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元氏县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罅隙(xià) 鲜腴(yú) 考订(dìng) 诏令(zhào)
B: 丘壑(hè) 行冠(guān) 箕畚(jī) 曾益(zēng)
C: 濒临(bīn) 秀颀(qí) 始龀(chè) 题跋(bá)
D: 遒劲(jìn) 洗涤(dí) 舳舻(zhóu) 雕镂(lòu)
2、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fēi) 不(xùn) 解(fǒu) 扬顿挫(yì)
B: 描(mó) 辱(wū) 发(lèng) 深痛疾(è)
C: 禁(gù) 利(xī) 闪(shuò) 广无垠(mào)
D: 徨(fáng) 鞭(tà) 胆(què) 长短叹(xū)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栈桥 褴褛 莫名其妙 糟踏
B: 别墅 牡蛎 嘟囔 恭维
C: 阔绰 诧异 流氓 狼狈不堪
D: 女婿 赔偿 哆嗦 拮据
4、

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 )

A: 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埂咽。
B: 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 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 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读了《愚公移山》之后,我不知它的寓意是什么?
B: 周亚夫执行公务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C: “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D: 这些译本有不同的中文书名,如《昆虫的故事》《昆虫故事》《昆虫记》等。
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 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 王老师对同学总是低眉顺眼 , 和蔼可亲。
D: 在学习帮扶活动中,我校涌现了50多位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7、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人们的担忧,主要在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

②正因此,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③应当说,个人信息既关乎个人的隐私和尊严,又天然具有社会公共属性。

④未来,当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一切皆可能被数字化。

⑤“数字化生存”需要个人让渡部分个人信息。


A: ④③⑤①②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⑤③④②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 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令人赞叹不已。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这一生,其实面临很多选择,大到日常生活,小到人生规划,常常都追求尽善尽美。(将“日常生活”和“人生规划”交换位置)
B: “行通济”是我市元宵期间自发的一项民间活动,近年来每年都有约80万以上的民众参与“行通济”。(删去“每年”)
C: 武汉市的雷神山医院是参照“小汤山”医院模式新建的专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肺炎患者”后加“医院”)
D: 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宏大而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改革与开放之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将“之路”换成“进程”)
10、

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

A: 勤劳的使者
B: 不会迷失的精灵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山坡羊·骊山怀古》,回答问题。
( 1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2 )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请分析《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馔(zhuàn):准备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公约之(吃饭)
B: 果蔬皆不(准备)
C: 其人已心之(奇怪)
D: 其人愧甚而退(回去)
( 2 )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B: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C: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D: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 4 )文章刻画了王安石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母亲想带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的原因是什么?
( 2 )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 3 )文章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
( 4 )结合全文,请谈谈作者在文章题口中加上“秋天”二字的原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谦虚与虚伪

季羡林

①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②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③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谓高矣。从那以后,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贬抑自满。一直到今天,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谦”字有联系的词儿,比如“谦卑”、“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顺”、“谦虚”、“谦逊”等等,可见“谦”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④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⑤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这有时会很危险的。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⑥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⑦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选自《半月选读》)

( 1 )“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这是从文中抽取出的一句话。将其还原,正确的位置是( )

A: ①②段之间
B: ②③段之间
C: ③④段之间
D: ⑥⑦段之间
( 2 )对第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谦虚的分寸很难。
B: 东方人出于礼貌的自谦不能为西方人所理解。
C: 在西方没有中国所谓“拙作”或“拙文”的概念。
D: 西方人强调必须说真话,而东方人却不是这样。
( 3 )第⑥段论证的是什么内容?举康有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 4 )请你从身边的生活中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解释“谦让”这个词。

四、写作(分值:60分)
一封书信吐心声

在“共同战疫”新闻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对他们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请你选择新闻事件中的任意人物为对象,给他(她)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他(她)所做的事情的看法,表达你对他(她)的情感。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肯定,可以赞美,也可以批评;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