,但他们却像大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恋爱似地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
⑫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
⑬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回返的人感到惋惜,你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 1 )请分析第⑪段“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中 “扑扑扑”的妙处。

( 2 )你认为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形容小巷的环境特点是否恰当?为什么?

( 3 )第④段的“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和第②段的“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答。

( 4 )文章末尾说“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阳光给人的丰富“意味”。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有你在,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能照抄试卷中的文段。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