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得之则生 B: 蹴尔而与之 C: 呼尔而与之 D: 行道之人弗受 |
2、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3、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选聘 硕果 狂风怒号 B: 校补 拆损 燕然勒功 C: 调羹 怆然 迥乎不同 D: 孤孀 严谨 五脏六腑 |
4、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生态的急剧恶化,如今已是荒漠一片, ②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更为长远、更为致命,一旦因之衰败,几乎不可逆转。 ③楼兰古城曾是水草茂盛的地方, ④一个城市的兴衰周期,受产业科技变革的影响,可能是30年、50年, ⑤受文化的影响,可能是50年、100年, ⑥可以说,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把生态保护好,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 A: ④⑤②③①⑥B: ④①⑤⑥②③ C: ③②④⑤⑥① D: ③②⑥④①⑤ |
5、 | 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 B: 也 C: 以 D: 之 |
6、 | 填在下面语段最后的横线上,与前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看见河中有红绿的紫球灯,便是唱夜曲的船,唱曲的有男有女,围着一张桌子坐,轮到了便起来唱,旁边有音乐和着。__________。 A: 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B: 歌词当然是意大利语 C: 他们自然是用意大利语演唱 D: 他们演唱的自然是意大利语 |
7、 |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 首句以“润如酥”来形容初春小雨的细滑润泽,“润”字写出了春雨的可贵。B: 第二句描写了雨后春草远看似有、近看似无的朦胧景象。 C: 三,四两句描写了想象的晚春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晚春美丽景象的向往。 D: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早春的特有景色,刻画细腻,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抒发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
8、 |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地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B: 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 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D: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
9、 |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是“五经”之一。 B: 中国古代文体中的“记”是以记叙、描写为主的,如《桃花源记》《核舟记》。 C: 立春、清明、芒种、处暑、白露、冬至等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名称。 D: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
10、 | 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中的上联选出下联( )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 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 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D: 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 诗人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C: 诗中的三、四句没有直接描写双方交战的激烈场面,“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了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照下凝成胭脂色,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D: “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 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画面感极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描写。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录毕,走送之 ③媵人持汤沃灌 ④弗之怠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 )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4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5 )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
父亲的大学
①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猥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
②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土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③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我上小学时,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
④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
⑤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亲来,夜里偷偷地享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高考前夕,我回了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锁着。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邻家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抬头看见我,说:梅子,你咋才回来?你爹犯胃病吐血了!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婶子又说:现在好了,昨儿出的院,这会儿在地里忙呢!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我跑上去,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眼泪簌簌而下。父亲说,很晚了,咱回家吧。我与父亲拉着排子车往家走,一路无语。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脸。
⑦终于等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的话突然多了。我很难理解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怎么就一时那么能说起来。凡是能想起来的,他都往外说。当年为啥不进学堂念书呀,那是因为家里穷呀,要是都上学,还不把你爷爷奶奶活活累死呀!你大伯三叔四叔都上过大学,就我没上过,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有时说得母亲烦了,就顶他:你歇会吧,自己的肠子还用别人给你量么!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
⑧临上大学的前一天,一向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父亲摆了满满两桌酒席,把、支书、我小学的老师连同村里有些许墨水的人,都请到家里来。父亲红光满面.大声地说着些谦虚里透看骄傲的话,与他们碰杯,与他们喝酒。父亲谈笑风生,神采飞扬,全没有了往日的卑下与猥琐。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
时间 | 事件 | “我”的心情 |
我上小学时 | 父亲走错厕所 | ①________ |
上了高中 | ②________ | 忐忑不安、担心 |
高考前夕 | 父亲得胃病,我回家看望父亲 | ③________ |
我考上了大学 | ④________ | 心酸、内疚、高兴 |
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
(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亲的大学”这一标题的理解?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①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 24
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
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 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
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②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
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
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 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
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
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③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 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
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 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
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 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
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 Q 群、微 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
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④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 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 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 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 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 足为奇了。
⑤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 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
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
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
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⑥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 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 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 的决心和毅力。
( 1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链接材料】
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 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体 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 会 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 响,每半小时看一
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 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
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 4 )你身边有位朋友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帮助他的办法。(至少两个)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月亮的故事》或《月亮下的故事》
(2)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予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请以“读懂 (父亲、母亲、爷爷……)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②字迹清楚工整,不少于600字。